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聯同香港教育大學28日公布「港人失眠與情緒健康狀況及自助課程成效研究」,研究於去年4月至今年3月收集近4,900份線上問卷,並進行有關失眠與情緒健康的研究,結果顯示有3成以上受訪者受中度至非常嚴重的抑鬱、焦慮及壓力困擾。教大研究人員表示,失眠困擾程度愈高,整體情緒健康狀況顯著較差。
研究團隊之一的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指出,今年首季尋求網上精神服務人次,有明顯的按年增長,相信因為方便度,以及可避免親身接受服務所衍生的心理障礙或被標籤的疑慮。
機構又說,女性較傾向尋求相關服務,呼籲公眾不要忽略男士的需要。資料圖片
機構又說,女性較傾向尋求相關服務,呼籲公眾不要忽略男士的需要。機構又認為當局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欠缺有關精神健康支援的策略,建議將精神健康服務納入服務願景,並建議當局探討增加培訓臨床心理家的可行性。
大研究人員表示,失眠困擾程度愈高,整體情緒健康狀況顯著較差。資料圖片
設計圖片
糞便能賺錢?西安企業招捐糞志願者月入7000蚊,合格率僅10%。
西安菌佑醫療公司聯合西安交大一所附院,推出「糞便菌群志願者招募」,1天可賺3位數,月薪可達6600元人民幣(約2.9萬新台幣),不過有條件限制,並非人人能夠捐贈,引發外界關注。
《紅星新聞》圖片
據《紅星新聞》報導,捐贈糞便1次補貼100~300元人民幣(下同)不等,每月最多可捐獻22次,換算下來,1個月可領6600元的補助津貼,捐獻者須為18~30歲健康成年人,沒有學歷、性別限制,以在校大一、大二學生優先,BMI值要介於18.5~23.9,而且不能有既往病史,不熬夜、抽菸、喝酒,要有運動習慣,三餐規律、排便正常,假如近期有刺青、打耳洞、做醫美、服用抗生素,或是有心理疾病,都不符合條件。
《紅星新聞》圖片
志願者除了要通過體檢,還得接受面談,讓公司了解心理健康狀況,並詢問病史或家族遺傳,因未通過篩選的人,未來將服務於對憂鬱症患者的治療,因此這項檢查格外重要,還必須填寫一份12頁的「供體招募健康評價量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諮詢和報名的人數很多,但實際通過率僅有10%。
微博視頻圖片
符合資格的糞便捐獻者,會有1次價值2000元的免費體檢,以及全年健康指導,每次捐贈還提供營養補貼和交通補貼,1次100元,如果成為最佳捐獻者,還有額外獎勵和證書。若是長期捐獻者,每隔3個月需要重新進行體檢和篩查。
Getty圖片
至於為何要收集健康的人的糞便?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消化科回應,是為了進行糞便微生物移植(FMT),把健康的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腸道內,重新建立新的腸道菌群,實現腸道菌失調相關疾病的治療。過往的研究證實,對困難梭狀桿菌感染、發炎性腸道疾病、大腸激躁症等有一定療效,甚至對肥胖、糖尿病、自閉症、腫瘤、憂鬱症等病患的治療也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