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疫」境自強

博客文章

「疫」境自強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疫」境自強

2022年04月18日 09:02

這幾個月我們的生活和新聞都離不開疫情:防疫抗疫、春天放暑假、在家工作。雖然香港醫療系統向來在全球前列,第五波疫情卻在農曆新年過後開始失守,癱瘓城市運作和公共醫療系統,疫情以來截至4月13日累計死亡個案達8886宗,死亡率為0.74%,以人口比例計全球稱冠。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及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薛達均認為,本港死亡人數比例全球最高主要因長者疫苗接種率低、處理院舍爆發失當、本港公共醫療系統長期不勝負荷。在第五波死者中逾半來自院舍,九成人沒有接種兩劑新冠疫苗。

疫情就像是一道照妖鏡,把香港長久以來積壓的問題爆發出來,今波疫情帶來了用生命作代價的教訓。從防疫資優生一下子淪為疫情重災區,政策改變跟不上確診數字幾何級上的變化,大量人潮數以小時計輪侯檢測,不少人數周病好了還未收到檢測結果,輕重症不分導致醫療體系嚴重癱瘓,二月時有公立醫院急症室曾一度同時要做臨時停屍間,全城運作幾近停擺。

在這看不到希望的兩個月,我們卻看到人性的光輝。例如不少大學和社區醫療團隊對在家自行隔離求助無門的確診者,提供免費網上中醫診症及上門派藥服務。

無國界醫生聆聽長者的擔憂,並分析他們的健康狀況,從市民猶豫接種疫苗的根本原因出發,提供以人為本的協助。(照片來源:無國界醫生香港網站)

無國界醫生聆聽長者的擔憂,並分析他們的健康狀況,從市民猶豫接種疫苗的根本原因出發,提供以人為本的協助。(照片來源:無國界醫生香港網站)

又例如2016年呂志和獎人類福祉獎的得主無國界醫生,為應對第五波疫情發展,與本地非政府組織合作支援弱勢社群,不只是簡單的提供疫苗接種計劃,而是透過以人為本的護理方式,去探討病人在臨床、心理社交和文化方面的需求。例如幫助他們填寫表格、上傳疫苗接種證明,教他們如何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包,聆聽長者們的擔憂並提供協助。正如無國界醫生(香港)行動支援組區域總監陳利晨醫生所說,疫情正在影響我們的身心,互相關心、關注和支持同樣重要。

香港在疫情終於有少許放緩的當下,汲取第五波疫情的教訓後,是時候更要居安思危。有些硬件如人煙稠密雖然不能改變,但軟件如增加公共醫療資源的政策、接種疫苗加強防疫等,卻是我們可以做到的。天災如疫情我們控制不了,但人禍如搶購糧食、生活恐慌等,卻可以避免。恐懼的傷害大於疫情本身,我們只有調整心態,做好自己,才可安然面對只會有更多的變種病毒。

4月1日起本港已開始解除禁飛,並縮短到港隔離時間,由於檢測嚴謹暫時並沒有加重外來入口疫情的壓力,意味著三天後在4月21日逐步放寬本地社交距離限制,香港社會終於可朝正常生活的道路進發。確診數字隨後或會有所上升,但只要大家受到疫苗保護並無重症,依然可以如世界所有其他國家一樣做到有序復甦。

今天是復活節最後一天,期待在這波疫情過去以後,香港可以迎來真正的重生。

作者:呂志和獎助理總經理程珍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躬體力行之重要

2023年12月19日 10:56 最後更新:11:42

2023年快將來到尾聲,亦是不少人和機構進行年度回顧的日子。在這一年,困擾多年的新冠疫情暫告一段落,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國的亦重新連繫起來。雖然社會表面上看似逐步回復正常,正向著好的趨勢發展,但長時間的疫情對所遺留下的問題始乎仍未完全消散。

在社會不同範疇上,我們不難看到仍然存在著的問題。高息環境持續,市民和企業的開支和負擔持續上升;經濟活動亦未完全復甦,對基層市民的收入和就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受生活習慣、工作和學習環境轉變,不少人或會因為需要再次適應生活上轉變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和精神健康問題。

當看見這些不同類型的問題持續出現,亦讓我反思如何在這個時期更有效地支援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和群體,讓更多有需要的巿民受惠。自2020年起,呂志和獎在青年和教育兩大方向開展了一些項目。但對我們以言,慈善項目不是只停留於批出款項和贊助。每個項目都是一個樣我們更加了解社會需要和現況的過程,以讓我們思考,如何讓本地社區慈善工作,能夠把獎項所傳承的精神在香港社會深化和實踐。

呂志和博士多年來在商業世界穩中求進,循序漸進的策略,其實亦影響了我在慈善項目規劃上的想法。在推動社區項目的過程中,我和團隊少不免會出現一系列的考慮,例如透過調查和研究去確定關注的領域、尋找服務缺口、挑選理念相近的合作夥伴、贊助金額和方式等,以確保將有限的資源都是到有需要的領域,每一分的投入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研究資料和數據,當然有助我們認清方向和理解問題,但要進一步了解現況,始終需要身體力行了解社會的現況,以及需要支援的群體所面對的難處。每當想到親身體驗,我都會想起呂博士在慈善事業上的一段經歷。

早年他前往雲南進行商務考察期間,目睹了偏遠山區的艱苦生活狀況,親身體會到很多當地連基本三餐溫飽都未能完全滿足,更惶論下一代的教育。在那一次經歷後,他的內心就蘊釀了一個計劃:要為當地的教育事業盡一分力。及後他在全國8個省市新建和修建了122間希望小學和中學。

他多年來一直認為,貧富差距源於知識差異,而知識的差異,因此他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尤其關心。但對於如何和怎樣捐助,亦會持續審視度勢,因應社會實際情況作決定。而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身體力行,親自經歷和體驗實況的堅持,這種態度一直以來讓我深受觸動,並且在我們的推動慈善項目時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呂博士的經歷提醒著我,慈善不僅僅是捐助款項,更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心力去了解並解決問題。這樣的努力不僅能夠改善社會,也能夠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並連結社會更多有心的人和機構,共同為建立一個更宜居、和諧和充滿正能量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