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多國領導人將相繼訪華 美媒:歐洲不能失去中國
近期歐洲多國領導人將相繼訪華,談及原因,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 EU」24日發文分析稱,一方面,歐洲各國試圖就在俄烏衝突、安全與貿易等問題上的分歧與中方展開溝通;另一方面,不少歐盟成員國承認,不論國際局勢如何,歐洲「不能失去中國」,應繼續與華接觸。

「Politico EU」報道截圖:歐洲領導人說,我們不能失去中國
去年11月,德國總理朔爾茨率一個高級商業領袖代表團訪問中國,成為疫情發生後首位訪華的歐洲國家領導人。同時,朔爾茨也為歐洲領導人的中國之行拉開序幕。
今年1月,歐洲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傅聰大使履新時表示,歐方願同中方保持高層交往,推進各領域對話合作,「我本人期待能適時訪華」。傅聰早前透露,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或在上半年訪華,中歐雙方已展開籌備工作,其他一些高級別磋商亦會很快恢復。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傅聰大使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法國總統馬克龍則在朔爾茨訪華行程結束後,多次表達了訪華意願。今年2月,馬克龍宣布將於4月初訪華。據法媒透露,馬克龍當時稱,他將與中方就俄烏衝突問題交換意見,推動通過談判解決烏克蘭危機,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和化學武器。

法國總統馬克龍。
就在兩日前(3月22日),西班牙媒體稱,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有望訪問中國並出席博鰲亞洲論壇。該報道得到首相府方面的證實。西班牙首相府大臣博拉尼奧斯當天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首相桑切斯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訪華,下周四會到海南出席博鰲論壇,之後轉往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我們對訪華非常重視」。博拉尼奧斯還稱贊中國在推動烏克蘭和平問題上起著積極作用。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將於下周訪華。
博拉尼奧斯解釋說,西班牙將在今年下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希望在此前首相可以訪問中國,不管是從經濟還是商業的角度來看,這都將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訪問。桑切斯還計劃與在中國投資的西班牙企業高層進行會面。
「歐洲各國領導人突然爭先恐後地預定航班,前往中國」,就此,Politico EU如此形容道。
Politico EU認為,之所以歐洲領導人爭相飛往北京,是因為重視中國在地緣政治和俄烏衝突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而這對歐洲來說利害攸關。「他們尤其對中俄關系的鞏固感到擔憂,認為不能袖手旁觀」。
此外,美西方和中國在安全、貿易方面的分歧正在加劇,但歐盟各國在是否采取對華強硬立場的議題上並未達成共識。其中,盧森堡首相貝泰爾呼吁歐盟應繼續與華接觸,在經濟領域拉近與中國的距離。
「中國並非完美無缺,但有一天我們會需要中國(China is not perfect, but we might need it one day)」,一名歐盟官員表示,在歐盟內部,不少成員國贊同這一評估。
Politico EU也在文章標題總結道:「歐盟領導人正在說,我們不能失去中國。」
其實,「中國在調解俄烏衝突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已成為國際社會共識。
3月初,美媒《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官員稱,德、法、烏三國領導人2月初在巴黎進行了會談,商討了包括和談在內的解決俄烏衝突問題的方式。馬克龍和澤連斯基也討論了在巴黎舉行和平會議的可能性,澤連斯基表示,只有在中美領導人都參與其中時,他才會出席和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日前稱,危機爆發以來,中方相繼提出四個應該、四個共同、三點思考和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積極推動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危機。中方所做的歸為一句話,就是勸和促談。
汪文斌強調,中方的主張旗幟鮮明,一以貫之。在和平與戰爭之間選擇和平,在對話和制裁之間選擇對話,在降溫和拱火之間選擇降溫。中國沒有政治私利,不搞地緣操弄,真心誠意致力於勸和促談,推動停火止戰,體現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