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要忍受「金融風暴式」的衝擊

博客文章

香港要忍受「金融風暴式」的衝擊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香港要忍受「金融風暴式」的衝擊

2023年12月06日 18:40

近日香港股巿低迷,消費疲軟,但未來會迎來一絲曙光,主要是美國經濟有見頂跡象,巿場預期美國聯儲局減息周期會較快到臨。

最近,美國公布的消費者支出終於顯示走弱跡象,美國從第4季度開始,個人支出中包括汽車、傢俱和健身房會員卡等非必需支出減少。假日購物氛圍也沒有那麼高漲,「黑色星期五」期間美國一些最大連鎖店面臨消費下降。支出放緩受到美聯儲官員的歡迎。他們一直擔心強勁的消費可能會導致通脹居高不下,令到美國聯儲局可能要再度加息。不過美國個人支出放緩顯示,美國加息可能已經見頂。

美國利率期貨的交易數據,反映巿場對未來利率走向的估計,利率期貨的成交顯示,目前預計2024年美國減息幅度是1.25厘,幾乎是10月中巿場數據反映減息幅度的兩倍。而交易數據顯示,巿場預期最快的減息時間是明年3月,較原先預計到明年第三或第四才開始減息,要提早到來。聯儲局正常每次加、減息0.25厘,1.25厘的預期減息幅度,代表巿場預計聯儲局明年會減息5次。

很多人見到經濟和股巿不好,是歸因於本地或內地的經濟因素,雖然這些因素都有關係,但影響香港經濟最重要因素是美息走向。因為港元和美元有聯擊匯率,港元上下波幅有限。而美國由2022年起暴力加息超過5厘,令美元大幅轉強,其他和美元自由兌換的貨幣,就會相應地大幅轉弱,她們會出現另一種危機,就是幣值急跌導致通脹大升,經濟壓力更大,好像斯里蘭卡、土耳其和阿根廷就是面臨這種狀況。

香港有另一種壓力,由於有聯繫匯率保護港元匯價不會下跌,但港元跟隨美元上升變得相當貴,觸發資金甚至消費外流,港人近期大量到海外旅遊甚至北上消費,都是覺得外地的消費很便宜,其他地方匯價下跌就是主要原因,單就幣值而言北上消費的好處就顯然易見。

其實美元匯價急升,經常是新興巿場金融風暴的起源。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美國民主黨總統克林頓上台,實行平衡預算,大幅削減赤字,令美元匯價急升,反映美元對6隻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由1995月6月的低位81,升到1998年8月的高位101,3年升了24.6%,結果觸發了亞洲金融風暴。

回看這一次,美元指數由2021年5月低位90,急升到今年9月的高位112,亦是升了24.4%,升幅和90年代中的升幅接近,但時間就更短,只是用了兩年。雖然近期由於巿場預計美國將會減息,美元匯價回落,美元指數跌至104的水平,但仍較兩年前低位升了15.6%。港元跟隨美元浮動,意味著現在港元對其他主要貨幣貴了15%以上,對香港構成很大的壓力,首先就在投資巿場上反映出來。

股巿下跌受兩大因素影響,第一是利息急升,當香港人把存款由一間銀行搬到另一間銀行,所有新資金有4厘多至5厘的利息,還有多少人有興趣買股票呢。第二是借貸成本急升,無論是借孖展買股票,還是借錢買樓,都造成極沉重的負擔。

如果以美元的升幅計,香港這次面對的根本就等同於1997、98年金融風暴那樣的巨大壓力,香港如今樓巿雖然下跌,但尚算平穩,股巿雖創低位,但未有大幅崩潰,已算萬幸。如今只能默默地捱,捱到美國減息,香港投資巿場,才有活路。

盧永雄

Tags:

港股

往下看更多文章

移民外國做遞菜斟茶

2024年07月26日 18:10 最後更新:19:28

過去幾年香港有很多人移民。一般移民朋友,如果要在當地找工作,十個有九都不能做回原來的工種,過程有些淒苦。最近看到一個研究,收集了客觀數據,證實了這個感覺。

中大亞太研究所研究員潘樂輝及中大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助理所長潘學智指導學生,做了一個移英港人的研究,他們在《明報》撰文,講述研究結果。研究在去年7月至12月進行,以網上問卷加當地實體推廣方式形式進行,得到1237名移英港人回應,主要有幾方面的結果。

第一,收入下降。這些移英港人離港前的家庭每月平均收入達到4.65萬港元,較香港收入中位數3萬港元高出不少,但移英之後每月平均收入下跌至3.3萬港元,驟跌29%,英國全國月入中位數約為2.67萬港元,雖然他們的平均仍較英國人平均收入為高,但仍然是由高收入類別,跌至中等收入水平。

研究指收入劇減有各種原因,例如在當地不能聘請外傭,夫婦其中一人要放棄工作,留守家中,或者只是做一些兼職工作,工作種類和行業劇變。考慮到英國的高稅收和外出消費物價亦高的情況,移英港人生活變得刻苦。

第二,職業錯配,白領變藍領。長年研究社會流動的Harry Ganzeboom等學者,建立了「國際職業社會經濟指數」(ISEI),量化評估各個工種的專業性以作比較,將不同行業變成0至100的指數分析,例如專業性較高的經理為65分,專業性較低的勞動工人為24分。根據上述問卷數據,移英港人由原來在港時的「國際職業社會經濟指數」得分41.2,赴英之後下跌至24.2。

這種由高轉低代表多重意義,首先,移英港人由過去主要從事文職或專業工作,變成勞動工人,反映職業錯配問題,其專業技能在英國無法覓得相關工作。其次,每個工種有其社會身份和價值觀,由專業工作轉做勞動工人,轉職者要接受自己「半途出家」的感覺,家人亦要調整收入和生活開支的變化,個人難以適應,嚴重者可能會產生抑鬱情緒。

這個職業降級的情況,我直接或間接都有接觸到很多例子。其中一個朋友在香港是一間中型廣告公司的負責人,移居外地之後「馬死落地行」,要去傳媒的廣告部做最低級的送稿員。亦都有朋友的朋友,本來兩夫婦在香港是中產,移英之後一個變成倉務員,要早上四點上班,因為這些「豬頭骨」的上班時間,當地人不願做,他才能找到這工作,而伴侶就揸Uber,這亦是在英國最容易找到的其中一種工作,但收入當然不很理想。

文章作者潘樂輝亦提到一位與他一同攻讀博士的學友,移英之後放棄講師的工作,在當地超市擔任倉務員。這其實和上世紀70年代大量大陸新移民湧到香港的情況相類似,他們在內地可能是大學教授、醫生、工程師,但到香港後學歷不被承認,只能做看更或地盤工人。我都認識過一些內地朋友,初來港時感覺良好,因為香港物質條件豐富,但之後就為柴米油鹽奔波,嗟嘆生活艱難。

第三,移英的原因。中大的學者未有提到受訪者移居的原因。就經驗所得,移英者主要分成兩大類。第一,比較多的是政治原因而移居;第二是因為英國有「5+1」的居英權移居計劃,移民變得很容易,少部分人是抱著「唔好執輸」的心態,亦都覺得子女可以在當地受更好的教育,過去送子女赴英讀書,一年都要花50萬元,如今移居當地,子女在英國讀書交本地學費好著數。

政治原因各個人感受不同,但如果只為子女教育,移英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看看今年DSE中學文憑試放榜,符合大學入學最低要求的學生有1.7萬人,聯招學額有1.3萬個,平均1.4人爭一個學位,入大學比率極高,而符合入大學基本要求亦不困難,即使個別因為中文科不合格,但如果其他成績標青,大學都會破格收錄。所以除非你是到英國可以讀到牛津、劍橋等名牌大學,否則只在普通大學讀一個普通學系,留在香港升學,其實機會挺多。

中大學者的調查亦顯示,移居者留英的意向。在調查中,有53%的受訪者堅持認為不會回港,24.9%不確定回不回港,21.1%打算回港。這亦顯示有相當數量的移英港人有回流的打算。

移民是個人選擇,但是移居外地就要準備身份降級,由白領變藍領。記得許冠傑有一首歌《同舟共濟》其中一句歌詞相當深入民心:「移民外國做遞菜斟茶」,由此可見移居外地,的確不容易。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