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守護人和自然的共同家園 — 大自然保護協會

博客文章

守護人和自然的共同家園 — 大自然保護協會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守護人和自然的共同家園 — 大自然保護協會

2021年05月17日 09:00

你對香港的印象是什麼?曾經不少人稱香港為「石屎森林」,但這裡同時有著被票選為全球最佳的城市遠足徑,近八成的土地被植被覆蓋。綠樹紅花、碧海藍天從來沒有離我們而去,倒是人類的活動令自然環境不斷改變,牽連居住其中的動植物,最終更可能通過生態系統、食物鏈反噬人類。

「呂志和獎—持續發展獎」獲獎者大自然保護協會(The Nature Conversancy,TNC)深明,保育不僅要保護自然環境,也是為了守護生活其中的人和其他生物。之前我和團隊探訪了他們在后海灣的項目,那裡的養蠔業已有700年歷史,養蠔技藝、蠔豉蠔油製作手藝甚至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TNC的研究顯示,蠔是天生的「水質淨化器」,在衆多品種的蠔中,香港蠔濾水能力突出,七立方米的蠔礁每天可過濾相當於一個奧運規格游泳池的水!這可能顛覆不少人對淨化海水的想像,以為要使用高科技才能成事,然而「最高科技」的答案,往往蘊藏在大自然當中。

除了淨化海水,蠔礁還能鞏固海岸線,為其他生物提供棲息地,對維持生物多樣性有很大作用。這種以自然為本的環保方案是TNC一直推廣的保育方式,他們在全球72個國家和地區的保育項目始終貫徹這一理念。TNC通過不同的公衆參與和教育計劃,吸引學界、商界和公衆多元參與,如在后海灣項目中,他們邀請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學生為當地社區設計活化計劃,讓那裡能適度地開放作生態旅遊。

蠔礁重回后海灣,項目進展理想 (照片由 Kyle Obermann攝,TNC提供)

蠔礁重回后海灣,項目進展理想 (照片由 Kyle Obermann攝,TNC提供)

目前后海灣的項目還在試驗階段,TNC在全球有超過150個蠔礁修復項目,他們把各地成功的經驗帶到香港,目前已初見成果,更在試點首次找到從未在香港發現的罕見小螃蟹。

蠔礁以外,他們的工作遍及應對氣候變化、保育土地和水資源、構建健康城市等不同面向。他們有超過400名科學家,保育之前先進行詳細研究,充分諮詢持份者的意見,以制訂切實可行、符合經濟效益、可持持續發展的計劃,推動和連結當地居民、政策制定者和商界等一同參與。說到底,再好的計劃都需要有延續性才能長期有益於人類和環境。

TNC那份有理有據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取中庸之道爭取多方共贏的決心,與「呂志和獎」和諧共享的核心理念不謀而合,自然資源並不是專屬於個別的族群,人類與環境、其他生物良性互動,才能讓彼此長久地共享美好的世界。

置身於香港,我們有現代化的城市,也有珍貴的自然生境,但這種美好的景象不是必然。「它是我們從子孫手中借來的」,需要TNC那樣的團體牽頭保育,更需要你我的參與。日落聖地下白泥坐落於后海灣沿岸,那裡的人情故事比夕陽更美,我們近日在社交平台推出短片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2849814241943102),誠邀你看看TNC和村民如何守護香港的海岸線。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黎月荃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躬體力行之重要

2023年12月19日 10:56 最後更新:11:42

2023年快將來到尾聲,亦是不少人和機構進行年度回顧的日子。在這一年,困擾多年的新冠疫情暫告一段落,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國的亦重新連繫起來。雖然社會表面上看似逐步回復正常,正向著好的趨勢發展,但長時間的疫情對所遺留下的問題始乎仍未完全消散。

在社會不同範疇上,我們不難看到仍然存在著的問題。高息環境持續,市民和企業的開支和負擔持續上升;經濟活動亦未完全復甦,對基層市民的收入和就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受生活習慣、工作和學習環境轉變,不少人或會因為需要再次適應生活上轉變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和精神健康問題。

當看見這些不同類型的問題持續出現,亦讓我反思如何在這個時期更有效地支援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和群體,讓更多有需要的巿民受惠。自2020年起,呂志和獎在青年和教育兩大方向開展了一些項目。但對我們以言,慈善項目不是只停留於批出款項和贊助。每個項目都是一個樣我們更加了解社會需要和現況的過程,以讓我們思考,如何讓本地社區慈善工作,能夠把獎項所傳承的精神在香港社會深化和實踐。

呂志和博士多年來在商業世界穩中求進,循序漸進的策略,其實亦影響了我在慈善項目規劃上的想法。在推動社區項目的過程中,我和團隊少不免會出現一系列的考慮,例如透過調查和研究去確定關注的領域、尋找服務缺口、挑選理念相近的合作夥伴、贊助金額和方式等,以確保將有限的資源都是到有需要的領域,每一分的投入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研究資料和數據,當然有助我們認清方向和理解問題,但要進一步了解現況,始終需要身體力行了解社會的現況,以及需要支援的群體所面對的難處。每當想到親身體驗,我都會想起呂博士在慈善事業上的一段經歷。

早年他前往雲南進行商務考察期間,目睹了偏遠山區的艱苦生活狀況,親身體會到很多當地連基本三餐溫飽都未能完全滿足,更惶論下一代的教育。在那一次經歷後,他的內心就蘊釀了一個計劃:要為當地的教育事業盡一分力。及後他在全國8個省市新建和修建了122間希望小學和中學。

他多年來一直認為,貧富差距源於知識差異,而知識的差異,因此他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尤其關心。但對於如何和怎樣捐助,亦會持續審視度勢,因應社會實際情況作決定。而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身體力行,親自經歷和體驗實況的堅持,這種態度一直以來讓我深受觸動,並且在我們的推動慈善項目時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呂博士的經歷提醒著我,慈善不僅僅是捐助款項,更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心力去了解並解決問題。這樣的努力不僅能夠改善社會,也能夠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並連結社會更多有心的人和機構,共同為建立一個更宜居、和諧和充滿正能量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