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紅旗車佔了「強有力地位」

博客文章

紅旗車佔了「強有力地位」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紅旗車佔了「強有力地位」

2023年11月16日 20:30 最後更新:20:43

在中美元首會晤前夕,美國官媒《美國之音》專訪白宮國安會發言人科比,標題是:「拜登在拜習會中佔據『強有力地位』。美國或許想在自家媒體上營造強勢形象,但在實際會面時,卻又是另一回事。

首先美國突出是「峰會」,而不是一般亞太經合組織期間的雙邊會晤。

其次是美國總統拜登努力創造了一個積極氛圍,例如安排兩國元首一起散步親密交談,給記者拍照;會談結束後,拜登將習主席一直送到車門旁,握手道別。

第三是拜登刻意造出一些拉關係的小動作。兩國領袖在斐洛裡莊園見面時,拜登專門拿出手機,展示一張習近平38年前年輕時訪問三藩市的舊照,問習近平:「你認識這個年輕人嗎?」習近平則回答:「噢,是的,那是38年前的事了」,兩人都笑得十分開心。

另外今次習近平訪美時,把元首防彈專車「紅旗N701」運至美國使用。拜登送習近平離開見面會場時,看見「紅旗N701」感到很有興趣,大讚「Beautiful」(漂亮)。習近平則回應,「這是中國國產車,紅旗車。」習近平示意隨行人員打開車門,拜登也探頭進去查看,並表示,「這輛跟我的凱迪拉克很像,每次我到外面參加會議,都會使用這台車,你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拜登沒等習近平回答,就直接說了答案「Beast(野獸)」,讓在場所有人都笑了出來。最後兩人互道再會,拜登也目送習近平的車隊離去。

這一幕或許是拜登好奇有感而發,不是事先安排的動作,但也是非常友好的互動,畢竟美國自認汽車生產大國,要他們讚中國車漂亮,挺違反他們的常識。所以這場元首會晤,完全看不到美國官員事先張揚的「美國佔據強有力地位」,反而是「紅旗車佔據強有力地位」。

講到元首會晤的實質成果,雖然不是石破天驚,但總算向前行進了一步。

1.     中方再闡明自身立場。

習主席在會面時深入講述對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要求美方將不支持台獨的表態體現在具體行動上,他表示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習主席還批評美方對中國採取的單邊制裁,表示美方那樣做是遏制中國高品質發展,剝奪中國人民的發展權利,他強調中國的發展壯大有內生邏輯,是外部力量阻擋不了的。後來習主席出席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時強調,中國從不賭美國輸,從不干涉美國內政,也無意挑戰和取代美國,同樣,美國也不要賭中國輸,不要干涉中國內政。

2.     雙方強調兩國的共同點。

會後中美各自的通報都大量使用了「兩國元首強調」、「兩國領導人認可」等表述,顯示雙方刻意求同。通報列出了雙方的重要共識,包括: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間對話;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組;在平等和尊重基礎上恢復兩軍高層溝通、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開展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同意明年早些時候進一步大幅增加航班等。

3.     未在重大問題上有突破。

在較關鍵的貿易或經濟問題上,未見有重要突破。

可以這樣總結,中美關係從最低谷走出來,拜登有意營造一個中美競爭中仍可控制嚴重分歧的姿態,爭取在選舉中較理想的形象。但在元首會晤之後,美國會否舊病復發,就只能聽其言,觀其行了。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好了傷疤要記住痛

2023年12月08日 19:22 最後更新:19:58

12月10號星期日是區議會投票日,近日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在她的面書專頁中,接連發帖,揭露2019年她參與區議會選舉時遇到的亂象,發人深省。

一,破壞辦事處

麥美娟披露了一些當年沒有曝光的地區辦事處閉路電視影片。當她宣佈參選當晚,她的青衣辦事處就被暴徒攻擊,一批黑衣蒙面暴徒打破了辦事處的捲閘和玻璃門,魚貫湧入辦事處。在閉路電視影片所見,他們到處破壞辦事處裏的設備,影片裏更能清楚聽到他們說「攞文件,攞文件」,可見他們除了破壞還要竊取候選人的機密資料。麥美娟說讓她最痛心的,是見到有大人帶著小朋友一起加入破壞行動,難以想像對這些小朋友的長大有多大的影響。

這些遭遇不只有她一個人經歷過,而是所有反對黑暴的候選人都曾面對,可惜當時的社會危險和不公,未受大眾關注。

二,威脅義工

麥美娟透露她在地區服務30年,最讓她自豪是有一個龐大又熱心的義工團隊,一直在地區默默支持她,有些義工更在她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幫忙,她亦看著義工的子女成長。

但到了2019年區議會選舉的時候,情況混亂惡劣至極,義工被指罵的情況越來越頻密,更加有暴徒不但在網上起建制派人士的底,逐漸連義工都不放過,並聲稱「禍必及家人」,行為極其無恥。隨著局面失控,麥美娟極為擔心義工的人身安全,試過在她和義工家訪時被人用刀指嚇,又有人從高處向他們的街站擲冰塊,想攻擊義工,等到冰塊融掉後又不留證據。後來又有暴徒在Telegram上聲稱要到他們的街站上擲汽油彈。

她和義工頂住壓力繼續助選,進行一場名副其實的「選戰」。 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襲擊,他們分發防刺衣等裝備給義工,家訪時亦要帶備迷你滅火筒,義工全部不入鏡或者要打格後才能出街。整個義工隊伍陷入深深的恐懼當中,並非筆墨可以形容。

三,恐嚇候選人

麥美娟作為候選人,自然遭到網上起底及死亡恐嚇。她助選的時候,有朋友自發和丈夫在街站附近巡邏,替她留意情況。平民百姓沒有甚麼武器可以防身,最後竟然拿著一袋碌柚作為防身武器,一旦有人襲擊時希望能以這袋碌柚做武器保護她。麥美娟形容整件事既荒誕但又無奈,亦反映了當時惡劣的景況。

四,包圍票站

麥美娟分享2019年11月24日選舉當晚在票站的情況。當時很多建制派都知道勝選票渺茫,心灰意冷,加上票站都被黑暴支持者包圍,所以沒有幾個人留在票站看點票,但麥美娟認為一定要堅持到最後,所以留在票站。在點了3個小時後,票站被大批黑衣人包圍,不斷叫囂和挑釁她和她的義工。記得有問題票要驗票的時候,最後等票站主任判決,但票站被大批黑暴包圍下,票站主任極為緊張,久久都不敢落下判決。後來麥美娟說,「算吧,都歸對手,這些票都不用判給我。」票站主任才如釋重負。

當點票完成後,麥美娟和她的義工要離開時,包圍票站的黑衣人馬上衝上來阻攔,她的義工朋友為保護她,與黑衣人大打出手,變成一場混戰,麥美娟僥倖能安全撤離。

有朋友問我現在已經天下太平,區議會的候選人都是愛國愛港人士,為何一定要投票,我就說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為了盡公民責任,為了支持完善地區治理後的區議會選舉,星期日都應該出來投一票。記著是「雙議席單票制」,只能揀一個候選人,投一票剔一個剔。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