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常出現爭持不下的辯論,然後又會顛覆性的現象,最終答案比撲朔更加迷離。因此我們需要保持開放態度,事關信念和知識是會改變的。

17世紀荷蘭科學家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 )與英國科學家牛頓(Issac Newton)爭論光的屬性,究竟光是一種波段,還是由微粒子組成的?從此300年以來,光究竟是波還是粒子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電效應,引導大家對光同時存在波和粒子的雙重性質的方向思考,經過不同的實驗之後,讓我們發現了「波粒二象性」的物理現象,惠更斯和牛頓各對了一半,不過,科學已邁出兩位傳統科學家的境界之外,朝向量子的世界研發。

科學教育很重要,這是一門實用的思考方法。(新華社圖片)

科學教育很重要,這是一門實用的思考方法。(新華社圖片)

量子物理最有趣是「雙縫實驗」(double-slit experiment),名稱很嚇人,其實很簡單,在微觀世界下的微粒子包括光,既是波又是粒的同時存在,經過測量才得出它的狀態,通俗的說,只有看到的才是存在,不看時它是隨機性。

打個比喻,未打開骰盅之前,誰也不知裡面的三粒骰開幾多點,除非你是「賭聖」有睇穿骰盅的特異功能,不過,在量子世界未打開骰盅,即使你有特異功能,你見到骰盅內的裡都是不確定狀態,三粒骰究竟開大、開小、圍骰,還是疊骰,都有可能。

以上實驗不是考起周星馳,而是考起牛頓。這位大科學家為現代文明制定了一套思維,就是認定所有事物通過反覆實驗、測量得到所有數據之後,便可以找到規律,掌握了規律便可進行預測和計劃,這是推動工業革命、現代管理的知識框架,行之有效,不過,量子物理的出現,科學的規律被發現為雙重性、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所謂社會科學今時今日也逐步證實是這樣的。

美國21.1.6「國會風暴」率先在新的一年揭示,民主自由選舉制原來也存在「二象性」,過往表現單一的一面,其實是隨機性,今天我們看到的一面,也是確切的存在。更何況,西方的價值即使崇高,現階段必未通得過實驗的驗證,例如追求的自由、平等、博愛,現在除了自由之外,西方說好的平等、博愛呢?在新冠大流行之下,歐美很多國家維繫不了。以上是不是一個很好的通識課的題目?我覺得不妨從現代自然科學的門徑展開討論,更能舉一反三。

沒有事物是處於「真空」、「封閉」的絕對不變環境,因此,原子的宏觀世界往下探索便發現了量子的微觀世界,科學是「試錯」和「證偽」的過程,明白這個道理,社會才有進步而不是只有口號。




黃秉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