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巴黎奧運|17歲全紅嬋克服「成長痛」再奪金 曾練習高難動作到崩潰痛哭

博客文章

巴黎奧運|17歲全紅嬋克服「成長痛」再奪金 曾練習高難動作到崩潰痛哭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巴黎奧運|17歲全紅嬋克服「成長痛」再奪金 曾練習高難動作到崩潰痛哭

2024年08月01日 13:13 最後更新:13:20

中國17歲跳水奇才全紅嬋與隊友陳芋汐,以「複製粘貼」的雙人「水花消失術」,攜手摘得巴黎奧運雙人跳水10公尺台的金牌。

全紅嬋(右)與陳芋汐(左)跳水女子雙人10米台奪冠。AP圖片

全紅嬋(右)與陳芋汐(左)跳水女子雙人10米台奪冠。AP圖片

AP圖片

AP圖片

回顧三年前的東京奧運,年僅14歲的全紅嬋以其驚人的天賦和技術一舉奪金,然而,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全紅嬋不得不面對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挑戰,她的競技狀態也受到不小的影響。

3年前的東京奧運女子10米台,全紅嬋(右)贏得金牌,陳芋汐(左)得銀牌。新華社圖片

3年前的東京奧運女子10米台,全紅嬋(右)贏得金牌,陳芋汐(左)得銀牌。新華社圖片

面對生理變化帶來的影響,全紅嬋展現出了超越年齡的堅韌與毅力。她在巴黎奧運會的輝煌一躍,不僅為自己贏下了寶貴的金牌,也正式宣告她已努力克服了成長的「陣痛」。

近日,CCTV5《人在奧運年》播出全紅嬋相關專訪。全紅嬋教練陳若琳提到,全紅嬋正處在發育期,心理壓力很大,而207C的高難度動作甚至一度成為了她的噩夢。

207C,是向後翻騰三周半抱膝。難度係數3.3,是一個相當難的動作。

目前男子跳水在奧運會上已經有運動員完成了4.1難度係數的動作。女子跳水也有人完成3.9難度係數的動作。

單從難度係數來說,這個207C,算不得難度之王。以全紅嬋的天賦、能力而言,完成這個動作並不是極大的挑戰。事實上,她在世界大賽上也有靠這個動作讓所有裁判打滿分的輝煌。

那麽,這個動作為什麽反復折磨全紅嬋呢?

主管教練陳若琳表示,「她正處在一個發育期,正處在我當時經歷折磨的時候,所以壓力還會很大。」

全紅嬋表示,有時候因為體重問題,「動作越來越沉重,覺得沒有那麽輕鬆,完成的高度很低,沒以前那麽高了。」

陳若琳則表示,「就像你身上綁著一副沙袋,你去跳,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此外,還有心理轉變,「她從什麽都不是,到一下子拿到奧運冠軍,所有的關注度,所有人都在誇她,所有人把她捧到這個位置上,她會覺得我自己無敵了。我經歷過這個時期,走了很多彎路,所以想讓她少走一些彎路。」

17歲的全紅嬋說,「我也年輕過,但是我怎麽也體會不到年輕的感覺了。」

這句話令人心酸,很多大人還把17歲子女稱為孩子,她怎麽就「也年輕過」?

全紅嬋2007年出生,2020年贏得東京奧運會冠軍,當時是13歲不到14歲,稱她為「少年天才」完全不為過。

少年的重要特徵,她也躲不開:她還在發育過程中。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在她十三四歲拿下奧運冠軍的時候,沒有足够發育帶給她的是優勢:身材嬌小,需要克服的地球引力小。這絕對是任何一個跳水運動員夢寐以求的,她當時就有這個優勢。

高敏、郭晶晶、吳敏霞幾位登頂世界冠軍的時候,已經是成年人。身高已經相對定型,體重方面她們肯定是全力控制的,飲食對跳水運動員格外重要,有避免誤食含興奮劑食品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控制體重。

AP圖片

AP圖片

運動員也是人,這麽大年齡的女孩子,誰不喜歡吃雪糕、朱古力?但她們需要全力控制自己的口腹之欲。

即使如此,發育必然帶來身高、體重的增長。

全紅嬋說,「我有時候因為體重又重了,然後整個下午心情就不好吧。想跳動作的時候,會不會跳不過來啊,會不會挨駡啊。有時候會想,今天練不好會怎麽樣。今天又是207了。」

全紅嬋承受的壓力也很大。在東京奧運會之後,她接連在國內外大賽中奪冠,還獲得了五一勞動獎章這類的不少榮譽。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榮譽帶來的沉甸甸的壓力、家庭傳來的隱隱的壓力,她可能都會感受到。

跳水界高手如林,都說中國跳水隊是跳水夢之隊,但是站上跳台的高手,可不止中國人。

207C曾經是全紅嬋東京奧運會奪冠的重要一環,但是在巴黎奧運周期却成為她的噩夢。

2023年全國冠軍賽時,她因為207C動作失誤,第一次在比賽現場哭了,而她小時候比賽時都沒哭過,「那時候就死練207吧,就沒跳好,然後就特別難過。」

師兄謝思埸安慰全紅嬋。

師兄謝思埸安慰全紅嬋。

陳若琳說,「每天就在為這個207受折磨,其實不管是她,我也是受折磨。就是很莫名其妙,不懂為什麽每一次比完賽,她的207就跟不會跳了一樣,又要從頭開始練,從3分、4分再跳到10分。再從3分、4分跳到10分。」

2023年3月21日,全國跳水冠軍賽中,全紅嬋獲得女子十米台亞軍。新華社圖片

2023年3月21日,全國跳水冠軍賽中,全紅嬋獲得女子十米台亞軍。新華社圖片

從2022年到2023年,全紅嬋只贏得過2次女子單人10米台重要决賽,但是她的人氣不降反升。

而在陳若琳的幫助和家人的開解之下,全紅嬋終於重新面對207這道坎,「怕還是怕,但是沒有以前怕了,那時候我就很怕摔,現在我不怕了,摔就摔吧。我小時候特別喜歡跳水吧,但我現在感覺不僅僅是喜歡,也是自己的一個工作。畢竟體育,你出去代表的是國家,不可能僅僅是個人。」

全紅嬋說:「每天七八個小時地去跳,我覺得還是很值得的。自己的目標要追求,永遠都向前走吧,朝著那個冠軍,離得越來越近吧。希望我們去參加的所有人都能站上最高領獎台。」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填補月背研究歷史空白 嫦娥六號挖回月壤成分揭秘

2024年09月17日 16:24 最後更新:16:35

適逢中秋月圓,央視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獲悉,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李春來、中國探月與航太工程中心胡浩、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楊孟飛領導的聯合研究團隊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發表了「嫦娥六號」回傳月球樣本的首篇研究論文,當中闡述了月壤樣本的詳細特徵。

論文中指出,「嫦娥六號」回傳樣本具有較低密度,顯示其結構較鬆散,孔隙率較高。顆粒分析顯示,月壤的粒徑呈現雙峰式分佈,暗示樣本可能經歷了不同物源的混合作用。與「嫦娥五號」樣本相比,此次樣本中斜長石含量明顯增加,而橄欖石含量顯著減少,顯示該區域的月壤明顯受到了非玄武質物質的影響。

「嫦娥六號」帶回樣本的典型圖像。

「嫦娥六號」帶回樣本的典型圖像。

此外,「嫦娥六號」採集的岩屑碎片主要由玄武岩、角礫岩、黏結岩、淺色岩石和玻璃質物質組成。其中,玄武岩碎片佔總量30%至40%,其礦物以輝石、斜長石和鈦鐵礦為主,橄欖石含量極低。角礫岩和黏結岩由玄武岩碎屑、玻璃珠、玻璃碎片以及少量的斜長岩和蘇長岩等淺色岩石碎屑物質構成,進一步揭示了樣本來源的複雜性。

礦物分析顯示,「嫦娥六號」月壤樣本的主要物相組成為斜長石(32.6%)、輝石(33.3%)和玻璃(29.4%),其中玻璃含量接近阿波羅樣本的下限。此外,樣本中還檢測到少量的斜方輝石,暗示了非玄武質物質的存在。

地球化學分析進一步揭示,「嫦娥六號」樣本中的鋁氧化物(Al₂O₃)和鈣氧化物(CaO)含量較高,而鐵氧化物(FeO)含量相對較低,這與月海玄武岩和斜長岩混合物的特徵一致。

經過6次Apollo任務、3次Luna任務和1次「嫦娥五號」任務,從月球表面帶回380公斤樣本,所有樣品均來自月球正面。

經過6次Apollo任務、3次Luna任務和1次「嫦娥五號」任務,從月球表面帶回380公斤樣本,所有樣品均來自月球正面。

此外,樣本中的釷(Th)、鈾(U)和鉀(K)等微量元素含量顯著低於KREEP玄武岩,與位於月球正面風暴洋克里普地體中的「阿波羅任務」和「嫦娥五號」任務的樣品表現出了巨大差異。

據了解,人類在探索月球的征途中,曾先後經過6次Apollo任務、3次Luna任務和1次「嫦娥五號」任務,從月球表面帶回380公斤樣本。然而,所有這些樣品均來自月球正面。

中國「嫦娥六號」任務首次完成人類從月球背面採樣的壯舉,帶回1935.3克珍貴樣本。這次採樣任務的著陸點位於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South Pole-Aitken,SPA)盆地。採樣點位於SPA盆地內部阿波羅撞擊坑邊緣,該區域月殼極薄,可望揭露月球背面早期撞擊盆地的原始物質。

「嫦娥六號」樣本不僅包括了記錄火山活動歷史的玄武岩,還混合了來自其他區域的非玄武質物質。這些樣本,如同月球遠古時期的「信使」,為研究月球早期的撞擊歷史、月球背面火山活動、及月球內部物質組成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資料。

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攝的嫦娥六號取樣回放畫面。(新華社)

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攝的嫦娥六號取樣回放畫面。(新華社)

「嫦娥六號」帶回的月球背面樣本不僅填補了月球背面研究的歷史空白,更為研究月球早期演化、背面火山活動和撞擊歷史提供了直接證據,也為理解月球背面與正面地質差異開闢了新視角。

隨著對這些樣本的深入研究,可望不斷加深對月球內部結構、物質成分及形成演化過程的理解,並推動月球及行星科學的蓬勃發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