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春秋初期打仗要講「武德」? 令人忍俊不禁的「文明作戰」

歷史長河

春秋初期打仗要講「武德」?  令人忍俊不禁的「文明作戰」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春秋初期打仗要講「武德」? 令人忍俊不禁的「文明作戰」

2021年07月08日 14:12 最後更新:14:12

提起打仗,一般人想到的都是腥風血雨、血流成河的畫面,為求勝利不擇手段,機關算盡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然而在禮樂尚未崩壞的春秋初期,各諸侯國都信奉着「文明作戰」的信條。「禮儀第一,勝負第二」這句話便是當時諸侯國們的寫照。

春秋形勢圖。春秋初期,禮樂制度仍有效控制社會的秩序,人們需依從禮的規範。(網上圖片)

春秋形勢圖。春秋初期,禮樂制度仍有效控制社會的秩序,人們需依從禮的規範。(網上圖片)

古人對打仗的禮儀極其講究,故當時的戰爭也相對地和平一些。

更多相片
春秋形勢圖。春秋初期,禮樂制度仍有效控制社會的秩序,人們需依從禮的規範。(網上圖片)

提起打仗,一般人想到的都是腥風血雨、血流成河的畫面,為求勝利不擇手段,機關算盡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然而在禮樂尚未崩壞的春秋初期,各諸侯國都信奉着「文明作戰」的信條。「禮儀第一,勝負第二」這句話便是當時諸侯國們的寫照。

《司馬法》是現存最古老的軍事思想兵書,比《孫子兵法》還要古老。作者是司馬穰苴。(網上圖片)

古人對打仗的禮儀極其講究,故當時的戰爭也相對地和平一些。

擺陣示意圖(網上圖片)

最後,即使你排除萬難,時間地點等細節都談妥,這也不代表能在相約的那一刻開打。例如兩國相約在九點開打,但對手可能「塞車」遲到,九點半才抵達戰場,你還需要等待對方擺好陣勢。

聞鼓聲而進(網上圖片)

好了,萬事俱備,開始打……鼓。所謂「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當時各諸侯國十分重視儀式感,所謂「不鼓不成列」(《左傳》),沒有鼓聲,雙方的戰隊是不會向前走的。假若在鳴鼓前進期間,主帥發現隊伍不整齊,便會停下來重整陣形,然後才繼續前進。

根據《尚書·牧誓》︰「不愆於六步、七步,乃止齊焉。」意思指當軍隊向前走了六、七步,發現隊伍不整齊了,便會停下來重整陣形。(網上圖片)

根據《尚書·牧誓》︰「不愆於六步、七步,乃止齊焉。」意思指當軍隊向前走了六、七步,發現隊伍不整齊了,便會停下來重整陣形。(網上圖片)

泓水之戰。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為保持君子的尊嚴而恪守戰爭規則。這場戰爭卻使其他諸侯開始不再奉行「仁義之兵」的正道。(網上圖片)

在《左傳•子魚論戰》中的泓水之戰就是表現出「君子戰爭」的佼佼者。

本打着「仁義」旗號,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卻被後人嘲笑愚蠢。(網上圖片)

周襄王十三年,宋襄公欲稱霸中原,率軍與楚軍決戰於泓水。當時宋軍已在泓水以北列好陣勢,而楚國還在渡河,於是宋國的大司馬(職掌軍事的官員)公孫固便建議宋襄公趁楚軍在渡河期間突襲,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可宋襄公拒絕了:「打仗怎能犯規作弊呢?偷襲不符合戰爭規則啊!」

最後華豹被公子城一箭射死。(網上圖片)

另外,戰爭的過程亦受嚴格的限制,雙方必須循規蹈矩。

五十步笑百步。這樣的話,跑了五十步的士兵要繼續跑了。(網上圖片)

如果一方在打仗期間見大勢而去,準備撤退,另一方一般不會乘勝追擊,但若果你堅持想「攞番個彩」,一嚐追擊手下敗將的滋味,那你也可以追,但即便追擊,也有禮數限制:「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司馬法•仁本》)對於追擊潰逃的敵人,不能追超過一百步;對於追蹤主動撤退的敵人,則不能追超過九十里,以示禮讓。

捉俘虜時也要遵守規則(網上圖片)

那麼,那些被捉到的敵人又怎麼辦?

春秋時期的戰車(網上圖片)

第二種便是與敵軍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為求勝利,以後將領都將「兵不厭詐」奉為作戰指導的最高原則。(網上圖片)

脫離險境後,那個晉國士兵回頭向楚國人道謝:「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意思是説,「我真是太笨了,連逃跑都不會。你們楚國真是大國,還是你們經驗豐富,謝謝啦!」(《左傳》)

若諸侯國想發動戰爭,是需要完成眾多繁複的步驟。首先,他們要想出一個冠冕堂皇、出師有名的理由,因為貿然出兵會被認為違反仁義,從而遭到其他諸侯國的唾棄和討伐。假如成功通過第一步,其次便要向對手「預約」,即下戰書,商討交戰的時間和地點,不能無緣無故便向對方來一個出其不意的突襲。當中打仗的地點必須在兩國交界的野外,且雙方的兵力也要相同。此外,戰書的遣詞用句要大方得體,謙遜恭謹,否則對方便會覺得你是野蠻人,不願搭理你,更遑論與你戰鬥了。面對別國送來戰書的使者,各國都要舉辦宴會款待,宴會上一定要有奏樂和賦詩,而作為客人的使者也要回謝。戰爭的時間受以下的規條限制:

《司馬法 • 仁本》:「不加喪,不因凶,所以愛夫其民也。」

意思是指假若敵國出現國喪,即國君去逝,全國陷入悲傷之中,以及敵國出現自然災害如旱災、地震等,全國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那麼另一方便不能趁火打劫去進攻,以示自己是愛護敵國的民眾。

《司馬法》是現存最古老的軍事思想兵書,比《孫子兵法》還要古老。作者是司馬穰苴。(網上圖片)

《司馬法》是現存最古老的軍事思想兵書,比《孫子兵法》還要古老。作者是司馬穰苴。(網上圖片)

最後,即使你排除萬難,時間地點等細節都談妥,這也不代表能在相約的那一刻開打。例如兩國相約在九點開打,但對手可能「塞車」遲到,九點半才抵達戰場,你還需要等待對方擺好陣勢。

擺好陣勢後,雙方要再一次確認準備工作是否至善至美。這時候,你不單止要檢查自己一方是否準備妥當,還要看看對方是否同樣準備妥當。

擺陣示意圖(網上圖片)

擺陣示意圖(網上圖片)

好了,萬事俱備,開始打……鼓。所謂「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當時各諸侯國十分重視儀式感,所謂「不鼓不成列」(《左傳》),沒有鼓聲,雙方的戰隊是不會向前走的。假若在鳴鼓前進期間,主帥發現隊伍不整齊,便會停下來重整陣形,然後才繼續前進。

聞鼓聲而進(網上圖片)

聞鼓聲而進(網上圖片)

根據《尚書·牧誓》︰「不愆於六步、七步,乃止齊焉。」意思指當軍隊向前走了六、七步,發現隊伍不整齊了,便會停下來重整陣形。(網上圖片)

根據《尚書·牧誓》︰「不愆於六步、七步,乃止齊焉。」意思指當軍隊向前走了六、七步,發現隊伍不整齊了,便會停下來重整陣形。(網上圖片)

在《左傳•子魚論戰》中的泓水之戰就是表現出「君子戰爭」的佼佼者。

泓水之戰。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為保持君子的尊嚴而恪守戰爭規則。這場戰爭卻使其他諸侯開始不再奉行「仁義之兵」的正道。(網上圖片)

泓水之戰。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為保持君子的尊嚴而恪守戰爭規則。這場戰爭卻使其他諸侯開始不再奉行「仁義之兵」的正道。(網上圖片)

周襄王十三年,宋襄公欲稱霸中原,率軍與楚軍決戰於泓水。當時宋軍已在泓水以北列好陣勢,而楚國還在渡河,於是宋國的大司馬(職掌軍事的官員)公孫固便建議宋襄公趁楚軍在渡河期間突襲,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可宋襄公拒絕了:「打仗怎能犯規作弊呢?偷襲不符合戰爭規則啊!」

等到楚軍全部渡河,並開始列陣,這時公孫固又勸宋襄公趁楚軍還在列陣準備之際發動攻擊,宋襄公再次拒絕。等到楚軍一切都準備好後,宋襄公才擊鼓向楚軍進攻。宋軍最終大敗而回,宋襄公的大腿亦受到嚴重的箭傷,第二年便傷重不治死了。

本打着「仁義」旗號,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卻被後人嘲笑愚蠢。(網上圖片)

本打着「仁義」旗號,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卻被後人嘲笑愚蠢。(網上圖片)

另外,戰爭的過程亦受嚴格的限制,雙方必須循規蹈矩。

昭公二十一年,宋國的公子城與華豹不和。一次,二人的戰車狹路相逢,不期而遇。華豹便向公子城射了一箭,不料射失。當華豹打算再射一箭時,公子城大喊道:「不更射為鄙!」意思是指按照規矩,雙方各射一箭,你射完一箭,現在輪到我了。不守規則的人太卑鄙了!華豹聽罷,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便放下弓箭,等待公子城射自己。最後華豹被公子城一箭射死。《左傳》

最後華豹被公子城一箭射死。(網上圖片)

最後華豹被公子城一箭射死。(網上圖片)

如果一方在打仗期間見大勢而去,準備撤退,另一方一般不會乘勝追擊,但若果你堅持想「攞番個彩」,一嚐追擊手下敗將的滋味,那你也可以追,但即便追擊,也有禮數限制:「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司馬法•仁本》)對於追擊潰逃的敵人,不能追超過一百步;對於追蹤主動撤退的敵人,則不能追超過九十里,以示禮讓。

五十步笑百步。這樣的話,跑了五十步的士兵要繼續跑了。(網上圖片)

五十步笑百步。這樣的話,跑了五十步的士兵要繼續跑了。(網上圖片)

那麼,那些被捉到的敵人又怎麼辦?

第一種當然就是被俘,但是在捉俘虜時要遵守「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左傳》)的原則,即君子不再傷害已經受傷的人和不俘虜敵軍老兵。一般的戰士看到戰場上奄奄一息或有白髮的敵人時,大多都會「趁佢病攞佢命」,為其補上最後一刀。然而在當時,看到受傷失去戰鬥能力的敵人時,你是要抱着仁義之心,將其營救回來包扎療傷;看到有白髮的敵人時,是需要放他離開的,因為有白頭髮代表年紀大,要以禮待之。此外還要講求「存亡國,繼絕世」(《史記》),意思是不能把他們「趕盡殺絕」,把人家國家的延嗣命脈弄斷。所以,戰爭中存活下來的敵軍會受到尊貴的對待,即使你將人家主帥捉來,亦需給予其應有的地位和待遇,並最多只能給他「口頭上的警告和教訓」,使他心悅誠服,變得恭恭敬敬,不敢再冒犯你。

捉俘虜時也要遵守規則(網上圖片)

捉俘虜時也要遵守規則(網上圖片)

第二種便是與敵軍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魯宣公十二年,晉國和楚國爆發邲之戰,雙方廝殺一陣後,晉軍節節敗退,並準備撤退,而楚軍則在後面追。一名晉國士兵的戰車陷入了泥坑之中,進退兩難。這時候,本想「打落水狗」的楚軍竟在後面開始指導晉國士兵如何脫困:「要把戰車前的扃拆掉!」晉國士兵照做後,戰車果然成功地拉出泥坑,再次奔馳起來。可沒跑多遠,拉車的馬已經疲憊不堪,跑不動了,於是熱心的楚國人再一次跑上前,說到:「跑不動就把戰車上沒用的東西扔掉啊!再將戰車上的旌旗除下橫放來減少風的阻力!」這樣做之後,戰車再次啟動。

春秋時期的戰車(網上圖片)

春秋時期的戰車(網上圖片)

脫離險境後,那個晉國士兵回頭向楚國人道謝:「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意思是説,「我真是太笨了,連逃跑都不會。你們楚國真是大國,還是你們經驗豐富,謝謝啦!」(《左傳》)

以現在的角度看春秋初期的「君子戰爭」,定必感到可笑和不可思議。然而這些規則也並不荒謬,畢竟當時的政治環境就是這樣,如果不遵守規則和禮的規範,便會受到天下人的鄙視。這種「點到即止」的戰鬥卻伴隨着周室王命不行,禮崩樂壞而不復存在。諸侯們都明白到守禮所得到的美名都是虛無的,對自己毫無益處,相反只有吞併土地才能成就一番霸業。於是,各國為求勝利,不擇手段,戰爭由此變得越來越殘酷、駭人。

為求勝利,以後將領都將「兵不厭詐」奉為作戰指導的最高原則。(網上圖片)

為求勝利,以後將領都將「兵不厭詐」奉為作戰指導的最高原則。(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