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仁兄」「小弟」敬稱謙稱知幾多? 古代從來不用「我」

歷史長河

「仁兄」「小弟」敬稱謙稱知幾多? 古代從來不用「我」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仁兄」「小弟」敬稱謙稱知幾多? 古代從來不用「我」

2020年06月08日 10:00 最後更新:10:39

古時不以「我」來自稱,有很多謙稱,必有一款適合自己。

我們有時在一些溝通交流的場合,會稱他人作「仁兄」(有人會誤寫作「人兄」),又會稱自己做「小弟」或「小妹」等,這些都是自古至今溝通的敬稱及謙稱。古人見面時,如何稱呼對方及自己,分別都有十種敬稱及謙稱。

「敬稱」也叫「尊稱」,表示自己對對方很尊敬客氣,主要有以下這些敬稱:

1. 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聖」來表敬稱,如稱孔子為「聖人」,稱孟子為「亞聖」等等。「聖」也多用於帝王,比如聖上、聖駕等。

孔子像 (網上圖片)

孔子像 (網上圖片)

2. 至於帝王的敬稱有萬歲、聖上、天子、聖駕、陛下等。古代帝王認為他們的政權是受命於天,所以稱皇帝為天子。

3. 「駕」,本指皇帝的車駕。古人認為皇帝當乘車行天下,於是以「駕」代稱。古代臣子不敢直達皇帝,就告訴在於宮殿的台階下的人,請他們轉達意思,所以「陛下」也用來代稱皇帝。至於皇太子、親王的敬稱,一般也是:殿下。

4. 將軍的敬稱就是「麾下」。而麾下的另一意思為「部下」,即有權勢者的手下。

《懿德太子墓壁畫》中的唐代軍人 (網上圖片)

《懿德太子墓壁畫》中的唐代軍人 (網上圖片)

5. 對於有一定地位的人,會有敬稱,包括使節就稱節下;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盲稱閣下。現今社會,也多用於社交場合。

6. 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會有令、尊、賢、仁等。「令」的意思是美好,用於稱呼對方的親屬,如對方父親:「令尊」;對方母親:「令堂」;對方的女兒:「令愛」。「尊」是用來稱呼與對方有關的人或物,如對方父母:「尊上」,對方的意思:尊意。「賢」,用於稱平輩或晚輩,如對方:「賢家」,對方的兒子:「賢郎」、「賢侄」。「仁」,表示愛重,應用範圍較廣,如稱同輩友人中長於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於自己的人為「仁公」等。對朋輩敬稱「兄台」,現時多見於書面語。

《孔子聖跡圖·問禮老聃圖》局部 (網上圖片)

《孔子聖跡圖·問禮老聃圖》局部 (網上圖片)

7. 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如《論語》載:「子路從而後,遇丈人」。唐朝以後,丈、女人專指妻父或泰山,妻母稱丈母或泰水。

8. 尊長者和用於朋輩之間的敬稱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9. 君對臣的敬稱則是:卿或愛卿。

10. 稱謂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於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如稱已死的皇帝為先帝,稱已經死去的父親為先考或先父,稱謂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長一輩,如稱帝王的母親為太后,稱祖父為太父等。

而古人的十種謙稱一般有以下幾種:

1. 古代帝王的謙稱有:孤、寡。

2. 古代官吏的謙稱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3. 古人稱自己一方親屬朋友的謙稱有「家」、「舍」。「家」是稱比自己輩分大年紀大的親屬,如家父、家母;「舍」是稱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年幼親屬,前者如寒舍,後者如舍妹等。

4. 讀書人的謙稱有小生、晚生等,表示自己是新學後備;不才、不肖表示自己沒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南宋文人 (網上圖片)

南宋文人 (網上圖片)

5. 用於自己的謙稱:愚,謙稱自己不聰明;鄙,謙稱自己學識淺薄;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

6. 晚輩、地位低的人對尊長者謙稱是:在下。

7. 老人的謙稱有老朽、老夫、老漢等。

8. 女子的謙稱是:妾。

9. 老和尚的謙稱是:老衲。

10. 國君對其他國的謙稱是:寡君。

在古代的社交和公共場合,一般不敢自稱「我」,因為這樣會被大家認為不懂禮儀。據考證,至少從晉朝起,官僚已不習慣用第一人稱代詞來指代自己,他們為了顯示自己的謙卑,更喜歡稱自己為「下官」。

唐朝時,人們即使略為開放,但在社交場合也不會稱自己為「我」,而是用略顯青澀的「小生」來指代自己,到了宋朝,官僚都喜歡稱自己為「卑職」,百姓更願意用「晚生」來指代自己。不過,宋代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記載一位姓許的人,為人傲慢,無論面對誰都不用謙稱,而是用「我」,結果引起轟動。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