中國的發展很好,很有成就嗎?看看鄰國日本罷,日本人包括原籍日本的,直至去年為止,已經累積獲得27個諾貝爾獎。更有甚者,2001年日本提出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目標在50年內再取30個諾貝爾獎,自此日本平均每年拿下一個諾貝爾獎,中國呢?於是有些沒有自信的人說︰衰退了的日本還要比中國強。

請你不要這樣說,實情是你想像之外。

日本科學領域得諾獎最多,反映日本從1900年代開始建立的經濟與技術基礎,終於,第一位日本諾獎得主湯川秀樹在1949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日本近年突破性的連續取得18個諾獎之多,源於過去「Japan as No.1」的三十年強大投入,科學突破到諾貝爾獎往往有起碼20年的延後期。中國正大量投入科研,各領域初見成就的態勢,學術界認為未來十年,中國將出現很多諾貝爾獎科學家。

科學技術成就離不開國力,也需要時間和經驗,還有的是教育——正確而健康的教育,決定未來的人才素質。

看看日本幾位獲諾貝爾科學家怎麼說︰2018年獲醫學獎的本庶佑說,科學家最重要是好奇心和勇氣;2016年同是醫學獎的大隅良典說,幼年時接觸大自然,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啟蒙教育,往往產生了科學家; 2008年化學獎的下村修說,我做研究不是為了應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想弄明白水母為什麼發光。

主流的應試操練的教育方法,難以貢獻更多的優秀的科學技術人才,不過,沒有可能把教育一下子改革過來,但富有強大的國家,可以有更多空間,讓其他苗子發芽。本庶佑看來不太喜歡日本傳統教育,他說︰「不要相信教科書,你必須心存懷疑,自己去思未為什麼。」他也強調,科學家對自己的實驗應真就夠,不必太過功利去追求熱門的題目、不要為發表期刊而做研究,以他為例︰「我一篇都沒有上過Science、Nature、Cell。」綜合而言,日本的「諾貝爾獎」成功法不在於流水線式教育,更不是為攞獎的功能主義。

你會問,這不是很矛盾嗎?日本自己為諾貝爾獎定下獲得數目指標。對,這是2001年日本出現的一種心態,須知道,日本諾獎得主最年輕的田中耕一(2002年化學獎)都是個50後,他們都在沒有「諾貝爾獎」目標的年代成長,但那些年的日本很強盛,有足夠豐富的土壤,培養這些「另類」的超級人才。

我們還要不要跟日本比較諾獎得主數目呢?我相信不必了,我們有自信可以強大就行;我們更強大,便可容納更多元化的種子,那怕只有少數的家長、老師明白,和懂得栽培,中國13億人口未來產生諾獎的機率必然很大。




黃秉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