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古代太監宣讀聖旨 最尾「欽此」是甚麼意思?

歷史長河

古代太監宣讀聖旨 最尾「欽此」是甚麼意思?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古代太監宣讀聖旨 最尾「欽此」是甚麼意思?

2021年09月20日 10:00 最後更新:14:00

我們看清朝古裝影視劇,見到有人宣讀完聖旨前,都會聽到以長長的「欽-此-」兩字作結尾,「此」字聲調還要盡量上揚,而跪著接旨的人,聽完聖旨後,必然是叩頭、謝恩、起立、接旨。那麼清代的聖旨,「欽此」一定存在嗎?實際情況怎樣?

古裝劇中太監宣讀聖旨。

古裝劇中太監宣讀聖旨。

據了解,「欽此」一詞的原解可為「欽哉」,最早見於先秦經典《尚書·虞夏書》,由於內容是君王的決定,又或者指示文告及君臣談話,所以多有「欽哉」一詞。那麼,「欽此」是不是君主皇帝專用?由於我們經常只在讀聖旨時才聽到,故很多人都認為「欽此」是詔書結尾的套語,有如「此致」的意思,其實不是。

更多相片
古裝劇中太監宣讀聖旨。

我們看清朝古裝影視劇,見到有人宣讀完聖旨前,都會聽到以長長的「欽-此-」兩字作結尾,「此」字聲調還要盡量上揚,而跪著接旨的人,聽完聖旨後,必然是叩頭、謝恩、起立、接旨。那麼清代的聖旨,「欽此」一定存在嗎?實際情況怎樣?

古裝劇中宣讀聖旨。 (網上圖片)

據了解,「欽此」一詞的原解可為「欽哉」,最早見於先秦經典《尚書·虞夏書》,由於內容是君王的決定,又或者指示文告及君臣談話,所以多有「欽哉」一詞。那麼,「欽此」是不是君主皇帝專用?由於我們經常只在讀聖旨時才聽到,故很多人都認為「欽此」是詔書結尾的套語,有如「此致」的意思,其實不是。

同治時期的聖旨。 (網上圖片)

首先看看皇帝親筆書寫的諭旨,一種是皇帝直接寫在奏摺上的,如「知道了」或其他具體內容,但絕不寫「欽此」二字;另一種是另紙專門書寫的上諭,稱為「朱諭」,有皇帝親書,還有他人代書,都多以「特諭」結尾。還有皇帝的書面諭旨,以皇帝名義所頒布,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詔書,種類有很多,但都未見以「欽此」作為結尾。即使在現存光緒奏摺的硃批中,都不含有「欽此」兩字。

康熙年間的聖旨。 (網上圖片)

那麼,為什麼有「欽此」?這主要因為還有另一種書面諭旨,就是大臣將皇帝口頭的諭旨轉寫為書面時,最後要添寫「欽此」兩字,儘管皇帝口頭上絕不會說這兩個字,但在這類諭旨當中就有這兩個字。這類諭旨有幾種表現形式,如內閣奉上諭、軍機處奉上諭等等。清朝時軍機大臣等,面承皇帝口諭並書寫下來,然後寄發外省的大臣,這種文書就是「廷寄」或稱「寄信」,信中在諭旨之後必要添加「欽此」二字。此外,當臣下引述皇帝硃批或是詔書等的時候,引述完畢最後也加「欽此」二字。

載灃及溥儀(右)。 (網上圖片)

所以,「欽此」的作用,相當於今天的「句號」加「閂引號」,表示皇帝的吩咐、批示結束。所以,在影視劇中出現「欽-此-」過後,大臣接旨,這個情景其實也合理。至於為何大臣會在紙面加上「欽此」?原因之一就是要保證皇帝諭旨的唯一與權威性,能減少在原件上被添寫及篡改諭旨的風險。到了雍正中期以後,大臣的奏摺及硃批,需另行抄錄一份為「錄副奏摺」,抄錄人員會在抄錄的硃批之後,再加上「欽此」二字,從形式上看就變成了:「奉硃批:知道了。欽此。」

古裝劇中宣讀聖旨。 (網上圖片)

古裝劇中宣讀聖旨。 (網上圖片)

首先看看皇帝親筆書寫的諭旨,一種是皇帝直接寫在奏摺上的,如「知道了」或其他具體內容,但絕不寫「欽此」二字;另一種是另紙專門書寫的上諭,稱為「朱諭」,有皇帝親書,還有他人代書,都多以「特諭」結尾。還有皇帝的書面諭旨,以皇帝名義所頒布,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詔書,種類有很多,但都未見以「欽此」作為結尾。即使在現存光緒奏摺的硃批中,都不含有「欽此」兩字。

同治時期的聖旨。 (網上圖片)

同治時期的聖旨。 (網上圖片)

那麼,為什麼有「欽此」?這主要因為還有另一種書面諭旨,就是大臣將皇帝口頭的諭旨轉寫為書面時,最後要添寫「欽此」兩字,儘管皇帝口頭上絕不會說這兩個字,但在這類諭旨當中就有這兩個字。這類諭旨有幾種表現形式,如內閣奉上諭、軍機處奉上諭等等。清朝時軍機大臣等,面承皇帝口諭並書寫下來,然後寄發外省的大臣,這種文書就是「廷寄」或稱「寄信」,信中在諭旨之後必要添加「欽此」二字。此外,當臣下引述皇帝硃批或是詔書等的時候,引述完畢最後也加「欽此」二字。

康熙年間的聖旨。 (網上圖片)

康熙年間的聖旨。 (網上圖片)

所以,「欽此」的作用,相當於今天的「句號」加「閂引號」,表示皇帝的吩咐、批示結束。所以,在影視劇中出現「欽-此-」過後,大臣接旨,這個情景其實也合理。至於為何大臣會在紙面加上「欽此」?原因之一就是要保證皇帝諭旨的唯一與權威性,能減少在原件上被添寫及篡改諭旨的風險。到了雍正中期以後,大臣的奏摺及硃批,需另行抄錄一份為「錄副奏摺」,抄錄人員會在抄錄的硃批之後,再加上「欽此」二字,從形式上看就變成了:「奉硃批:知道了。欽此。」

載灃及溥儀(右)。 (網上圖片)

載灃及溥儀(右)。 (網上圖片)

據清代的檔案載,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公元1908年11月13日),即光緒帝、慈禧相繼辭世前夕,內閣奉上諭,傳達慈禧皇太后的懿旨:「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著在宮內教養,並在上書房讀書。欽此。」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