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食飽即眼瞓可能係「牛肉豆漿」作怪 3類食物易致腦缺氧

樂活道

食飽即眼瞓可能係「牛肉豆漿」作怪 3類食物易致腦缺氧
樂活道

樂活道

食飽即眼瞓可能係「牛肉豆漿」作怪 3類食物易致腦缺氧

2023年04月01日 17:00

要留意一個飲食原則

吃飽就想睡,飯氣攻心,可能是牛肉、豆漿作怪?有專家指出,許多人進食後睡意大增,但卻不清楚原因和預防方法。昏昏欲睡其實與「食物性昏迷現象」有關,若3類食物吃過量,則有機會導致腦部缺氧,其中包括豆漿。要減少吃飽飯出現昏睡現象,就要留意1個飲食原則。

更多相片
豆漿。網圖

要留意一個飲食原則

Getty示意圖

吃飽飯就想睡? 食物性昏迷現象作怪

示意圖。設計圖片

出現「食物性昏迷現象」原因:

Getty示意圖

蛋白質食物:

豆腐。

【同場加映】10種高蛋白質食物

吃飽就想睡?3類食物易致腦缺氧, 飲豆漿也催眠。

吃過量蛋白質易昏睡 蛋白質攝取量計算方法

豆漿。網圖

豆漿。網圖

吃飽飯就想睡? 食物性昏迷現象作怪

台大營養教育與傳播講師洪泰雄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出,「食物性昏迷現象」 (Food Comas)是指在進食後出現昏昏欲睡或精神不集中的狀況。為何會出現「食物性昏迷現象」?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出現「食物性昏迷現象」原因:

進食過量令胃部和腸道過度擴張,增加血液循環到腸道的需求,令大量血液流向腸道和胃部,進而導致腦部缺氧。食物消化和代謝過程期間,亦會釋放出的化學物質,這可能會影響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進一步加劇昏睡感。

3類食物易致腦缺氧 吃飽就想睡

洪泰雄指出,吃飽就昏昏欲睡,通常是以下3類食物吃太多所致,原因如下:

3類食物吃太多易致腦缺氧

高糖分食物、高脂肪食物:

攝取過量高糖分食物、高脂肪食物,會影響血糖和胰島素水平,進而影響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並出現昏睡感。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蛋白質食物:

攝取過多的蛋白質也可能導致類似的症狀,例如出現昏睡的感覺、精神不集中等。

當身體攝入過多的蛋白質需要胃腸道消化和吸收,可能加重腸胃負擔,導致血液流向腸道,供應到腦部的血液減少,因而出現昏睡感。

為了避免食物性昏迷現象的發生,洪泰雄建議避免過度進食,選擇均衡的飲食。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同場加映】10種高蛋白質食物

高蛋白質食物

魚肉、肉類的蛋白質:1/3掌心大小份量=1只雞蛋蛋白質

傳統豆腐:2磚=1只雞蛋蛋白質

嫩豆腐:2磚=1只雞蛋蛋白質

豆漿:1杯(190毫升)=1只雞蛋蛋白質

小方豆乾:1 1⁄3 塊=1只雞蛋蛋白質

白飯魚:5湯匙=1只雞蛋蛋白質

蠔仔:3湯匙=1只雞蛋蛋白質

劍蝦/尖仔蝦:4隻=1只雞蛋蛋白質

納豆:39克=1只雞蛋蛋白質

黑豆乾:1⁄3 塊=1只雞蛋蛋白質

豆腐。

豆腐。

吃過量蛋白質易昏睡 蛋白質攝取量計算方法

若要避免吃飽後昏昏欲睡,需控制蛋白質的攝取份量。吃多少才為之足夠?洪泰雄表示,蛋白質攝取量因人而異,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年齡、性別、身體活動水平、健康狀況。

洪泰雄教蛋白質攝取量計算方法:

一般而言,成年人每天所需攝取的蛋白質量應在體重的0.8至1.2g之間,以維持健康。例如,體重70kg的成年人每天建議攝取56至84克蛋白質。

蛋白質攝取量=(體重kg)x0.8)g至(體重kg)x1.2)g

他指出,要針對個人情況適當調整攝取量,以維持身體健康。特殊人士例如運動員、懷孕婦女和哺乳期婦女等,則可能需要更多的蛋白質。

吃飽就想睡?3類食物易致腦缺氧, 飲豆漿也催眠。

吃飽就想睡?3類食物易致腦缺氧, 飲豆漿也催眠。

病患聲稱手術後醒來後被「鬼壓床」無法動彈,台灣麻醉科醫生揭背後原因係...

示意圖

示意圖

病患聲稱手術醒來後被「鬼壓床」動彈不得

在醫療實踐中,被全身麻醉後的病患在手術醒來時,偶爾會出現一種被稱為「鬼壓床」的狀態,病患在經歷這種狀態後,描述其過程是「吸不到氣、說不出話、張不開眼、動彈不得」。

台醫生解釋「鬼壓床」由肌肉鬆弛劑剩餘影響所致。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麻醉科的王逸萍醫生解釋說,在進行術前訪視時,經常會聽到病患分享「鬼壓床」這類經驗。她指出,這種症狀多由於肌肉鬆弛劑的剩餘影響所致。這類藥物在手術過程中使用,可以讓手術部位的肌肉得到適當放鬆及靜止,防止不自主的肌肉活動而干擾手術進行。然而,肌肉鬆弛劑的副作用可能會導致病患在甦醒後經歷呼吸困難和肌肉無力的情況,這種情況即是病患所指的「鬼壓床」。

示意圖

示意圖

利用肌肉張力監測儀器掌握病患肌力回復情況可減少麻醉副作用

為了減少這些副作用,除了醫生會在手術後給予病患肌肉鬆弛劑的回復劑外,現代醫學亦提供了肌肉張力監測儀器,以監控病患的肌力回復情況。這些監測儀器,例如非侵入性的攜帶型設備,能通過病患手部神經的電刺激,測量手指的肌力運動情況,幫助醫生評估病患肌肉張力的回復狀態。

示意圖

示意圖

醫生應在術前和病患溝通以製訂最適合的麻醉計劃

王醫生強調,使用這些監測儀器不僅能在手術中幫助醫生監測病患肌力放鬆的程度,還有助於提高手術的順利性和安全性。此外,醫生在術前訪視中與病患進行討論及溝通,然後根據過去的麻醉經驗來定制一個最適合的麻醉計劃,這種預防性的措施可提高病患的麻醉安全性。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