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國的納粹主義者希特拉成功掌權,逐漸暴露對外擴張的野心,先是重振國內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以優化武備,為發動對外戰爭打下基礎。繼而吞併鄰近、且以日耳曼民族為多數的國家,如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等等。這位納粹暴君,已經成為歐洲甚至整個世界的一大威脅。


當時,歐洲出現兩股應對希特拉野心的思潮。一種是以英國首相張伯倫及法國為首的「綏靖政策」,認為希特拉只不過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其侵略行為是希望為因一戰戰敗而遭受巨大懲罰的德國「討回公道」。因此,只要德國不發動全面戰爭,任何希特拉提出的要求也都盡量配合和妥協。
至於另一種想法,以後來的英國首相丘吉爾為首的,就是認為納粹德國是極其危險的政權。他們一步一步的侵略行為,早晚會變成對整個歐洲發動戰爭。因此,面對希特拉的野心,不但不可輕易妥協,還要主動迎擊,支持已被或將會被德國攻擊的國家。


由於1939年,亦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那一年,張伯倫仍然大權在握,所以造就希特拉以「閃電戰」極速向外擴張,在短時間內接連佔據波蘭、荷蘭、比利時等國。即使是歐洲大國的法國,也在這些孤軍作戰下與德國簽訂和戰協議投降,納粹勢力幾乎控制整個中、西歐。


歐洲大陸陷入一片火海,對抗德軍的勢力節節敗退下,張伯倫飽受千夫所指而被逼下台。取而代之的,是主張強硬應對德國的丘吉爾。當然,由於英德實力存在差距,英國在交戰時苦頭不少,死傷不計其數,但也不至於淪落至堂堂大國舉手投降的尷尬。在同盟國如美國、中國、蘇聯等大國的互相協作下,最終戰勝大魔頭納粹德國。


這段經典的歷史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敵人愈是來勢洶洶,志在必得,我們便要更加穩守崗位,奮力抗戰。希特拉在全面戰爭前的各種軍事行動,除了因為政治野心,也是用作測試當時國際社會各大領袖的反應。當英、法之流的強國「隻眼開隻眼閉」,默許和縱容侵略行為,無疑給了希特拉這個野心家更大的信心,導致最終全個歐洲遭受戰火摧殘的局面。


既然敵人看到自己愈是退縮,便愈是大膽,所以面對強大的敵人,便要學習丘吉爾的精神,戰鬥到底(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由於現時疫情惡化,有部分社會人士憂慮9月的立法會選舉無法順利進行,於是提出押後選舉的想法。筆者認為,如果屆時疫情持續肆虐,政府無法保障市民安危的話,出於健康理由而延期實是無可奈何。


然而,若然有部分人士只是以疫情為藉口,懼怕建制選舉不利為實而希望延期,其實只會適得其反,進一步重創建制的士氣和成績。


試想想,政府在沒有醫學權威的支持或實證下貿易宣布押後選舉,反對派一定群起攻之,質疑政府另有政治企圖,反而更加有助刺激和動員黃絲投票,甚至一些沒有明顯政治傾向的中間派也會受到煽動而傾向反對派。


相反,由於輿論上處於劣勢,建制派的支持者亦容易產生「避其鋒芒」的心理,在士氣上先輸一著。部分支持者可能更會覺得「大局已定」而不會積極參與投票。


沙士比亞的名句是:To be or not to be。這個時候,對於建制派乃至整個香港的存亡時刻,也許就是「奮戰還是避戰?」。




黃遠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