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丹麥官員記者會上突然暈倒瞓低 丹麥完全停用阿斯利康疫苗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丹麥官員記者會上突然暈倒瞓低 丹麥完全停用阿斯利康疫苗

2021年04月15日 11:25 最後更新:18:32

據《觀察者網》報道,丹麥國家衛生局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該國將完全停止使用英國阿斯利康疫苗。丹麥是第一個完全停止使用阿斯利康疫苗的國家。

丹麥國家衛生局發佈會現場。視頻截圖

丹麥國家衛生局發佈會現場。視頻截圖

據丹麥廣播電視台(DR)報道,當地時間4月14日,丹麥國家衛生局舉行發布會。丹麥衛生局局長布羅斯特羅姆在會上宣佈:「基於全面考慮,我們決定,丹麥疫苗接種計劃將在排除阿斯利康疫苗的基礎上繼續進行。」他還稱,丹麥將該國預約接種阿斯利康疫苗的15萬接種者提供新的疫苗。

然而,丹麥國家衛生局並未排除阿斯利康疫苗在丹麥再次使用的可能性,但前提是「情況發生變化」。

丹麥衞生局局長布羅斯特羅姆在記者會上講話時,他身邊的藥品安全代理主任埃里克森突然暈倒。其他人急忙為她急救,成為記者會的插曲。

丹麥衞生局局長布羅斯特羅姆講話時,藥品安全代理主任埃里克森突然暈倒。

丹麥衞生局局長布羅斯特羅姆講話時,藥品安全代理主任埃里克森突然暈倒。

就在一天前,丹麥藥物管理局發佈聲明表示,經研究發現,阿斯利康疫苗與血栓形成之間有可能存在聯繫,儘管這一副作用「非常罕見」,但接種者發病率遠比一般人群高。

已有近100萬丹麥人已經接受了至少一次疫苗接種,其中77%是輝瑞疫苗,7.8%是莫德納疫苗,15.3%是阿斯利康疫苗。全面停用阿斯利康的決定,預計將使丹麥的疫苗接種計劃推遲至多四周。

3月11日,丹麥宣佈一名女性在接種阿斯利康疫苗後死亡,其體內出現血凝塊。為調查疫苗與血凝塊之間是否存在聯繫,當時丹麥已是首個全面暫停阿斯利康疫苗接種的國家。此後,由於接種者死亡、血栓形成等症狀頻發,包括德國、法國等十幾個歐洲國家緊隨其後,先後宣佈停用。

3月18日,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阿斯利康疫苗「安全有效」,接種疫苗利大於弊。這一結論公佈後,儘管德、法等數個歐洲國家宣佈恢復阿斯利康疫苗接種,但疑慮並未消失。

3月20日,丹麥衛生部門表示,該國又有兩人在接種阿斯利康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目前,其中1人已經死亡;另1人出現血栓和腦出血的嚴重症狀,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根據歐洲新聞網統計,截至4月初,仍有許多歐盟國家暫停或者限制接種阿斯利康疫苗。

歐洲國家暫停或者限制接種阿斯利康疫苗的現況。紅色:全面暫停(丹麥及挪威);紫色:限制接種;黃色:暫停特定批次;綠色:暫停後恢復;灰色:正常接種。圖自歐洲新聞網(截至4月初)

歐洲國家暫停或者限制接種阿斯利康疫苗的現況。紅色:全面暫停(丹麥及挪威);紫色:限制接種;黃色:暫停特定批次;綠色:暫停後恢復;灰色:正常接種。圖自歐洲新聞網(截至4月初)

其中,德國(60歲以上)、法國(55歲以上)、芬蘭(65歲以上)、瑞典(65歲以上)、冰島(70歲以上)只對限定人群接種;盧森堡、羅馬尼亞、奧地利、愛沙尼亞、立陶宛暫停接種特定批次;其他國家則從未暫停、或暫停後全面恢復阿斯利康疫苗接種。

丹麥是第一個正式宣布完全停止使用阿斯利康疫苗的國家。

除阿斯利康外,美國強生疫苗也出現血栓問題。近日,在美國700萬強生疫苗接種者中,出現了6例「罕見」的血栓疾病。在被美國衛生機構叫停,強生公司於14日宣佈推遲在歐洲推廣疫苗。

目前,歐洲藥物監管局(EMA)共批准了4種新冠疫苗,包括瑞輝疫苗、莫德納疫苗、阿斯利康疫苗和強生疫苗。其中,因為血栓形成症狀頻發,阿斯利康已在歐洲多個國家暫停或限制使用;強生疫苗現已推遲在歐洲推廣。

阿斯利康和強生疫苗都是腺病毒載體疫苗,它們都發生接種後發生血栓的個案,令人憂慮此種疫苗路徑的安全性。另外中國的康希諾和俄羅斯的衛星5疫苗都是腺病毒載體疫苗。

康希諾生物昨日(4月14日)發公告指,注意到有關阿斯利康及強生的新冠疫苗先後出現懷疑血栓病例報導,強調康希諾所用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載體為「5型腺病毒」,為一種常見感染人的腺病毒,與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所使用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和強生疫苗所使用的「26型腺病毒」載體不同。

康希諾指,截至目前,接種康希諾疫苗的約百萬人中,未有收到與血栓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報告。

另一方面,俄羅斯的衛星5號新冠疫苗,則是混合了26型腺病毒和重組5型腺病毒一起作載體。部份載體和強生疫苗使用的26型腺病毒相同。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產能過剩」?分析:美國操弄對華議程的最新話術

2024年04月18日 13:02 最後更新:13:18

美國財長耶倫16日再次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聲稱解決產能過剩和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失衡問題,有助中國經濟發展。中國駐美使館對此予以駁斥。

「誠然,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出口有所增長,但這是國際分工和市場需求的結果。」駐美使館發言人劉鵬宇指出,供需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態,「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還要依靠市場按照價值規律進行調節。」

內地觀察者網注意到,所謂「產能過剩」,是美國政客操弄對華議程的最新話術。作為著名經濟學家,耶倫近期無視經濟學常識,持續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話題,受到多方駁斥。

AP資料圖片

AP資料圖片

耶倫本月4日至9日訪華,是今年首位訪華的美內閣成員。8日,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介紹,雙方就發展中國家債務處理、世界銀行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治理改革、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等全球性挑戰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同意在多邊渠道下就相關問題繼續保持溝通與合作。

廖岷表示,中美達成以下新的共識成果:一是由兩國財政部牽頭,在中美經濟工作組框架下就兩國及全球經濟平衡增長議題進行交流。二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牽頭,在金融工作組框架下就金融穩定、可持續金融、反洗錢等議題持續開展交流。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介紹,所謂「平衡增長」,包括許多議題:各國如何平衡自身的供給和需求,如何平衡自身的國家安全利益和經濟發展利益,如何平衡自身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等。

「平衡增長」一詞同樣暗示了美國的兩面性。呂祥認為,美國既想要借中國市場發展自身,又要打壓中國高新技術和優勢產能的崛起,這種兩面性對華政策預計會經歷一個長期過程。

至於耶倫等美國政客近期炒作「產能過剩」,呂祥表示,此舉實質上是希望中國給美國留時間。同時,「這些話是說給美國人聽的」,以配合現任總統拜登的連任競選。

去年9月,為落實中美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重要共識,根據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與耶倫達成的共識,中美雙方商定,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包括「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

「經濟工作組」由中美兩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金融工作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兩個工作組將定期、不定期舉行會議,就經濟、金融領域相關問題加強溝通和交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