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賴清德、澤連斯基和香港泛民 有何共同之處?  

博客文章

賴清德、澤連斯基和香港泛民 有何共同之處?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賴清德、澤連斯基和香港泛民 有何共同之處?  

2024年05月27日 19:52 最後更新:20:33

看著台灣今天的局面,的確有點似曾相識之感。世界各地選舉上腦的政客,總有一種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本能,朝著懸崖直衝,最後直摔崖下,跌個粉身碎骨。細思台灣、烏克蘭和香港的政客,也委實有點相似。

1。  賴清德押注大陸不會真打。

賴清德5月20日的就職演說,被形容為「歷來最獨」,解放軍公佈8個演習區範圍,全都越過台海中線或進入台灣外島所謂台灣禁限水域,是一次「武力攻台全過程演練」,解放軍是動真格了。

但新加坡《聯合早報》的評論也觀察到, 結果軍演第一天,台股指數全日上漲,既然軍演是玩真的,股民和一般民眾卻沒害怕。文章引述已退出民進黨的台灣前立委郭正亮分析,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亮出台獨牌,是認定大陸現階段不會對台動武,賴清德會認為由此造成的緊張情勢,也對民進黨執政和民望有利。

但《聯合早報》文章認為,大陸對台軍演一次比一次真實,狼來了一次、兩次,被當成紙老虎,誰能保證第三次、第四次不會真打?台灣如今高舉事實台獨,押注大陸不會真打,會不會玩太大了?

2。  澤連斯基押注普京不會真打。

在以小挑大的牌局中,小的一方押注大的一方不會真打,也真不止賴清德一人,他們的理論是「真的打起來,要付很大代價,對方付不起這種代價」,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是這種人了。

2013年,在美國支持下,烏克蘭搞出一個廣場革命,在2014年推翻了親俄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维奇,親美的波羅申科上台。俄羅斯一怒之下派兵奪取克里米亞,俄烏爆發有限度衝突。

到2019年的烏克蘭再度舉行總統選舉,演員出身的澤連斯基參選,一跪封神。 在競選論壇上,澤連斯基連指責波羅申科無力解決和俄羅斯的衝突,波羅申科反駁稱,如果澤連斯基當上總統,恐怕會向普京下跪。然而沒有人預料到,澤連斯基聽完這番話後,居然真的當眾下跪來,向烏克蘭士兵的家屬表達歉意,並逼著波羅申科和他一起下跪。波羅申科很不情願地背向觀察下跪。這一幕令民眾對波羅申科十分不滿,一面倒支持澤連斯基,令他成功當選為總統。

憑演技上台的澤連斯基,繼續在國際舞台大晒演技,他不斷爭取加入北約,處處挑動普京,因為俄羅斯反應越大,他在國內的支持就越強,玩著玩著,就玩出一場戰爭來了。

即使是在2022年2月24日開戰那一天前,如果澤連斯基同意普京開出的條件,烏克蘭承諾不再申請加入北約,永久保持中立,這場仗就打不成了,說到底俄羅斯開戰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但澤連斯基押注普京不會真打,認為若真的打起來,烏克蘭在美國支持下,也一定會獲取勝利,信著信著,他就抱著烏克蘭跳下懸崖。如今烏克蘭丟失了20%國土,加上逃難人民損失了16%人口, 俄羅斯新近又攻入哈爾科夫州,戰情發展對烏克蘭十分不利。這場仗左看右看,對烏克蘭來說,都是一個死局。烏克蘭人真是死得寃枉,只因選錯一個領導人,就帶領國家走上不歸路。

3。  泛民押注阿爺不會出手。

香港的「35+顛覆案」將在5月30日宣判, 其實這個案件大局已定,因為有31個被告已經認罪,包括案中主腦戴耀廷。今次法庭是判決其餘16個不認罪的被告。

在2020年6月底《香港國安法》生效後,戴耀廷仍然夠膽公然搞所謂「攬炒十步曲」,逼令所有參加反對派所謂「初選」的候選人,事先簽紙承諾要無差別否決財政預算案,搞到特區政府倒台,香港出現血腥抗爭,攬炒中央政府。

戴耀廷當日夠膽這樣做,並非想做革命義士,只是押注阿爺不會出手。從戴耀廷如今要認罪,就知道他當日是錯判阿爺了。

其實早在2016年5月,我已深深感受到泛民正在玩火了。當時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他在出席歡迎晚宴前,先與10名議員見面,其中包括4名泛民議員。會面時間超時,我是其中一個晚宴席上賓客,等到8時許張德江見完議員才現身。聞說見面吵大架,雙方不歡而散。

我當時心想,中央要員低聲下氣來港,和泛民議員見面,就是想拉住他們,叫他們不要太激,以免香港出現亂事。泛民敬酒不飲罰酒,硬要和中央對抗,豈不是把香港綑綁在一起走上絕路?

結果不幸言中,3年後到2019年爆發暴亂,一切推倒重來。

泛民越走越激,除了受外地勢力擺弄之外,也是想靠激進爭取選票,奪取政權。如今看來,他們同樣賭輸了。

賴清德、澤連斯基和香港泛民有何共同之處?就是同樣以小挑大,自己選擇去送死。

他有同樣的天真想法,不相信對家會真的出手。

他們同樣愚蠢地蠻幹,也並不真是相信什麼崇高理念,只是為了搶奪選票繼續執政。在權力慾望高漲時,失去了理性分析能力。

而群眾在選舉時同樣缺乏理智,只被演技和激情牽引,做出一個又一個錯誤的選擇,選錯人來領導自己。這亦暴露了民主制的缺憾,選舉市場的自由之手, 不會作出理性的選擇。

歷史就這樣不斷重覆著,還會不斷重覆下去。

盧永雄

Tags:

國安法

往下看更多文章

移民外國做遞菜斟茶

2024年07月26日 18:10 最後更新:19:28

過去幾年香港有很多人移民。一般移民朋友,如果要在當地找工作,十個有九都不能做回原來的工種,過程有些淒苦。最近看到一個研究,收集了客觀數據,證實了這個感覺。

中大亞太研究所研究員潘樂輝及中大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助理所長潘學智指導學生,做了一個移英港人的研究,他們在《明報》撰文,講述研究結果。研究在去年7月至12月進行,以網上問卷加當地實體推廣方式形式進行,得到1237名移英港人回應,主要有幾方面的結果。

第一,收入下降。這些移英港人離港前的家庭每月平均收入達到4.65萬港元,較香港收入中位數3萬港元高出不少,但移英之後每月平均收入下跌至3.3萬港元,驟跌29%,英國全國月入中位數約為2.67萬港元,雖然他們的平均仍較英國人平均收入為高,但仍然是由高收入類別,跌至中等收入水平。

研究指收入劇減有各種原因,例如在當地不能聘請外傭,夫婦其中一人要放棄工作,留守家中,或者只是做一些兼職工作,工作種類和行業劇變。考慮到英國的高稅收和外出消費物價亦高的情況,移英港人生活變得刻苦。

第二,職業錯配,白領變藍領。長年研究社會流動的Harry Ganzeboom等學者,建立了「國際職業社會經濟指數」(ISEI),量化評估各個工種的專業性以作比較,將不同行業變成0至100的指數分析,例如專業性較高的經理為65分,專業性較低的勞動工人為24分。根據上述問卷數據,移英港人由原來在港時的「國際職業社會經濟指數」得分41.2,赴英之後下跌至24.2。

這種由高轉低代表多重意義,首先,移英港人由過去主要從事文職或專業工作,變成勞動工人,反映職業錯配問題,其專業技能在英國無法覓得相關工作。其次,每個工種有其社會身份和價值觀,由專業工作轉做勞動工人,轉職者要接受自己「半途出家」的感覺,家人亦要調整收入和生活開支的變化,個人難以適應,嚴重者可能會產生抑鬱情緒。

這個職業降級的情況,我直接或間接都有接觸到很多例子。其中一個朋友在香港是一間中型廣告公司的負責人,移居外地之後「馬死落地行」,要去傳媒的廣告部做最低級的送稿員。亦都有朋友的朋友,本來兩夫婦在香港是中產,移英之後一個變成倉務員,要早上四點上班,因為這些「豬頭骨」的上班時間,當地人不願做,他才能找到這工作,而伴侶就揸Uber,這亦是在英國最容易找到的其中一種工作,但收入當然不很理想。

文章作者潘樂輝亦提到一位與他一同攻讀博士的學友,移英之後放棄講師的工作,在當地超市擔任倉務員。這其實和上世紀70年代大量大陸新移民湧到香港的情況相類似,他們在內地可能是大學教授、醫生、工程師,但到香港後學歷不被承認,只能做看更或地盤工人。我都認識過一些內地朋友,初來港時感覺良好,因為香港物質條件豐富,但之後就為柴米油鹽奔波,嗟嘆生活艱難。

第三,移英的原因。中大的學者未有提到受訪者移居的原因。就經驗所得,移英者主要分成兩大類。第一,比較多的是政治原因而移居;第二是因為英國有「5+1」的居英權移居計劃,移民變得很容易,少部分人是抱著「唔好執輸」的心態,亦都覺得子女可以在當地受更好的教育,過去送子女赴英讀書,一年都要花50萬元,如今移居當地,子女在英國讀書交本地學費好著數。

政治原因各個人感受不同,但如果只為子女教育,移英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看看今年DSE中學文憑試放榜,符合大學入學最低要求的學生有1.7萬人,聯招學額有1.3萬個,平均1.4人爭一個學位,入大學比率極高,而符合入大學基本要求亦不困難,即使個別因為中文科不合格,但如果其他成績標青,大學都會破格收錄。所以除非你是到英國可以讀到牛津、劍橋等名牌大學,否則只在普通大學讀一個普通學系,留在香港升學,其實機會挺多。

中大學者的調查亦顯示,移居者留英的意向。在調查中,有53%的受訪者堅持認為不會回港,24.9%不確定回不回港,21.1%打算回港。這亦顯示有相當數量的移英港人有回流的打算。

移民是個人選擇,但是移居外地就要準備身份降級,由白領變藍領。記得許冠傑有一首歌《同舟共濟》其中一句歌詞相當深入民心:「移民外國做遞菜斟茶」,由此可見移居外地,的確不容易。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