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唐朝武惠妃勾結奸臣 施計令皇帝連殺三子

歷史長河

唐朝武惠妃勾結奸臣 施計令皇帝連殺三子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唐朝武惠妃勾結奸臣 施計令皇帝連殺三子

2021年11月30日 11:00 最後更新:13:32

為取得皇位繼承權爭太子之位,皇親國戚可說無所不用其極,宮內宮外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唐代的武惠妃,為了讓兒子登上帝位,用計唆使唐玄宗先廢了太子,再將太子及兩名兒子,合共三人殺掉,心狠手辣。

影視中的唐玄宗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唐玄宗 (網上圖片)

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她從小受武則天的庇護,嫁給唐玄宗後,深得唐玄宗的寵受,更為為唐玄宗誕下四子三女。武惠妃一心希望兒子李瑁成為下一個皇帝,可是當時的皇帝已有了太子的人選,便是同樣備受寵愛的的趙麗妃的兒子李瑛;加上李瑁排行十八,要由他當上太子,實在是難於登天。

影視中的武惠妃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武惠妃 (網上圖片)

本身姣麗可人的武惠妃,為了一步一步將兒子捧上帝位,先媚惑玄宗,令趙麗妃失勢。但雖然如此,礙於禮教,唐玄宗即使對趙麗妃寵愛不如以前,但仍然沒有改變捧太子李瑛為帝的初心。

當時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對於武惠妃的行徑都看在眼內,並為母親失寵一事打抱不平,頗有埋怨。由於三人並沒有隱藏怨恨,不久便為武惠妃所知曉,借機向唐玄宗哭訴,說三位皇子,想盡方法要設計謀害她。唐玄宗寵愛她,原本一怒之下想要廢了太子,但被大臣張九齡勸阻下才作罷。

影視中的趙麗妃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趙麗妃 (網上圖片)

不久之後,張九齡被罷官,以口蜜腹劍著稱的李林甫取代其位。李林甫揣摩惠妃的心意,時常對她說壽王的好話,惠妃便對他相當敬重。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惠妃之女咸宜公主的駙馬楊洄,毀謗三名太子,與妃薛氏之兄薛鏽共謀異事。

惠妃將計就計,派人去召三王入宮,說是宮中有賊,想請他們幫忙,三人不知有詐,於是穿好盔甲入宮。惠妃此時向玄宗告密,說太子跟另外兩個王爺要謀反。玄宗派人察看,以為果真如此,便找宰相李林甫商議。李林甫不如張九齡那麼正直,只說:「這是陛下的家務事,不是臣等應該干預的。」玄宗便下定決心,廢三王為庶人,賜薛鏽死。一日後,又再處死了三人。這事件《舊唐書》亦有記載。

影視中的唐肅宗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唐肅宗 (網上圖片)

不過,武惠妃的如意算盤最終也沒有打響。雖然李林甫推舉李瑁為太子,但唐玄宗仍然選了李亨,亦即日後的肅宗。肅宗即位後,即為原太子李瑛平反,恢復其「太子」稱號,並廢絕武惠妃的「皇后祭享」(即皇后祭品的規格,武惠妃死後曾被玄宗追封為皇后)。武惠妃死後,總算得到報應。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