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高息潮下的經濟冷鋒

博客文章

高息潮下的經濟冷鋒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高息潮下的經濟冷鋒

2023年11月02日 18:20 最後更新:18:57

香港公布第三季經濟數據,數字差強人意。

香港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GDP)的增長是4.1%,低於市場預期的5.2%。如看今年首三季的累計數字,香港GDP增長只有2.8%,意味着第四季度增速除非有7.5%,否則便不能達到全年4%的目標,估計政府可能會下調GDP目標。

香港第三季GDP增長4.1%,較第二季的1.5%增長加快,主要是去年同期由於疫情防控令經濟下滑,出現低基數效應所致。經季節調整後,第三季GDP按季增長只比第二季上升0.1%,低於市場預期的1.5%增長,顯示香港經濟的增長動力仍未恢復。

第三季增長不如預期的因素,主要與貨物出口下跌有關。環球經濟疲軟,中國經濟受影響而放緩,香港第三季的貨物出口跌幅達8.6%,雖然已較上季的15.1%跌幅低,但仍然處於一個下跌通道中。

帶動第三季GDP上升的因素,主要是內部需求及服務貿易的改善。如今私營消費佔香港GDP的組成約6成,第三季消費按年增長6.5%,但仍較第二季增速放緩了1.2個百份點,消費增長動力轉弱,主要由於港元跟隨美元上升,吸引港人外遊,但不利旅客訪港,影響了本地消費的增速。

特區政府發言人展望來季經濟情況時表示,未來訪港旅客及私人消費將繼續支持年內的經濟增長,不過地緣政治緊張、金融狀況偏緊、外圍環境困難,將持續令貨物出口、投資和消費氣氛受壓。這可說是一個客觀的評價。

經濟增長放緩,輻射出來令政府財政收入減少,赤字增加。截至9月底,本財政年度首6個月的財政赤字達到2243億元,若計入政府發行綠色債券所得的466億,特區政府以現金收入計賬,赤字可減至1777億。政府庫房收入主要集中在財政年度的後期,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已預告,今年度財政赤字或許最後會超過1000億元。若然如此,就會比預算赤字544億元高近一倍。意味著香港財政儲備將進一步下降至7348億,政府有一定的財政壓力。

除了GDP和赤字外,負資產的數字亦上升。樓宇負資產的宗數按季急增2.3倍至1.1萬宗,涉及款項593億,不過這個數字反而負面程度有限,因為第三季負資產宗數只是11123宗,雖然已逼近去年高位,但卻遠低於2003年沙士時期的超過10萬宗負資產記錄,可以說現時負資產的宗數仍然偏低。

結論是,過去一年多以來,美國聯儲局暴力加息5.25厘,這對環境經濟帶來巨大壓力。這樣高的息口,很難叫人借錢投資。以香港息口計,大額定期存款利息高達4厘多,這是真正無風險收益,就會大大壓抑股市樓市投資,連做生意都窒手了。再加上歐美經濟放緩,拖累了中國的出口,亦間接影響到香港。 

香港是外向型經濟,本身可以騰挪的餘地有限。在如此高息環境之下,香港仍要捱多一段時間,未來仍要頂住冷鋒前行。希望美息已經見頂,明年下半年有希望減息,整體投資、出口和消費的情況才有望改善。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國何時制裁印度官員?

2023年12月01日 18:30 最後更新:20:07

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在11月29日,以39票贊成、0票反對下,通過《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要求美國總統在香港不再享有高度自治的情況下,取消對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的特權和豁免,走出這一項針對香港立法的第一步。

特區政府強烈譴責美國國會干涉香港事務。美國國會這種行徑,令我聯想到印度。

就在同一日,美國司法部公布,印度1名官員涉嫌在紐約買兇殺害1名美國籍的錫克教領袖,結果未成功。

紐約曼哈頓聯邦檢察官表示,52歲男子古普塔(Nikhil Gupta)涉嫌與1名印度負責安全和情報的官員合作,計畫暗殺1名提倡錫克教在印度北部建國的紐約市民。被鎖定攻擊的是擁有美國和加拿大雙重國籍、52歲的印度裔人潘努恩(Gurpatwant Singh Pannun)。潘努恩公開提倡錫克教徒建國,被印度政府視為眼中釘。

策劃暗殺的古普塔6月在捷克被捕,現在等待被引渡至美國。而古普塔聘請的殺手,正是美國臥底人員,所以被美國執法當局掌握暗殺詳情。 而加拿大總理杜魯多9月時表示掌控可靠證據,指控印度政府參與暗殺身在加拿大的錫克教領袖尼賈爾,尼賈爾今年6月在加拿大卑詩省被槍殺。相信加拿大是從美國得到情報,知道印度在美加兩地追殺鍚克教領袖。

這樣問題就來了:

1. 政治暗殺是最嚴重的暴力行為,嚴重違反美國倡議的民主自由原則。

2. 在境外進行政治暗殺更為嚴重,因為侵害了他國的主權。

3. 在美國境內策劃暗殺美國公民,從美國的角度而言,是最嚴重的事件。

但美國政府異常低調,只表示阻止一宗在美國本土暗殺錫克教分離主義派份子的陰謀,對印度政府參與其中已表達關切和警告。一句「關切和警告」就可以了事?

美國政府和國會這樣熱愛民主自由,愛當世界警察,面對印度這種嚴重的跨境暗殺行為,美國為何不制裁印度官員?為何不停止印度駐美使領館的外交豁免權,以免印度外交官直接在駐美使領館策劃暗殺事件?

這裏可以向美國建議一個制裁名單,包括制裁印度總理莫迪、印度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和印度情報局局長塔潘·狄卡,從美國的角度,怎能放過這些人呢?

美國當然不會這樣做,因為美國是一個雙重標準的國家。口頭講的是基於民主自由的國際標準,實際上做的是基於美國角度的利益標準。搞香港符合美國壓制中國的大目標,所以就搞香港。搞印度不符合美國壓制中國的大目標,因為美國要拉攏印度,搞其印太框架,圍堵中國,所以掂也不敢掂印度。

印度就睇死美國,處處騎在美國頭上。美國因俄烏戰爭要制裁俄羅斯能源,印度不單買俄羅斯石油自用,還加工之後賣到歐美,賺到盤滿缽滿,美國一聲也不敢哼。

結論是無論任何人要跟美國的指示行事,針對香港,就不要再提什麼民主自由原則,高舉「美國優先」的旗幟就可以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