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內媒曝光促成佩洛西竄訪台灣關鍵人物 揭民進黨為此花費重金

博客文章

內媒曝光促成佩洛西竄訪台灣關鍵人物 揭民進黨為此花費重金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內媒曝光促成佩洛西竄訪台灣關鍵人物 揭民進黨為此花費重金

2022年08月04日 12:42 最後更新:12:54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嚴正交涉竄訪台灣,導致台海局勢緊張,國台辦連日來多番批評台灣領導人蔡英文及民進黨當局。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天(4日)再點名批判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馬曉光表示,蕭美琴頻繁散布謀「獨」言論,賣力策動美方政界人士赴台,大肆推動向美軍購,鼓動炮制涉台消極法案,近期極力推動佩洛西竄台,公然挑釁一個中國原則,嚴重破壞兩岸關係,進一步加劇台海局勢緊張動蕩。馬曉光指出蕭美琴為了謀取政治私利,不惜充當外部反華勢力棋子,損害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把台灣同胞推向危險深淵。任何出賣民族利益、搞「台獨」分裂的人,絕沒有好下場,必將遭到歷史清算。

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參加拜登就職典禮。

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參加拜登就職典禮。

此外據《環球時報》旗下微信公眾號「補壹刀」報道,在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之下,促成佩洛西竄訪台灣的一個關鍵人物浮出水面。隨之曝光的,還有民進黨為此花費重金的醜事。

美國一媒體人在推特上提醒,大家應該特別關注一個名叫迪克•蓋哈特的政治說客。這個人曾長期擔任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退出政壇後被民進黨當局重金雇佣,並且是專攻佩洛西的。

蔡英文「過境」美國時與佩洛西見面,賴清德與佩洛西視頻,還有蕭美琴參加拜登就職儀式,這一系列被綠營熱炒的台美關系「大事件」,背後據說都有蓋哈特的牽線搭橋。當然,民進黨當局為此給了他大把大把的鈔票。

迪克•蓋哈特曾長期擔任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

迪克•蓋哈特曾長期擔任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

 「補壹刀」指出其實不止蓋哈特,前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鮑勃•多爾促成了特朗普與蔡英文的通話,甚至美國一家公關公司運作促成1995年李登輝訪美,為了尋求美國政客和議員對「台獨」的支持,台當局花大錢買對美「外交」成績早已有之。

《衛報》(美國版)專欄作家大衛•西羅塔在一則推文中稱,「閱讀所有關於佩洛西台灣之行的媒體報道,我注意到沒有提到迪克•蓋哈特和湯姆•達施勒是台灣的有償說客。」

這似乎在暗示,佩洛西竄訪台灣是民進黨付費給蓋哈特和達施勒這類政治公關進行遊說的結果。

這確實有跡可循。 

「蓋哈特」「佩洛西」「台灣」,這3個詞在今年6月被多家媒體聯系在了一起。

據稱,自拜登去年上台以來,民進黨當局就將遊說重點轉向民主黨,尤其「主攻」眾議長佩洛西。

這中間的牽線人,正是曾為美國眾議院多數黨領袖的蓋哈特。

蓋哈特早就是民進黨當局在美的代理人。

據聯合新聞網披露,蔡英文2019年7月「過境」紐約時曾見到佩洛西,就是蓋哈特從中牽線搭橋。

還有,台北駐美代表蕭美琴獲邀參加拜登就職典禮,民進黨將之吹噓為「台美42年來最大突破和首例」。但根據司法部檔案,這也跟蓋哈特有關,他事先特意向佩洛西要的票。

去年4月27日,美國會議員發起所謂「讓台灣幫忙」活動,宣傳台灣防疫成效。島內一些民眾還以為台灣防疫好到連美國議員都知道,其實就在4月27日當天,蓋哈特的公關公司發信給173名美國議員,蓄意營造聲勢。

更近一點的例子是,今年初賴清德「過境」美國與佩洛西視頻通話,還是源於蓋哈特的出力。

根據美國司法部檔案與華盛頓智庫國際政策中心去年4月發表的台灣在美游說調查報告,蓋哈特與多家代理台灣的政治公關接觸佩洛西34次,光是蓋哈特接觸佩洛西本人與其幕僚,就多達18次。

要說這次佩洛西竄訪台灣,有蓋哈特的推動,這當然是合理推測。

「補壹刀」曝光要請蓋哈特,可不便宜。蓋哈特是民主黨一位極有分量的資深政治人物。他曾在國會任職28年,擔任眾議院多數黨領袖超過14年,其間曾在1988年和2004年兩度成為總統候選人。2005年,隨著在眾議院第14個任期屆滿,蓋哈特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改行創建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咨詢公司,成為一個有權勢的說客。

2013年,蓋哈特開始為民進黨當局工作,據媒體披露,民進黨當局為此支付給他的月薪是2.2萬美元。

蓋哈特這類政治遊說者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台灣在美遊說調查報告的作者之一、國際政策中心的本•弗里曼說,拜登上台以來,多次表達對台灣的大力支持。盡管有許多戰略理由支持繼續特朗普政府的親台政策,但大多數(美國)政客對台灣的堅定支持還有另一個更鮮為人知的原因:「台灣在美國的遊說者」。

本•弗里曼認為,多年來,這些遊說者一直在推動華盛頓採取對台友好的政策。

比如,由共和黨眾議員金映玉發起的有關幫助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法案(今年5月已經獲得拜登簽署成法),就可以追溯到兩年前蓋哈特及其公司的遊說。

再比如,拜登政府提出對台軍售,也是「台灣遊說者多年來活動的結果」。

根據本•弗里曼的說法,台灣注冊了7家公司作為這類代理人。

多爾(左)與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多爾(左)與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在蓋哈特之前,曾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的多爾,也是台灣在美國遊說的另一張王牌,多爾的月薪比蓋哈特少一點,但也有2萬美元。

在特朗普競選期間,多爾拿了台灣14萬美元,代表台灣順利打入特朗普團隊。正是通過多爾的穿針引線,特朗普當選後接聽了蔡英文的電話。

民進黨當局還曾通過多爾邀請特朗普的兒子與兒媳婦一起參加台北駐美代表處活動。台北前駐美代表高碩泰與前美國眾議院議長金里奇餐敘,也是通過他牽線。去年12月,多爾去世。

除了特朗普、佩洛西等華盛頓的頭面人物,今年竄訪台灣的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梅南德茲與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米克斯等,也都是台灣通過美國政治公關公司長期拉攏的對像。

據2019年申報的數據,受台當局委托的公關公司接觸梅南德茲6次。梅南德茲近年來炮制不少挺台法案,與此不無關係。

「補壹刀」指出在佩洛西竄台被爆是有說客在背後牽線搭橋後,立即讓人想到過去6年多來,民進黨當局不只一次花大價錢堆砌「對美外交成績」了。

今年1月,台「副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舊金山時,跟佩洛西視頻會面;

去年1月,台「駐美代表」蕭美琴參加拜登總統就職典禮;

2019年7月,蔡英文過境紐約時見佩洛西,以及更早時候與「當選總統」特朗普通電話……

這些被民進黨稱之為「台美關係突破的大事件」,背後大都有著一筆價格不菲的遊說賬單,一些被台當局長期「包養」的美國政治公關公司和前政客為此推波助瀾。

前面說的蓋哈特,就是屢次出沒其間的一個政治掮客。

有台灣媒體人在文章中披露一組統計數據,說自2016年上台以來,民進黨當局在美國用於公關遊說的支出已經超過1200萬美元,台非官方機構在這方面也投入了900多萬美元。

這還只是在美方檔案中有案可查的部分,沒公開的還有多少呢?恐怕也少不了。

台當局花大錢對美進行公關遊說,由來已久。據台前「外交官」陸以正回憶,台當局在美雇用公關公司始於1950年代,並且隨著美國政府更迭選擇不同的游說公司。比如卡特時期是貝隆公司,里根時期換成漢納福德公司等等。

尤其冷戰結束後,台當局為了推動各種借口下的「台獨」,加大對華盛頓的遊說力度,試圖爭取美國更多支持。手段方式包括跟美國在任或前任官員和政客拉關係,在國會內尋找更多「同情台灣者」,甚至成立專門機構有組織地在美培植「挺台」氛圍。

在民進黨當局2016年上台之前,台當局在這方面的最大「成績」是在1995年,促成李登輝訪美。

有文章介紹說,1994年2月開始,「台灣綜合研究院」,一家由當時國民黨黨營資產大管家劉泰英主導設立的機構,花費國民黨黨產雇用美國卡西迪伙伴公司對華盛頓遊說,推動李登輝訪美以及加強台美關係。

當年,一些人以「李登輝朋友」的名義向美國康奈爾大學捐款250萬美元,直接推動了李登輝竄訪美國。還有一種說法,那次台當局為此付出的「酬勞」高達上千萬美元。

「補壹刀」指出:回顧了這些,再看蔡英文見佩洛西時聲稱「堅守民主防線」,就知道這道「防線」有多貴了吧。

「補壹刀」揭示指出,說來說去,什麼「台美關係堅如磐石」?什麼「友台議員」?以佩洛西為首的美國政客和議員各種鬼祟的挺「獨」,背後雖然有他們個人頑固的意識形態偏見和政治利益盤算等多種因素作祟,但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說,那本身就被做成了一種生意,一種交易。

民進黨當局把本該用於改善民生的錢,大把大把交給政治掮客和政治販子們,用以促成和裝點「台美走近」的所謂「大事件」,但實際上換來什麼?一些口頭「聲援」罷了,不但不能給台灣民眾帶來任何實際利益,反而進一步惡化兩岸關係和台海局勢。

「補壹刀」最後警告指出佩洛西等外部挺「獨」政客,還有蓋哈特這種在背後促成他們對「台獨」釋放錯誤信號的那些人或勢力,也將毫無疑問為此付出代價。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印度大選拉開帷幕,今次選民或許能感受到一種全新體驗——打開社交平台,「總理莫迪」會喊出選民名字,呼籲為他和他的政黨投票。

內地澎湃新聞報道,這是人工智慧(AI)技術在大規模選舉中的最新應用。然而,隨著這項頗受關注的新技術工具在政治舞台中發揮作用,有專家擔心,幾乎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可以防止其被濫用,選民或許也將越來越難以區分真實信息和合成信息。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除了上述尚不清楚製作來源的印度總理莫迪的「數字人」形象出現在社交平台外,莫迪所在印人黨的工作人員也正通過社交平台向特定的選民發送他們各自的虛擬人物視頻,在視頻中,「AI政客」向選民介紹政府福利,並請他們投票。

報道引述《紐約時報》稱,33歲的印人黨成員拉托雷(Shakti Singh Rathore)為了向盡可能多的人宣傳莫迪的計劃和政策,決定使用AI技術製作自己的「數字人」。

為此,拉托雷聯繫到了人工智慧初創公司The Indian Deepfaker的經營者賈杜恩(Divyendra Singh Jadoun)。「只要看著鏡頭說話,就好像對方就坐在你面前一樣。」賈杜恩對站在綠幕前準備錄製的拉托雷說道。

在簡單的信息採集後,賈杜恩獲得了約五分鐘的素材。運用開源AI系統和自己寫的代碼,賈杜恩把拉托雷錄製的聲音和圖像逐幀分離,然後收集他的面部特徵數據,包括臉部和嘴唇的大小以及目光。數據集隨後被輸入AI模型,學習預測面部模式。「需要不斷地運行程式,微調面部,直到獲得最佳面部(表情)。」賈杜恩說。

AI同時還對拉托雷的聲音進行分析,學習其語音語調。賈杜恩介紹,通常需要6到8個小時的調整才能使「數字人」的臉部表情自然且嘴部動作與聲音同步。剩下的工作基本上都是自動完成的。

此前,賈杜恩的九人團隊一直在用AI生成寶萊塢演員頭像,以此製作廣告。而在今年早些時候,印度的政黨和政客開始要求他為他們做同樣的事,賈杜恩告訴《紐約時報》,在大約200個類似申請中,他接受了14個。

在語言多元的印度,這些AI生成的視頻還可以消除障礙,自動生成為印度選民所使用的幾十種語言中的任何一種,讓競選信息觸達各類群體。AI聊天機械人也可以通過打電話的方式,以政治人物的聲音和口吻與選民聊天,尋求他們的支持。

「過去,政黨代表給選民打電話時,他們會掛斷電話。但現在,當『地方領導人』說出選民的名字時,就會立即引起他們的注意。」在拉托雷看來,將AI技術運用於政治宣傳,將大大提高競選信息的普及程度。

不僅如此,報道稱,相較於傳統競選活動,這種新型的宣傳方式所需的時間和資金都大大降低,未來它有可能成為選舉中的重要工具。例如,賈杜恩的團隊一天就能製作多達1萬段視頻,拉托雷告訴《紐約時報》,他花費了約2.4萬美元,通過(AI生成的)視頻和電話聯繫了大約120萬人,並獲得了哪些人沒有接聽電話的信息。在他看來,這是對他所在印人黨的未來的投資。

不過,印度政府對待人工智慧生成式內容的態度也並非全然開放。

去年11月,一段「莫迪」身著傳統服飾、歡快跳著印度加爾巴舞的視頻在網上瘋傳,莫迪曾親自闢謠,稱讚視頻做得好的同時,對濫用AI技術偽造視頻表示擔憂,認為這可能引發一場大危機。

今年3月,據半島電視台報道,隨著涉及9.68億合格選民的大選臨近,印度政府推出新舉措,要求科技公司在公開推出「不可靠」或「未經測試」的AI模型或工具之前,須先獲得政府批准。此外,這些AI產品不應產生「威脅選舉過程完整性」的結果。

《紐約時報》稱,The Indian Deepfaker和印度另外兩間人工智慧初創公司的代表制定了一份名為「人工智慧聯盟宣言」的文件,承諾保護數據私隱和維護選舉公正。例如,The Indian Deepfaker會在視頻中標注「AI生成」,其聊天機械人也會標識自己是AI生成的聲音。

然而,盡管有上述提示,28歲的度假村老闆巴蒂(Narendra Singh Bhati)在接到「拉托雷」打來的AI電話後,仍未意識到這是一通AI電話,並對電話中個性化的內容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後「我甚至向拉托雷先生說了再見」,巴蒂說。

公眾面對AI生成內容的意識需要提高,而另一方面,監管政策也未能阻擋印度主要政黨在競選活動中使用AI技術生成可能產生誤導的信息。執政的印人黨與主要反對黨國大黨相互指責對方,在網上傳播與選舉有關的內容涉嫌AI深度偽造。

《紐約時報》援引印度網絡自由基金會(Internet Freedom Foundation)執行董事瓦格雷(Prateek Waghre)的話說,人工智慧監管問題值得注意,這項技術正在進入一個已經被虛假信息污染的媒體環境。

世界各地的選舉已幾度成為人工智慧熱潮的試驗場。今年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初選期間,一些選民收到了敦促他們不要投票的電話,電話聲音聽起來很像總統拜登,民主黨人事後稱,是拜登的黨內競爭對手用AI生成了「假拜登」電話以阻礙初選。在印尼,曾經的政治與軍事強人普拉博沃在競選中用AI圖像將自己重塑為「可愛的爺爺」。

而在此次印度大選中,AI生成式產品將展現出這項最新技術深入一個擁有近10億選民國家的政治選舉中的可能性。這場4月19日開啟投票的選舉,將在6周內分7個階段在全印約105萬個投票站進行,直至6月4日公布最終結果。路透社等媒體報道稱,選前民調顯示,現任總理莫迪極有可能勝選連任,開啟第3個五年任期,追平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的任期紀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