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揭造謠新疆的產業鏈

博客文章

 揭造謠新疆的產業鏈
博客文章

 揭造謠新疆的產業鏈

2023年05月31日 19:00 最後更新:19:07

最近國際特赦組織宣稱39歲的維吾爾男子阿不都外力於5月10日由韓國抵港之後失蹤,鬧出一場風波。

國際特赦組織在5月26日發表聲明,指阿不都外力兩星期前從韓國抵達香港之後失去下落。他最後的訊息指他「在香港機場受中國警方審核」。國際特赦組織憂慮這個維吾爾人在未經正當程序下,被非法引渡到中國大陸,並可能面對任意拘留或酷刑。

國際特赦組織發表聲明兩日之後,特區政府經查證,強力反駁有關指控,指國際特赦組織所講的維吾爾人阿不都外力並沒有入境香港,亦未曾被拒絕入境香港。

5月29日,阿不都外力的韓國導師表示,阿不都外力正在韓國,沒有去香港,他與阿不都外力每天都有聯絡。國際特赦組織在5月30日發出更正證明,指阿不都外力取得聯絡,並確認他沒有去香港。不過,國際特赦組織對於自己所作出的無理指控,沒有道歉。

很多香港人對國際特赦組織這些無理指控感到震驚,其實無需震驚,因為這類指控,天天都在外國發生,國際特赦組織只是其中之一。翻查國際特赦組織曾發表的多份有關中國新疆的報告,就曾嚴厲指控新疆的人權狀況,聲稱「現時有多達100萬維吾爾人在新疆下落不明,大部分家屬亦一直被屬蒙在鼓裏。」

國際特赦組織所講的一百萬個維吾爾人失蹤,令人極度懷疑。究竟國際特赦組織接觸了多少個這「100萬個失蹤的人」的親屬呢?十萬個?一萬個?一千個?看完國際特赦組織的這份所謂報告,你會發現,他們聲稱在中國境外接觸了100個號稱「親屬在新疆失蹤」的人士。當然,即時國際特赦組織真你採訪了100個人,這些人都可能像阿不都外力的親朋一樣,聲稱阿不都外力已經失蹤,但事實並非如此。國際特赦組織並未求證,就推論說「新疆有100萬維吾爾人失蹤」。

不要小看這些謠言,這其實是一條謠言的產業鏈。產業鏈的第一個工序是有人散播謠言,以「阿不都外力事件」為例,可能是一,以訛傳訛,國際特赦組織未經求證就深信不疑。二,有人有意做假,覺得反正指控中國大陸或香港,無論對方如何否認,都會有人相信。

產業鏈第二個工序是煞有介事地弄出所謂的研究報告,說新疆有大規模的拘押,甚至是所謂的種族滅絕行為。

第三個工序是美國政客採取行動制裁中國。2021年10月,美國國會就通過了《防止強逼維吾爾人勞動法》,這是一條有罪推定的法律,要求入口新疆產品的企業自行證明新疆產品沒有在強逼勞動的情況下生產。企業要通過繁複的證明程序,就索性不買新疆產品了。

這條抹黑新疆的謠言產業鏈,無縫結合,造出「完美」效果。

新疆烏魯木齊在2009年7月5日發生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被稱為「烏魯木齊七五事件」,烏魯木齊出現持續多日的大規模暴亂,導致多人死亡。其後中國政府除了加強反恐之外,亦加大投資新疆,希望透過發展當地經濟,改善居民生活,從源頭上根絕恐怖主義。

美國政客當然知道中國這些做法的目的,但他們照樣搞中國,還要從經濟上搞新疆產品,客觀上就令到新疆難以搞好經濟從根源反恐,讓恐怖活動分裂中國,就是這些美國行動的最終目的。

用美國講新疆的同樣邏輯,可以講美國對穆斯林進行種族滅絕,最具體的證據就是美軍在古巴建造的關塔那摩監獄,關押的人絕大部分都是穆斯林,他們未經審訊就受到拘押。要找尋美國滅絕穆斯林的證據,要比尋找香港拘禁維吾爾人的證據,確實得太多了。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英生意還是要照做

2023年09月22日 18:30 最後更新:17:35

這是一個予盾共存的世界。

就在特區政大力反擊英國政府發表「香港半年報告」污衊抹黑的同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繼續訪問倫敦的行程,推動港英貿易發展。

陳茂波抵埗後出席香港貿發局舉辦的「香港晚宴」,有大約400名英國各界領袖和專業人士應邀參與。他致辭時表示,香港已全面擺脫疫情,與國際及內地全面通關,社會經濟穩步恢復,國家支持香港長期實施「一國兩制」制度,香港將會繼續發揮著連通內地和世界的獨特角色和功能,普通法制度和法治在香港如常有效實施,《香港國安法》維護了國家安全,保持香港社會整體穩定,鞏固國際投資者和商界對香港的信心。

特區政府可以正正常常地在倫敦推銷香港,多多少少反映英國和香港的關係開始解凍,而這種解凍的前提,是中英關係也有解凍跡象。

中英關係曾經很熱絡。2015年,中國搞「一帶一路」,創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英國還是西方國家中第一個加入。也是這一年,時任英國財政大臣歐思邦表示,英國已經「鞏固了其作為中國在西方最佳合作伙伴的地位」。而時任首相卡梅倫則帶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家當地酒吧喝啤酒,展現友好關係。英國政府在2015年曾宣稱,中英友好合作進入「黃金時代」。

不過,中英關係說變就變,也不由英國主導。2016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2017年上任,2018年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並在全球搞動反華情緒,自創新疆種族滅絕議題,又發動制裁華為等中國科技公司。

美國這個大佬登高一呼,英國這個小弟只能嚮應。自此之後,中英關係發生根本變化。英國政府鸚鵡學舌,批評中國對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的做法。英國又借香港制訂國安法,對港人大開太平門,在英國脫歐資金流失之際,吸納香港移民資金。又在2021年以安全關切為由,禁止華為參與英國的5G基礎建設。

這一切惹怒了中國,中國制裁包括史密斯爵士在內的5名英國議員,指責他們傳播針對中國的「謊言和虛假信息」。

時光流轉,英國玩了幾年反華之後,開始發現不好玩了。在俄烏戰爭後,英國通脹飛升,更暴露了脫歐後後的英國經濟乏善足陳,所以又想到和中國做生意的好處,知道死跟美國無甚著數。

英國外相祁湛明8月30日訪華,是中英關係改善的第一步。祁湛明是5年來首位訪問北京的英國高級內閣大臣,他是冒著英國政界一片質疑之聲下訪華。

英國BBC形容祁湛明訪華之旅:「後黃金時代恢復溝通,會否開啟良性循環」。BBC認為,這一切當中的核心,是英國辛偉誠政府近期對華政策的基礎,來自於英國在經濟利益與安全關切之間的權衡取態,發生了改變。

結論是中英還是會繼續吵架,但生意亦會照做。中國現在搞的是國際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只針一個主要矛盾。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