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拜登退選能否改變美國現狀? 專家:換湯不換藥

博客文章

拜登退選能否改變美國現狀? 專家:換湯不換藥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拜登退選能否改變美國現狀? 專家:換湯不換藥

2024年07月22日 11:01 最後更新:11:11

在民主黨內部强大壓力下,拜登宣布退出2024年美國總統競選,成為時隔五十多年,又一位退出美國大選的在任總統。

AP資料圖片

AP資料圖片

美國廣播公司、美聯社21日晚些時候曝出關於這個决定的幕後細節,稱拜登是在周日「下定决心」退選,拜登政府的高級職員比公眾「早一分鐘」知道他退選的消息。

AP圖片

AP圖片

消息人士表示,拜登是在消化大量數據及民調結果後,最後48小時內做出退選决定,資深白宮官員透露,拜登對於退選感到痛苦,但「一旦下定决心,他很快就採取行動」。

當地時間17日拜登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後,他乘「空軍一號」抵達特拉華州多佛空軍基地的畫面,此後他一直在特拉華州里霍博斯海灘的度假屋中休養。AP圖片

當地時間17日拜登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後,他乘「空軍一號」抵達特拉華州多佛空軍基地的畫面,此後他一直在特拉華州里霍博斯海灘的度假屋中休養。AP圖片

報道稱,拜登是在特拉華州里霍博斯海灘的度假屋中「靜靜地、獨自做了這個决定」。此前,由於感染新冠,他在這裏隔離,他的夫人吉爾和少數「和他有數十年交情」的人一同陪著他。

據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CNN)最新消息,白宮一名高級官員當天告訴CNN,拜登做出退選决定與健康問題無關。

內地資深政經記者「玉淵潭天」採訪長期關注美國問題的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學者孫成昊,談論了美國大選近一周來4個備受關注的問題。

第一問:未來哪些時間節點受到關注?

第一個節點是8月19到22日,届時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將在芝加哥舉行。參與競選的人必須在會前獲得300個代表的簽名,才會被確認為民主黨總統競選者。那麽大會開幕前,競選者的名單就會被確定了,届時競選者們將在會上進行演講,以獲得代表們的支持。贏得多數投票的人最終將被提名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第二個節點則是9月的第二場美國總統選舉辯論,新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將首次與特朗普進行辯論。而目前距離第二場辯論時間不到兩個月,民主黨面臨的壓力不小。

第二問: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麽?

很多人覺得,這「最後一根稻草」可能是特朗普遭遇槍擊或者拜登再度確診新冠病毒,實則不然。首先,槍擊事件發生後,雖然特朗普的支持率在短期內得到提升,也給拜登團隊帶來了更多壓力,但這種壓力最多算退選的「催化劑」。其次,新冠病毒只是退選的表因,設想如果拜登的支持率可以碾壓特朗普,即便身體上有些問題,民主黨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冒險換人。

因此,並沒有突如其來的「稻草」,導致退選的主要原因是長期累積的,包括拜登的身體健康隱憂,以及公開露面時的表現。再加上此次的選舉不僅涉及總統本身還有參眾兩院,議員們認為如果拜登繼續走下去,可能會拖累兩院選舉的結果,因此民主黨內部一直不斷施加壓力,希望拜登可以主動退選。

第三問:民主黨新候選人準備好了嗎?

美國總統競選者一般在州長、參議員這些群體中産生,但沒有人準備好在今年競選,民主黨內也沒有培養出有把握打敗特朗普的人,這也是拜登遲遲不决定退選的原因之一。

賀錦麗。AP圖片

賀錦麗。AP圖片

目前幾位潜在候選人中沒有一個真正突出的,美國現任副總統卡瑪拉•賀錦麗的可能性最高,一方面作為拜登的副手積累了一些政治資本;另一方面作為擁有印度和牙買加血統的女性政客,賀錦麗對於年輕群體和少數族裔的選民具有一定吸引力。當地時間7月21日,賀錦麗也表示,希望自己可以贏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此外,加州州長加文•紐森和密歇根州州長格雷琴•惠特默,也被許多媒體認為是潜在的競選者,但他們都在近期回避或否認了成為候選人的假設。

因為現在離大選的日子已經太近,不管是誰成為民主黨的候選人,都屬於臨危受命,這是歷史上是很罕見的,面對即將到來的大選,這個位置更像一個「燙手山芋」。

第四問:拜登退選後能否改變美國現狀?

拜登退選後,民主黨的大選局勢或許會變得更加困難。

一方面,民主黨內部的矛盾已暴露無遺。之前已有超過30位議員建議拜登退選,雖然在黨內也不占多數,但之所以反對聲難以平息,極有可能是民主黨內部某些高層們在放任這些聲音的傳播。民主黨內部有派別是公開的秘密,但出於對特朗普的忌憚,在分歧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的克制。2020年大選時,拜登還有能力讓民主黨內部保持「克制的團結」,但如今他「不合格」的競選表現,反而引燃了民主黨內部積攢已久的矛盾。

另一方面,「讓賢」也難帶來更多的團結。民主黨內部關於更換候選人的聲音本來就不一致,若後續選情仍然處於劣勢,甚至會出現「我們當初不如不換」的呼聲。因此,民主黨目前比起指望自身改變選情,更把希望寄托在對手出錯上。

特朗普。AP圖片

特朗普。AP圖片

再來看特朗普,為了贏得更多的選票,誇大其詞、虛假陳述已成為他的顯著標誌。據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統計,他光是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發表演講時,就發表了超過20條虛假言論。共和黨內部對特朗普與其說是認可,不如說是戰術性低頭。對於這些美國政客來說,個人、政黨、集團利益被置於國家利益之上,相互攻擊和指責無所不用其極。不管是黨派換帥,還是新總統上任,總歸是「換湯不換藥」,難改老一套。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國會眾議院日前連開兩個小組會議炒作「中國威脅」,重提冷戰論調,鼓吹增加國防預算,為下一場戰爭做準備。

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坎貝爾。資料圖片

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坎貝爾。資料圖片

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坎貝爾在當天出席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舉行的「印太大國競爭」小組會議上聲稱,中國是美國「史上最大挑戰」,「與中國帶來的軍事、科技等多方面挑戰相比,冷戰都顯得相形見絀」。

眾議院共和黨籍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邁克爾·麥考爾在致開幕詞時,就拉高調門,將中美間大國競爭定義為「軍事實力或經濟主導地位的較量,以及影響21世紀和全球力量平衡的規則之爭」。

他大肆炒作「中國威脅」,聲稱中國對於美國及盟友的安全利益「構成直接威脅」。

18日,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致開幕詞。視頻截圖(下同)

18日,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致開幕詞。視頻截圖(下同)

坎貝爾附和了麥考爾的說辭,稱麥考爾上述論述「絕對正確」,同時給中國「扣高帽」。

「我們認識到這是我們歷史上最重大的挑戰,」坎貝爾隨即表態說,「坦率地說,與中國面臨的多方面挑戰相比,冷戰都顯得相形見絀了。」他繼續聲稱:「這不僅僅是一個軍事挑戰,而是全方位的挑戰,存在於全球南方,存在於技術領域。我們需要全面加強我們的行動。」

他強調了美國與英國、澳洲等盟友「聯合抗華」的重要性,同時指出,中美「競爭的主要領域是技術」,包括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領域。他主張政府和國會應為相關領域創造激勵措施,同時阻止一些關鍵能力進入與美國「激烈競爭的國家」。

談及軍事競爭時,坎貝爾稱,兩黨需要保持對中國的關注,加快美國海軍造船的速度和美國國防製造基地的能力。他說,「這是一個海軍時代」,提高美國軍艦的生產速度應該是未來10年的首要任務。

坎貝爾為AUKUS(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成員國間技術轉讓的逐案審查規定作辯護,同時提到了印度和其他地區國家就加強印度洋安全合作進行討論的計劃。據他透露,美國總統拜登將於本週六(21日)的四邊安全對話(美日澳印)峰會發表涉及「追蹤非法捕魚船隊」的「重大聲明」。

坎貝爾聲稱,對美國來說,「中國威脅已經超越冷戰」。

坎貝爾聲稱,對美國來說,「中國威脅已經超越冷戰」。

在同日舉行的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會議上,兩黨議員更進一步渲染「中國軍事威脅」,敦促國會和聯邦政府增加國防預算、提高五角大樓的安全和採購效率,積極備戰。

民主黨籍國會議員簡·哈曼在會上表示:「我們一致認為,國防戰略已經嚴重過時。」7月下旬,哈曼合著的一份報告警告說,美國需要一支規模更大的軍隊,來應對來自中俄等國家的威脅。報告還呼籲徹底改革僵化的美國工業基礎,與盟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並採取「全政府」的跨部門防禦策略。

曾在小布什政府時期擔任國防部副部長的埃里克·埃德爾曼宣稱,「近期確實有可能發生戰爭,而且很難想象這不會是一場全球戰爭」。他還說,美國「有可能輸掉這樣的衝突」。

《南華早報》提到,該委員會建議美國增加國防開支,稱國防開支在GDP中的佔比處於二戰以來的最低點。不過,國會內部對此存在分歧,不少議員認為增加支出並不能解決國防系統中的許多低效率問題。

近年來,美國在炒作「中國威脅」時的調門不斷升高,一些美國官員在亞太地區拉幫結派對抗中國的同時,開始重提「冷戰」論調。對此,中方已經堅定表明立場。

毛寧。

毛寧。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曾指出,中國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不搞地緣爭奪,無意挑戰威脅任何國家。亞太和平合作、穩定繁榮的局面,得益於地區國家的共同努力。亞太不歡迎冷戰思維、陣營對抗。毛寧強調,中方堅決反對抱持冷戰思維、搞小集團政治的做法,堅決反對製造和激化矛盾、損害他國戰略安全和利益的言行。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