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宗法庭判決,一宗在香港,另一宗在美國,值得細思。
一、「香港記者查冊案」被判無罪。港台《鏗鏘集》時任編輯蔡玉玲在2020年以「車牌查冊」方式,追查車主,報道「元朗721事件」,被裁定兩項「為取得獨立交通條件下的證明書,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罪成,罰款6000元。蔡玉玲不服判決,上訴至終審法院。終審法院6月5日頒下判決,裁定蔡玉玲上訴得直,撤銷定罪。終院的裁決主要確認傳媒查冊,包含在查冊申報的「其他有關交通及運輸的事宜」,所以裁定蔡玉玲並沒有作虛假陳述。
終院的裁決,未必盡如政府之意。在香港的普通法制度下,只有兩種可能:一、政府執行法庭的裁決,由於是終審法院的裁定,已無再上訴的機制;二、政府修改法例,明確指出傳媒查冊可合理用作新聞報道而非其他用途。政府亦可透過行政方式修改各種查冊的程序及指引,明確查冊資料的用途。
二、美國「闖國會案」罪成,判囚18年。另一宗案件發生在美國。美國極右組織「守誓者」創辦人羅茲(Stewart Rhodes)因為參與2021年1月6日闖入國會山莊事件,被控共謀煽動叛亂及其他罪名成立,在5月25日被美國區域法院判處入獄18年。
羅茲是前陸軍傘兵,後來在耶魯大學畢業,成為律師。2021年1月6日,前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闖入美國國會山莊,企圖阻止國會確認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贏得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演變成暴力衝突事件,有超過1000名涉案者被起訴,至今羅茲被判處的刑期最長。在此之前的最長刑期是賓夕凡尼亞州男子因襲擊警員而被判入獄14年。
聯邦檢察官拉科奇指出羅茲領導一個陰謀,使用武力及暴力,恐嚇和脅逼美國政府成員,在選舉之後停止合法的權力轉移,這是恐怖主義。檢察官則要求判處羅茲入獄25年。在法庭宣判之前,羅茲仍然態度挑釁,他站在法官梅塔(Amit Mehta)面前,宣稱自己「是政治犯,就像特朗普一樣,反對正在摧毀國家的人。」
不過,美國區域法官梅塔並不同意羅茲的講法,梅塔在裁決時說:「羅茲先生,幾十年來,很明顯的,你一直希望國家的民主變成暴力,你不是政治犯。」梅塔認為羅茲對國家構成持續的威脅。
在美國闖入國會被判刑18年。香港2019年爆發了這麼嚴重而持續的暴亂事件,期間既有闖入立法會,亦有嚴重的街頭暴力,甚至有人掟汽油彈及放火燒人。但至今仍未有一個因為那場暴亂的定罪者被判監18年,甚至判監14年也沒有,可見美國判刑之重。
早前美國國會轄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要求制裁香港多名國安法法官。這個委員會意圖脅逼香港的國安法法官不要重判黎智英。如果按照美國政客的邏輯,香港有法治,美國反而沒有,美國只有政治性重判,所以中國應該制裁美國的梅塔法官。
在這個混亂的世代,我們每天都在欣賞美國的雙重標準表演。
盧永雄
杭州亞運會開幕,國家隊高踞奬牌榜首,香港隊開局良好奪3金,成績可喜可賀。
觀賞這次亞運會開幕式,感概良多。數字人及火炬手共同燃點火炬塔「錢江潮湧」,點亮杭州亞運會夜空。
今屆亞運會開幕式,與08北京奧運會的風格又有不同,今次既有江南細膩,又有數字特色。回想33年前,中國首次舉辦亞運會,其艱難程度與現在相比,實在有天壤之別。
1989年中國發生六四事件,正受外國制裁,再加上國力遠不如今天,1990年舉辦亞運會,實在相當吃力。
內地《北京日報》公眾號「長安街知事」回顧了這段歷程。1990年7月3日,鄧小平視察亞運場館,說了幾句名言: 「有的人總以為外國的月亮圓,我看中國的月亮也是圓的,可能還圓得更好一點。」
比對1990年的北京亞運及如今33年後的杭州亞運,鄧小平這句感嘆,更令人回味。當時中國辦亞運的確艱難。上世紀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才12年,國家的GDP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首都北京的建設仍然比較落後,體育場館更和日本等亞洲強國無法比擬。
要辦好亞運,首先就是資金問題。
時任北京亞運會組委會執行主席伍紹祖回憶說,當時舉辦一屆亞運需要21.4億元,中央財政只給了8.5億,缺口是12.9億。面對巨大缺口,只能全國籌措,從藝人義演,畫家拍賣,到企業家捐助,全民慷慨解囊,終於解決了亞運會的資金問題。
第二是建設難度。
大量的場館,要在短時間內建設起來,即使全面加班,是否能如期建好也是問題。當時北京副市長張百發甚至打趣說:「如果亞運會工程不能如期完工,我就從北京最高的京港中心頂樓跳下去了!」
然而,中國就是以奇蹟的速度,從設計到施工只用了3年多時間,便完成了亞運會的巨量工程建設,包括國際奧林匹克中心,亦在限期內建成,成為北京的新地標。中國如今變成「基建狂魔」,中國的高速度基因,早已顯現出來。
第三是體制的優勢。
中國在還是相當貧窮落後的情況下,在受到外國制裁的壓力下,仍然可以成功辦好90亞運,關鍵就是高效的體制。鄧小平當時說:「這麼好的亞運會建築,是集中力量在短時間內搞出來的,而且搞得這麼好,證明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能夠集中力量,什麼困難的事情都能搞成。」這就是所謂「集中力量辦大事」,集全國之力,聚焦在發展相關的項目上,便能把事情辦好。過去如是,如今更是如此。
從90北京亞運,到2008年北京奧運、2010年廣州亞運,再到今年2023杭州亞運,中國已有豐富舉辦世界級運動會的經驗。中國如今已是世界第2大經濟體,如果按實際產出能力的「購買力平價」指標(Purchasing power parity),中國的經濟產出,早於2014年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今年舉辦杭州亞運,對硬件建設固然全無擔憂,運營的軟件亦是世界一流,科技含金量越來越高,綠色程度佔比越來越大,使用功能也越來越強,不但遠超當年水平,也是世界一流。
觀賞中國舉辦國際運動會的開幕式,的確令人有30年河東,30年河西的感嘆。中國由追趕到超越,只用了30多年的時間!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