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李白出生地碎葉城 位置玄奘「認證」

歷史長河

李白出生地碎葉城 位置玄奘「認證」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李白出生地碎葉城 位置玄奘「認證」

2020年01月20日 10:00 最後更新:17:46

碎葉城位置重要,歷史長時間有各方勢力爭奪。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被譽為「詩仙」,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非同凡響。據李白《為宋中丞自薦表》所載,他出身於武則天大足元年,至於其出生地就有多種說法,現今內地有城市為了開拓旅遊市場,都在爭奪「李白故里」,也有一個境外地方就是吉爾吉斯的托克馬克。

清代17世紀畫作,描繪李白在京,幫力士脫靴,幫貴妃研墨 (網上圖片)

清代17世紀畫作,描繪李白在京,幫力士脫靴,幫貴妃研墨 (網上圖片)

吉爾吉斯位於中亞東南部,與中國、哈薩克、烏茲別克及塔吉克為鄰,是個高山國家,高海拔,首都為比什凱克,在哈薩克邊界附近,以東不遠的楚河南岸的托克馬克,就是據說是李白的出生地,也就是讀歷史都熟悉的「碎葉城」。

唐朝國勢強大,為了經營西域,唐朝曾在西域設多個軍鎮,最著名的就是安西四鎮,分別是龜茲、疏勒、於闐和碎葉。不少唐朝邊塞詩,碎葉、輪台、樓蘭出現頻率非常高,幾乎成為西域邊塞代名詞。

畫作描繪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中他與諸弟相聚歌唱飲酒情景 (網上圖片)

畫作描繪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中他與諸弟相聚歌唱飲酒情景 (網上圖片)

碎葉城作為大唐管控西域的戰略要點,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李白出生於碎葉城是有史料記載,分別於李陽冰《唐李翰林草堂集序》以及范傳正的《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有說。不過,對於碎葉城的具體地理位置,一直眾說紛紜,主要流傳三個說法,一是郭沫若認為的焉耆碎葉,二是張廣達考證出的楚河流域,也就是現在的托克馬克,另外還有說法認為,碎葉城在新疆哈密附近。

關於碎葉城在哪裡,不只是今天,在唐宋時期就已經讓人摸不著頭腦。由於西域地名相同較多,各種史料提及碎葉時都語焉不詳,因此三種說法各有各根據,始終沒有標準答案。而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有明確記述「出熱海(吉爾吉斯境內伊塞克湖)西北行五百餘里至素葉城(即碎葉城)。城周長六、七里,諸國商、胡雜居。素葉城西行四百餘里至千泉,千泉西行百四五十里至怛羅斯城」。這裡說明玄奘認為的碎葉城,就是在現在的吉爾吉斯境內。

李白畫像 (網上圖片)

李白畫像 (網上圖片)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吉爾吉斯考古工作者相繼發現兩塊漢文殘碑,也更將唐朝安西四鎮的碎葉指向中亞的碎葉水之畔,也就是吉爾吉斯的托克馬克。如此,可以基本明確認證碎葉鎮,是大唐在西域最偏西的軍鎮,當時大唐的安西都護府治所在龜茲,後來由於跟吐蕃作戰,在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遷到碎葉,直到公元692年收復安西。31年後,李白出生。

碎葉是西域西部的第一大城,水豐草美,又在原通向歐洲、西亞及南亞的交通要道。玄奘西行時,就在這裡與西突厥的葉護可汗見面,得到其資助。

碎葉城遺址 (網上圖片)

碎葉城遺址 (網上圖片)

碎葉城由於位置重要,各方勢力長期爭奪。後來黑汗王朝(喀喇汗國)分裂後,大王子巴紮爾佔據東喀喇汗國,自稱獅子汗,就定都在碎葉附近,當時稱為八剌沙袞。遼朝被金朝滅亡後,遼朝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行。耶律大石趁東喀喇汗國內亂,趁機攻佔碎葉, 建立西遼。西遼定都於八剌沙袞,改名為虎思斡耳朵。元朝時,這裡又改名為托克摩克。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清帝國政局混亂,沙俄逼迫清朝簽訂《勘分西北界約》,割走西北44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托克馬克。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蘇聯解體,吉爾吉斯獨立。作為一個山地小國,城市並不多。皆因李白,來托克馬克尋訪他遺跡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城方就逐漸「長盛不衰」,當地人甚至學習漢語及了解李白的詩。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