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岸田文雄給自己加薪46萬日元 網民:臉皮有點厚

博客文章

岸田文雄給自己加薪46萬日元 網民:臉皮有點厚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岸田文雄給自己加薪46萬日元 網民:臉皮有點厚

2023年11月03日 12:57 最後更新:13:31

物價上漲,社會保險費上漲,工資不漲,日本國民喘不過氣。岸田內閣提出給內閣成員加薪的「驚人法案」,備受民眾關注。

岸田文雄。AP圖片

岸田文雄。AP圖片

2日,岸田文雄宣布祭出大規模的經濟成長刺激計畫。但有評論員直言,岸田真正目的是想搶救自己不斷下滑的支持度。不過也有外媒直言,支持率應該還是拉不起來。

面對支持率下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將推出逾17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畫。AP圖片

面對支持率下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將推出逾17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畫。AP圖片

10月20日召開的臨時國會上,岸田內閣提出了內閣成員工資上調法案《關於特殊職位職員工資的法律》的修正案。這次的法案通過的話,首相每年約加薪46萬日元,大臣約加薪32萬日元。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11月1日上午的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就該法案進行了討論。

這是自2015年以來,時隔8年提高內閣成員的工資。此次法案的內容是根據今年8月人事院的勸告,提高普通職位國家公務員的工資,同時提高特別職位的工資。但是,人事院的勸告中並沒有提到「特別職位」,因此內閣成員的工資也不會與「普通職位」挂鈎自動上調。是否出臺提高內閣成員工資的法案,是岸田內閣的判斷。

雖說首相和大臣分別向國庫返還3成和2成的工資。國會議員的年收入是2200萬日元左右。但如果是內閣成員的話,年薪就高達4000萬日元,所以並不是低到有必要提高工資的程度。

為什麽是「驚人法案」呢,原來日本今年由於稅收大豐收,岸田文雄打算將增收部分,返還給老百姓。納稅多的人,將一次性少繳納4萬日元,折算下來每月只减少3333日元。在這樣的背景下,率先提高自己的工資的話,民眾是不會接受的吧。

日本維新會政調會長音喜多駿就該法案對岸田進行了靈魂提問:「總理,真是太可惜了。給國民傳達了錯誤的信息。不管怎麽說,我也不認為總理是為了每月6000日元的工資才提出這個法案的。但是國民怎麽看呢?工資跟不上,社會保險費負擔又很沉重。正好這個月,社會保險費的計算基礎發生了變化,我想很多人看到工資單,發現社會保險費增加,到手的金額又减少了。撇開國民,總理自己提高工資,僅月薪一年就達72000日元。比補助發放的金額還要多。這樣無論如何也得不到大多數國民的理解。我認為工資上漲法案應該修改或是取消,請問您的見解。」

岸田看著手邊的紙,平淡地說:「聽說特別職位公務員的工資是按照普通職位公務員的工資標準來調整的,您指出了這將招致國民的不信任。但是,必須避免招致國民的不信任。」

他接著說:「不管這個法律如何,關於閣僚的工資,作為內閣從繼續推進行財政改革的觀點出發,內閣總理工資的3成,大臣的2成將返還國庫。那麽,總理大臣即使按照法律每年增加46萬日元,返還額是1218萬日元。大臣的工資即使增加32萬日元,返還額也將有592萬日元。」

岸田的回答簡直就像在說「既然返還了工資,稍微增加一點工資也沒關係」一樣。

雖說是返還了,但首相工資即使打7折,年收入也會提高30萬日元。岸田的决定在網上引起了民眾的憤怒。「實現加薪實現加薪,岸田文雄說的是自己嗎?」「我厭惡了為了岸田的工資而工作交稅。」「看到岸田只給自己漲工資的新聞,我都要哭了。日本已經完蛋了。」「認真工作的國民在痛苦中艱難地生活,還要給自己漲工資?要把國民愚弄到什麽程度才罷休?」「岸田只給自己漲工資,這是多麽厚顔無耻啊? ?不聽國民的聲音,只會挨駡吧!」

在啟程造訪東南亞前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日宣布,為了拉抬景氣以及協助生活遭受通膨影響的家庭,决定再祭出大規模的經濟成長刺激計畫。但政治評論員直言,其實岸田真正的目的,是想搶救自己不斷下滑的支持度。

岸田指出,各項新措施實施起來至少要花17兆日圓,約1132億美元,其中包括減稅與其它成本所造成的影響。還有大約13.1兆日圓,約871億美元的支出金額,將由追加預算的方式來處理。

岸田表示,日本目前是過去30年以來,首次進入新經濟發展的階段,最重要的是強化日企獲利能力,進而變成員工加薪的來源。更多的政策細節,預定在2日下午以後再對外發布。

日媒指出,整項支出中,外界比較關心的有兩部分,一個是受薪階級的所得减稅,以及住宅的退稅項目,總金額大概在3.5兆日圓。另個是補助低收入戶,至少要花費1兆日圓。

彭博社認為,日本會推出這項新措施,是岸田為了平息不滿通膨大漲的當地民眾,不斷在批評岸田政府沒有作為。日本物價近年來漲得很多,即使上班族有被加薪,但幅度也被通膨的漲幅給吃掉。

這次刺激計畫的支出金額,雖較新冠疫情期間的之前幾項花費要少,但却高達彭博社10月所彙整的外界預估值的兩倍之多。根據日本政府這次初步規畫,財政支出達21.8兆日圓。

調研單位標普全球市場智財(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認為,有些不喜歡退稅的民眾,會認為退稅只是一時的。很多人會把錢先存起來,用來支付日後貴參參的稅金。

標普全球市場智財也懷疑,日本這次還稅於民所帶來的影響力,還不如直接發錢給大家,可以拿到實質白花花的鈔票。彭博社表示,即使岸田文雄發布了這項大規模激勵景氣的計畫,支持率應該還是拉不起來。

根據日經新聞以及廣播新聞網ANN,這兩家日媒上周的民調,岸田支持率度,已經掉到擔任首相兩年以來最低,前者調查結果是33%,後者為26.9%。日經指出,約三分之二受訪者對上述的所得稅减收政策有意見。

日本媒體報導,這次所得稅減免金額為每人3萬日圓,住宅退稅則為每人1萬日圓。不過,恐怕要到2024年6月才會開始執行。緩不濟急之下,對不少每天生計都被通膨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日本家庭來說,可說是一種看得到但吃不到的煎熬。

標普全球市場智財認為,對日本家庭來說,上班族真的有加薪才是最大的幫助。日本政府現在應該要集中火力,幫助各個當地企業創造出容易提升薪資的環境才對。

幾十年以來,為了擺脫通貨緊縮的糾纏,日本政府一直依賴在低利環境下,大量借錢來救經濟。但日後經濟能不能如日本所願般成長,現在看起來還是個問號。更何況,日本央行也有可能改變現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日本政府届時要背的債務將會更重。

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到目前為止,負債累累的日本政府所積欠的債務金額,相當於自己經濟成長的2.55倍,已開發國家中,日本排名第一。

彭博社指出,這項新的刺激經濟成長計畫雖出臺,但對於暴增的軍武支出以及如何解决低生育率等,它項亟待解决的議題,岸田並沒有清楚道出所需之資金來源途徑。除了拉抬目前疲弱的需求外,日本政府還希望國家未來能再茁壯,像是鼓勵日本國內業者投資並研發半導體産業等。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日圓

往下看更多文章

月亮不睡我不睡?拜登:特朗普不參選我也可不選

2023年12月09日 11:31 最後更新:11:41

距離2024年美國大選還有將近一年時間,美國總統拜登與「老對手」特朗普之間的口水戰卻已愈演愈烈。

當地時間5日,拜登在馬薩諸塞州韋斯頓舉行的2024年大選籌款活動上表示,如果他的共和黨對手特朗普不尋求再次競選總統,他也不確定明年是否還會尋求連任。拜登此番言論一出,便被美媒解讀為,特朗普是其競選連任的明確動力。有分析指出,拜登將自己視為民主黨內擊敗特朗普的最佳人選,但這也引出一個問題,如果特朗普不是共和黨提名人怎麼辦?這是否意味拜登將重新考慮競選決定?

AP圖片

AP圖片

當天晚些時候,拜登競選團隊試圖對上述言論淡化處理,強調拜登一直將特朗普視為「國家民主的威脅」。拜登也在隨後被記者問及「如果特朗普退出,你是否會退出」時,答道「目前不會退出」。

《北京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注意到,此種針鋒相對的時刻,特朗普不會輕易錯過。當日,特朗普受訪時對拜登的表述做出回應。

「我覺得有人讓他挑起新話題,他們認為這個話題聽起來不錯。」特朗普表示,他個人認為拜登並不會在11個月後,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因為「他的身體條件不允許」,並稱「拜登精神狀況也一樣糟糕,甚至比身體更糟。」

最近幾周,拜登加大對特朗普的抨擊力度,有時甚至點名批評這位前總統。他攻擊特朗普附和「納粹式」語言,指出特朗普將政治對手描述為「害蟲」,並警告說特朗普想要「摧毀美國民主」。

在5日的籌款活動中,拜登還讚揚前共和黨議員切尼的「有力聲音」。據悉,切尼3日警告說,如果兩次被彈劾的特朗普重新掌權,美國將「夢遊般地走向獨裁」。

值得注意的是,切尼新書《誓言與榮譽》當日正式出版,書中披露共和黨對「國會山騷亂」的推波助瀾作用,並將特朗普稱作「橢圓形辦公室裡有史以來最危險的人」。

「我們面臨的威脅對美國來說可能是生死攸關的,我們需要一位能夠應對、解決和直面所有這些挑戰的候選人。」據路透社報道,切尼表示正在考慮以第三方身份參加2024年美國大選。

從民調結果來看,這些「拉踩式」策略並沒有產生太大效果。就在拜登發表上述言論之際,最新民調顯示,他的支持率已接近總統任期內最低水平。而根據多項民意調查結果,他與特朗普正陷入激烈競爭。

目前,特朗普在共和黨初選民調中遙遙領先其他競爭對手,盡管跳過每場黨內辯論,他仍是2024年大選中共和黨的領跑者。

而眼下,拜登競選連任之路並不平坦。

雖然民主黨內挑戰者紛紛讓賢,拜登將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然而據報道,美國多名現任和前任官員表示,他們希望拜登成功連任,但也擔心如果這位美國史上最年長在任總統在競選期間因健康或其他原因退選,民主黨可能面臨劇變。

現年81歲的拜登,宣誓就職時就已是美國有史以來最高齡總統,若順利連任,到第二任期結束時將年滿86歲。

自上任後,拜登年齡和健康狀況一直是選民關注焦點,他也多次因摔倒、口誤和奇怪手勢引起熱議。此前,民主黨人也曾透露最擔心的是拜登年齡,這可能是拜登在2024年大選中的「最大弱點」。

一些數據也能佐證來自選民的擔憂。美國8月公布的民調顯示,77%成年人認為「拜登太老」,無法再有效任職四年。本月早些時候,美國蒙茅斯大學發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還顯示,76%選民認為81歲的拜登年事已高,無法繼續連任,而僅有48%選民對小拜登4歲的特朗普抱有同樣顧慮。

「沒有B計劃,如果拜登突然退選,你認識的每個人都有可能參選。」一名資深民主黨人表示。

與此同時,針對拜登的彈劾調查也在持續推進。據美媒報道,美國眾議院議長約翰遜5日承諾下周將在眾議院投票表決,授權對拜登總統進行正式彈劾調查。幾個月來,共和黨人對拜登展開廣泛調查,以尋找證據來支持他們的指控,即拜登從家人的海外商業交易中牟利並收受賄賂。

另一邊,對於身背四宗官司、91項罪名的特朗普來說,法律糾紛也極有可能會持續至明年下半年大選之際。有分析指出,他在明年大選中的「生命力」仍存在疑問。

不過,目前兩人的競爭已盡顯焦灼之勢。《紐約時報》聯合錫耶納學院此前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30歲以下選民對拜登的支持率僅比特朗普高一個百分點,拜登在拉美裔選民中的領先優勢已降至個位數,而他在城市地區的優勢僅為特朗普在農村地區優勢的一半。在六個關鍵州中,作為拜登核心支持群體的黑人團體對特朗普的支持率升至22%。

「長安街知事」形容,2024年美國大選注定不平靜,兩位高齡老人「競爭上崗」的戲碼或將再度上演。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