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國務院刪「不支持台獨」 解放軍東部戰區聯合航母實彈演練反擊

博客文章

美國務院刪「不支持台獨」 解放軍東部戰區聯合航母實彈演練反擊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國務院刪「不支持台獨」 解放軍東部戰區聯合航母實彈演練反擊

2022年05月10日 23:33 最後更新:23:37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曾表示,營造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和平環境,仍然是中國外交的一個重要目標。只要美國不為台灣宣佈法理獨立提供軍事支持,中國就不可能偏離這條和平發展的道路。然而,美國近日卻疑似暗渡陳倉,向「台獨」分子釋出善意,為大陸這條和平道路增添陰霾。

美國國務院5月5日更新官網有關美台關係成果清單內容,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形容,美國政策表述上的變化體現了華盛頓正不斷掏空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實質性內容,是一次大倒退。

更多相片
美國國務院5月5日更新官網有關美台關係成果清單內容。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曾表示,營造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和平環境,仍然是中國外交的一個重要目標。只要美國不為台灣宣佈法理獨立提供軍事支持,中國就不可能偏離這條和平發展的道路。然而,美國近日卻疑似暗渡陳倉,向「台獨」分子釋出善意,為大陸這條和平道路增添陰霾。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

從美國國務院官網可見,相比此前2018年8月31日的版本,該部門已刪除兩處重要內容,包括「美國不支持台獨」,以及「1979年美中聯合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將外交承認從台北改為北京。美國在聯合公報中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美國對台「六項保證」。

在刪除上述重要內容的同時,美國國務院還增添了一部分內容,如「美國長期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以『與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和對台『六項保證』為指導」,以及「台灣已成為美國在貿易和投資、健康、半導體和其他關鍵供應鏈、投資篩選、科技、教育和推進民主價值觀等方面的重要夥伴」。

美眾議院通過法案,聲稱要協助台灣重獲世衞觀察員身份。

信強解釋指 「六項保證」早在里根政府時期就已經存在,並在特朗普任內公開。2016年,美國眾議院與參議院通過共同決議案,稱「六項保證」與「與台灣關係法」是美台關係的基石。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曾表示,所謂「與台灣關係法」也好,對台「六項保證」也罷,這些純粹是美國國內一些勢力炮製出來的,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背道而馳,其實質是將美國國內法淩駕國際義務之上,是非法和無效的。

日本方面繪制的遼寧艦航跡。

而事實上,美國近期已經進行類似操弄,例如,4月14日,由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梅嫩德斯等6名議員組成的國會兩黨議員代表團竄訪台灣,這是自去年11月美國眾議院退伍軍人事務委員會主席高野率美國議員團訪台後,再次有美國國會議員訪問台灣,也是拜登政府上台後第四個訪問台灣的美國議員團。4月27日,雖然台灣未有收到世界衞生大會的邀請函,但美眾議院通過法案,聲稱要協助台灣重獲觀察員身份。

解放軍在台海周邊演訓進行紅藍軍對抗,已屬實戰演練。

5月6日至8日,解放軍東部戰區在台島以東和西南海空域進行實兵演練,進一步檢驗和提升多軍兵種聯合作戰能力。同時,解放軍北部戰區遼寧艦航母編隊進行繞台軍演,由5月2日在宮古海峽至6日出現在石垣島南部170公里海域,此後基本上停留在台灣以東區域。

內地軍事專家宋忠平。

台灣島內有媒體指,解放軍繞台目的不一樣了,猜測此次已進階到「紅藍軍對抗」戰術。相比以往解放軍只能利用美國航母通過巴士海峽時展開模擬攻擊,如今解放軍航母打擊群已經初步成形,可以直接將擁有「最大規模護航艦艇」的遼寧艦航母編隊派到台灣東部,與從大陸出動的解放軍軍機群展開對抗演習,並且形成「包圍」態勢。

美國國務院5月5日更新官網有關美台關係成果清單內容。

美國國務院5月5日更新官網有關美台關係成果清單內容。

從美國國務院官網可見,相比此前2018年8月31日的版本,該部門已刪除兩處重要內容,包括「美國不支持台獨」,以及「1979年美中聯合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將外交承認從台北改為北京。美國在聯合公報中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信強指出,刪減上述兩處意味著美國對台政策倒退,美國未來會在不支持「台獨」上繼續弱化,甚至不會再公開強調這一立場,更不會在實際政策層面上體現出來。美國對於一個中國原則以及「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表述將會越來越弱化。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

在刪除上述重要內容的同時,美國國務院還增添了一部分內容,如「美國長期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以『與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和對台『六項保證』為指導」,以及「台灣已成為美國在貿易和投資、健康、半導體和其他關鍵供應鏈、投資篩選、科技、教育和推進民主價值觀等方面的重要夥伴」。

值得留意的是,其中的「六項保證」是首次出現。據美國媒體報道,所謂「六項保證」是1982年美國對台灣作出的軍售相關承諾,包括美國未同意設定終止對台軍售的日期;未同意就對台軍售議題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征詢意見;不會在台北與北京之間擔任斡旋角色;未同意修訂「與台灣關係法」;未改變關於台灣「主權」的立場;不會對台施壓,要求台灣(地區)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談判。

美國對台「六項保證」。

美國對台「六項保證」。

信強解釋指 「六項保證」早在里根政府時期就已經存在,並在特朗普任內公開。2016年,美國眾議院與參議院通過共同決議案,稱「六項保證」與「與台灣關係法」是美台關係的基石。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曾表示,所謂「與台灣關係法」也好,對台「六項保證」也罷,這些純粹是美國國內一些勢力炮製出來的,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背道而馳,其實質是將美國國內法淩駕國際義務之上,是非法和無效的。

信強認為,美國國務院官方表述的修改意味著華盛頓在不斷掏空其一個中國政策,即中方強調的一個中國原則的實質性內容。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正在如同「切香腸」一樣在不斷地向後倒退。信強同時預測,在具體行動上,美國未來還會進一步提高美台的實質性關係,例如官員互訪或者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系統」。另一方面,對於大陸震懾「台獨」的行動,美國也可能會有更強烈的反應,比如加大對台軍售、加強情報共享等,並將越來越露骨地扶持民進黨當局抵抗所謂來自大陸的「壓力」。

美眾議院通過法案,聲稱要協助台灣重獲世衞觀察員身份。

美眾議院通過法案,聲稱要協助台灣重獲世衞觀察員身份。

而事實上,美國近期已經進行類似操弄,例如,4月14日,由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梅嫩德斯等6名議員組成的國會兩黨議員代表團竄訪台灣,這是自去年11月美國眾議院退伍軍人事務委員會主席高野率美國議員團訪台後,再次有美國國會議員訪問台灣,也是拜登政府上台後第四個訪問台灣的美國議員團。4月27日,雖然台灣未有收到世界衞生大會的邀請函,但美眾議院通過法案,聲稱要協助台灣重獲觀察員身份。

除了美國議員聲援民進黨當局,美國軍方也不斷在台灣海峽發起挑釁行為。上月26日,美國「桑普森號」導彈驅逐艦過航台灣海峽並公開炒作,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當時表示,「美頻頻實施此類挑釁行徑,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蓄意破壞台海和平穩定,我們堅決反對」。

日本方面繪制的遼寧艦航跡。

日本方面繪制的遼寧艦航跡。

5月6日至8日,解放軍東部戰區在台島以東和西南海空域進行實兵演練,進一步檢驗和提升多軍兵種聯合作戰能力。同時,解放軍北部戰區遼寧艦航母編隊進行繞台軍演,由5月2日在宮古海峽至6日出現在石垣島南部170公里海域,此後基本上停留在台灣以東區域。

據日本自衛隊觀察,遼寧艦航母至少連續5天進行高強度艦載機起降訓練,形式為自東向西往台灣島方面移動,尤其是5月8日,從上午9時到晚上8時,遼寧艦全天實施艦載戰鬥機和直升機起降訓練,實戰化意味甚濃。

根據台灣設置的「即時軍事動態」,解放軍運8反潛機已連續4天深入台灣南方及東南空域。其中,6日當天包括轟-6、殲11、殲16等機型在內的18架解放軍出動進行了訓練,台灣「中央社」稱,這是5月份解放軍規模最大的一次飛行行動。9日早上,台灣媒體再度報導稱,解放軍的武直10現身東部空域,超低空飛行,可能是艦載直升機行動。

解放軍在台海周邊演訓進行紅藍軍對抗,已屬實戰演練。

解放軍在台海周邊演訓進行紅藍軍對抗,已屬實戰演練。

台灣島內有媒體指,解放軍繞台目的不一樣了,猜測此次已進階到「紅藍軍對抗」戰術。相比以往解放軍只能利用美國航母通過巴士海峽時展開模擬攻擊,如今解放軍航母打擊群已經初步成形,可以直接將擁有「最大規模護航艦艇」的遼寧艦航母編隊派到台灣東部,與從大陸出動的解放軍軍機群展開對抗演習,並且形成「包圍」態勢。

環球時報「樞密院十號」更認為,如今解放軍挑明了說,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常導等兵力,在台島以東和西南海空域進行實兵演練,更加深了外界的這種猜測——解放軍就是藉助遼寧艦,隔著台灣舉行大規模海空演習。

內地軍事專家宋忠平。

內地軍事專家宋忠平。

內地軍事專家宋忠平則指出,解放軍聲明提到「常導」,即常規導彈部隊。未來,常規導彈是首批打擊力量,一方面可以對台灣全境內包括機場、碼頭、軍事基地在內的固定目標實施有效打擊;另一方面可以打擊域外勢力實施幹預而派來的航母、艦艇、飛機等移動目標,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他認為,美國的挑釁無疑加大了解放軍做軍事鬥爭準備的力度。

就目前而言,解放軍雙戰區聯合軍演不僅是給予民進黨當局等「台獨」分裂勢力威懾,也是對美日所謂「印太戰略同盟」的一次有力反制。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國學者認西方誤解中國經濟 「可能導致面對中國時產生自滿情緒」

2024年04月22日 10:00 最後更新:10:14

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不絕於耳,有時連美國人都跳出來證偽。

《北京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報道,《外交事務》雜誌近日刊登了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美國對外關係理事會成員尼古拉斯·拉迪的署名文章——《中國仍在崛起,不要低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文章指出,近兩年來,部分觀察者對於中國經濟的悲觀論調主要基於五種誤區:認為中國的經濟規模趕超美國的進程已停滯,中國家庭收入、支出和消費者信心疲軟,通貨緊縮在將中國推向衰退,房地產投資可能崩潰,以及中國企業家受到打擊,但實際數據並不支持上述論點。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繼續保持在三分之一,並擴大其經濟足跡。

報道截圖

報道截圖

文章指出,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中國驚人的經濟表現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引起了不少警覺。自2019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許多觀察者由此粗淺地得出結論,聲稱中國作為經濟大國的巔峰已經過去。他們甚至認為,中國可能會進入長期衰退,甚至是失落的十年,而不是超過美國。

美國總統拜登在三月的國情諮文中也放言:「多年來,我聽到我的兩黨朋友們說,中國正在崛起,而美國正在落後。他們弄錯了。」

然而,這些人其實低估了中國經濟的韌性。中國的確面臨著一些眾所周知的挑戰,包括房地產市場低迷、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圍堵以及人口年齡結構問題。但是中國在上世紀70年代的改革開放道路克服了比現在更大的挑戰。盡管近年來增速放緩,但中國未來幾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是美國的兩倍。

關於中國經濟潛力的悲觀主義主要基於五種誤區。首先是認為中國的經濟規模趕超美國的進程已停滯。

文章指出,的確,從2021年到2023年,中國GDP佔美國GDP比重從76%下降到67%。但同樣需要注意的是,到2023年,中國GDP比2019年(全球新冠疫情暴發前)增長了20%,而美國僅增長了8%。

AP圖片

AP圖片

這種明顯的悖論可以用兩個因素來解釋。一是近年來中國的通貨膨脹率低於美國。去年,中國名義GDP增長了4.6%,低於其實際GDP增長的5.2%。相比之下,由於通貨膨脹率高,美國2023年名義GDP增長了6.3%,而實際GDP僅增長了2.5%。

此外,美聯儲自2022年3月以來已將利率上調了逾五個百分點,從0.25%提高至5.5%,而中國央行將基準利率從3.70%降至3.45%。中國和美國利率之間的差距擴大。在匯率疲軟的情況下,將中國名義GDP換算成美元,才出現中國GDP相對美國GDP下降的情況。

但這兩個因素可能是暫時的。美國利率現在相對於中國利率正在下降,減少了投資者將人民幣轉換為以美元計價資產的動力。因此,人民幣已經開始逆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中國的物價將回升,這將提振以人民幣計量的中國GDP增長。以美元計算的中國名義GDP幾乎肯定會在今年重新朝著美國的方向靠攏,並且可能在約十年內超過美國。

第二個誤區是中國家庭收入、支出和消費者信心疲軟,實際數據並不支持這種觀點。去年,中國人均實際收入增長了6%,是2022年增長率的兩倍,人均消費增長了九個百分點。

如果消費者信心不足,家庭將減少消費,增加儲蓄。但中國家庭去年恰恰相反:消費增長超過了收入,這只有在家庭減少儲蓄佔收入比例的情況下才可能發生。

AP圖片

AP圖片

第三個誤區是通貨緊縮在將中國推向衰退。去年居民消費價格僅上漲了0.2%,引發了房價下跌的擔憂,導致人們預期價格還會進一步下跌,從而減少需求,增長放緩。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因為核心消費價格(指除食品和能源以外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實際上增長了0.7%。

用於生產其他商品的工具和原材料價格的確在2023年有所下降,這反映了全球能源價格和其他國際貿易大宗商品價格的下降,以及中國對一些工業品需求相對較弱,可能削弱了企業擴大生產能力的動力。

人們認為,企業不會將資金投入到他們的業務中,而是用他們日益減少的利潤償還債務。但事實恰恰相反:中國企業的借貸規模還在增加,無論是絕對值還是佔GDP的比例。製造業、採礦業、公用事業和服務業的投資也在增加,並沒有衰退的跡象。

第四個誤區是房地產投資可能崩潰。這些擔憂並非完全沒有根據,2023年新開工建設的樓盤數量只有2021年的一半。但是必須看到這一數據的背景。

在同期的兩年時間裡,房地產投資僅下降了20%,因為開發商將更多的支出用於完成早期開始的住房項目。2023年,住房竣工面積擴大到78億平方英尺(約合7.2億平方米),首次超過了住房開工面積。這是因為政府政策鼓勵銀行專門向即將完工的住房項目提供貸款,如果放寬銀行向房地產開發商放貸的限制,將會加劇房地產供應過剩。

AP圖片

AP圖片

第五個誤區,即中國企業家受到打擊,正在將資金轉移到國外。有悲觀的觀點認為,中國政府從2020年底對大型民營企業無序擴張的治理收效甚微。自1978年改革開放起至2010年代中期,私人投資在中國增長速度超過了國有企業。到2014年,私人投資幾乎佔所有投資的60%,而1978年,這一比例幾乎是零。這一趨勢在2014年後開始逆轉,到2023年,私人投資僅佔總投資的50%。

同樣,數據並不支持上述悲觀情緒。首先,2014年後,私人投資份額減少幾乎全部源於以民營企業為主的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如果排除房地產,去年中國的民間投資增長了近10%。盡管個別的中國企業家離開了國家,但仍有超過3000萬家民營企業繼續投資。

此外,未被官方歸類為公司的家族企業數量在2023年增加了2300萬家,企業總數達到了1.24億家,容納了約3億人就業。

文章指出,盡管中國面臨著許多問題,但誇大這些問題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甚至可能導致西方在面對中國時產生自滿情緒。

這對美國尤其如此。中國可能會繼續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約三分之一的份額,同時擴大其在亞洲的經濟影響力。如果美國決策者低估了這一點,他們可能是高估了自己與亞洲伙伴深化經濟和安全關係的能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