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英國無資格特別關切香港問題

博客文章

英國無資格特別關切香港問題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英國無資格特別關切香港問題

2023年09月21日 20:16 最後更新:20:40

英國政府發表所謂「香港半年報告」,針對香港特區重塑區議會、維護國家安全、保障人權等方面諸多批評。而特區政府則回應,對這個所謂「香港半年報告」言論失實和污衊抹黑,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其實英國這些所謂「香港半年報告」,循例表表態,一方面針對香港的國安法,另一方面自己則在今年9月通過嚴厲的國安法。雙重標準,莫此為甚。

英國覺得自己對香港特別具有發言權,因為她認為香港是她的前殖民地,所以她有權特別關注。其實早在2017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已明確表態說:「現在香港已經回歸祖國懷抱20年,《中英聯合聲明》作為一個歷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對中國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的管理也不具備任何約束力。」

對中國這個立場,英國認為是撕毀《中英聯合聲明》,但其實要完整理解中國對香港歷史地位的態度,才能明白中國立場的本意。

一,中國從未丟失香港主權。

在英國眼中,於1842年鴉片戰爭後,逼令清廷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割讓給英國作為殖民地,英國自1842年開始已擁有對香港的主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立國第一天開始,從來不承認所有不平等條約,認為這是西方帝國主義者用船堅砲利,強逼簽訂的條約,中國不予承認。所以中國稱呼自1842年至1997年那段香港歷史時,稱香港為「被殖民統治」,而不是「殖民地」,中國從未丟失香港主權。

二,恢復行使主權。

1997年回歸時,一般人很容易說成是中國收回香港,但國家的官方形容是「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意思是香港這片土地的主權,從來都屬於中國,從未丟失,所以不是收回,只是恢復行使。

三,英國和香港的關係已在1997年完結。

英國作為一個對香港這片土地的曾經非法佔領者,在中國恢復行使主權後,英國對香港的歷史角色已然終結。一般的英國殖民地,例如加拿大,在走向獨立後仍然屬於所謂英聯邦,現在加拿大仍奉英王為加拿大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但中國從不承認英國對香港擁有主權,香港亦非走向獨立,回歸後自然並不屬於英聯邦的一員,在1997後和英國脫離關係。

《中英聯合聲明》只是中英協議如何讓中國恢復行使主權的文件,香港回歸後,英國已對香港已無任何名義或實質的管理能力,所以《中英聯合聲明》亦不具備任何現實意義。如果不了解國家對香港整段被殖民統治歷史的理解,便不會明白國家對相關問題的態度。

一位已過世的港澳事務官員,在1987年和我聊天時曾經問我:「你估計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談判,英國人第一個提出的問題是什麼?」當我問是否關於選舉時,他哈哈大笑,說英國人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保障1997年後英資公司在港的利益。」

如今對那些英國所謂的香港問題報告,可以一笑置之,英國對香港没有真實關懷,只有利益考量。英國根本沒有任何身份,對香港問題說三道四。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好了傷疤要記住痛

2023年12月08日 19:22 最後更新:19:58

12月10號星期日是區議會投票日,近日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在她的面書專頁中,接連發帖,揭露2019年她參與區議會選舉時遇到的亂象,發人深省。

一,破壞辦事處

麥美娟披露了一些當年沒有曝光的地區辦事處閉路電視影片。當她宣佈參選當晚,她的青衣辦事處就被暴徒攻擊,一批黑衣蒙面暴徒打破了辦事處的捲閘和玻璃門,魚貫湧入辦事處。在閉路電視影片所見,他們到處破壞辦事處裏的設備,影片裏更能清楚聽到他們說「攞文件,攞文件」,可見他們除了破壞還要竊取候選人的機密資料。麥美娟說讓她最痛心的,是見到有大人帶著小朋友一起加入破壞行動,難以想像對這些小朋友的長大有多大的影響。

這些遭遇不只有她一個人經歷過,而是所有反對黑暴的候選人都曾面對,可惜當時的社會危險和不公,未受大眾關注。

二,威脅義工

麥美娟透露她在地區服務30年,最讓她自豪是有一個龐大又熱心的義工團隊,一直在地區默默支持她,有些義工更在她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幫忙,她亦看著義工的子女成長。

但到了2019年區議會選舉的時候,情況混亂惡劣至極,義工被指罵的情況越來越頻密,更加有暴徒不但在網上起建制派人士的底,逐漸連義工都不放過,並聲稱「禍必及家人」,行為極其無恥。隨著局面失控,麥美娟極為擔心義工的人身安全,試過在她和義工家訪時被人用刀指嚇,又有人從高處向他們的街站擲冰塊,想攻擊義工,等到冰塊融掉後又不留證據。後來又有暴徒在Telegram上聲稱要到他們的街站上擲汽油彈。

她和義工頂住壓力繼續助選,進行一場名副其實的「選戰」。 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襲擊,他們分發防刺衣等裝備給義工,家訪時亦要帶備迷你滅火筒,義工全部不入鏡或者要打格後才能出街。整個義工隊伍陷入深深的恐懼當中,並非筆墨可以形容。

三,恐嚇候選人

麥美娟作為候選人,自然遭到網上起底及死亡恐嚇。她助選的時候,有朋友自發和丈夫在街站附近巡邏,替她留意情況。平民百姓沒有甚麼武器可以防身,最後竟然拿著一袋碌柚作為防身武器,一旦有人襲擊時希望能以這袋碌柚做武器保護她。麥美娟形容整件事既荒誕但又無奈,亦反映了當時惡劣的景況。

四,包圍票站

麥美娟分享2019年11月24日選舉當晚在票站的情況。當時很多建制派都知道勝選票渺茫,心灰意冷,加上票站都被黑暴支持者包圍,所以沒有幾個人留在票站看點票,但麥美娟認為一定要堅持到最後,所以留在票站。在點了3個小時後,票站被大批黑衣人包圍,不斷叫囂和挑釁她和她的義工。記得有問題票要驗票的時候,最後等票站主任判決,但票站被大批黑暴包圍下,票站主任極為緊張,久久都不敢落下判決。後來麥美娟說,「算吧,都歸對手,這些票都不用判給我。」票站主任才如釋重負。

當點票完成後,麥美娟和她的義工要離開時,包圍票站的黑衣人馬上衝上來阻攔,她的義工朋友為保護她,與黑衣人大打出手,變成一場混戰,麥美娟僥倖能安全撤離。

有朋友問我現在已經天下太平,區議會的候選人都是愛國愛港人士,為何一定要投票,我就說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為了盡公民責任,為了支持完善地區治理後的區議會選舉,星期日都應該出來投一票。記著是「雙議席單票制」,只能揀一個候選人,投一票剔一個剔。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