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天氣轉涼鼻塞又易出血? 醫生推介秋季護鼻小妙招有效緩解鼻部不適

生活事

天氣轉涼鼻塞又易出血? 醫生推介秋季護鼻小妙招有效緩解鼻部不適
生活事

生活事

天氣轉涼鼻塞又易出血? 醫生推介秋季護鼻小妙招有效緩解鼻部不適

2024年11月09日 07:00

秋季天氣涼且空氣乾燥,不少患者鼻部出現不適症狀,醫生推介秋季護鼻小妙招!

秋季氣候引發鼻部不適

隨著秋季到來,天氣逐漸轉涼且變得愈發乾燥,空氣中濕度的降低,使得呼吸道的黏膜容易乾燥,導致鼻部出現各種不適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涕、鼻乾燥以及鼻塞等,這些問題讓人感到十分煩擾。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鼻炎患者因為秋季干燥容易引起鼻腔黏膜炎

據《生命時報》報導,陝西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生李安指出,每年進入秋季,由於空氣乾燥,鼻炎患者容易引起鼻腔黏膜炎,因此可能會出現鼻子乾癢、有刺激感、鼻子結痂、鼻子堵等症狀。 秋季氣候變化導致過敏性鼻炎患者增加,秋季氣溫下降且溫度變化大,空氣中也漂浮著季節性花粉,會導致過敏性鼻炎患者的增加。這些患者常有陣發性噴嚏、清水樣鼻涕和頻繁打噴嚏等症狀。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秋季是呼吸道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高發期

此外,秋季是呼吸道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高發期,感染的患者在急性期間可能會出現與過敏性鼻炎類似的症狀。同時,秋天鼻出血的情況也較為常見。一方面因為天氣乾冷,使得鼻黏膜乾燥和鼻血管脆弱,易於破裂出血;另一方面,患有鼻炎、鼻竇炎、鼻中隔偏曲等疾病的患者在這樣的環境下,鼻黏膜修復更加困難,慢性炎症持續惡化,導致黏膜糜爛,進而引起鼻出血。

秋季需加強鼻部護理

李安對此提醒,人們在秋季應加強對鼻腔的護理,諸如保持鼻腔濕潤和清潔,必要時需尋求醫療幫助。

過敏性鼻炎患者要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

對於過敏性鼻炎患者,李安強調需要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建議外出時盡量戴口罩,並在回家後用海鹽水或生理鹽水清洗鼻腔。若鼻腔水腫較嚴重,則可採用高濃度的生理海鹽水,並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鼻用糖皮質激素和抗組胺藥噴鼻,或口服抗過敏藥,比如糠酸莫米松鼻噴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劑、氯雷他定、依巴斯汀、孟魯斯特納等。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鼻子乾燥結痂切勿用手摳鼻

對於秋季常見的鼻子乾燥結痂問題,李安建議患者應避免摳鼻,以防損傷鼻黏膜。可以在清洗鼻腔後,使用鼻用薄荷油或紅霉素眼藥膏進行保濕,此外還可以塗抹魚肝油或伊可新維生素AD滴劑來暫時緩解症狀,但不建議使用香油、花生油等非醫用油脂,因為這些油脂可能會引起感染。另外,每天可使用溫熱的毛巾熱敷或蒸汽熏蒸鼻腔10至15分鐘,但要注意溫度不宜過高,以免造成不適。

鼻部出血的應急處理

在處理鼻出血時,如果出血來自鼻腔前部,患者應輕微低頭讓鼻血自然流出,避免抬頭使血液流向口腔或咽部,這可能會引起噁心或嘔吐。可以使用手指輕壓出血側鼻孔10至20分鐘以助止血,但千萬不要使用棉花或衛生紙塞鼻,這不僅可能加劇鼻黏膜損傷,而且止血效果並不理想。如果出血來自鼻腔後部且手指按壓無法止血,患者應立即就醫。鼻出血頻繁且量大的患者,必須及時前往醫院檢查,以排除可能患有鼻腔腫瘤或血液病等嚴重疾病。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預防呼吸道感染的建議

由於秋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發期,因此李安特別提醒,鼻子出現不適時,擤鼻子也需要謹慎,應避免兩個鼻孔同時用力,不僅清潔效果不好,也容易把鼻腔分泌物擠壓到鼻竇裡,引起感染。他建議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另一個鼻孔通氣,然後換對側。如果結痂厲害,可以先清洗鼻子後再擤鼻,並推薦使用溫和的熱敷方法舒緩鼻腔。

醫生強調:切勿用手摳鼻子

秋季護理鼻子的同時,李安也建議民眾多喝水,積極攝取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諸如蘋果、梨、葡萄以及綠葉蔬菜等,減少食用辛辣食物,並注意個人衛生,以預防鼻部問題的發生。如遇嚴重鼻出血或其他嚴重症狀,應及時就醫。最重要地是,注意手部清潔,不要用手摳鼻子!

許多人擔憂憋尿對身體造成危害,因此往往一有尿意就直衝廁所解決,然而泌尿科醫生卻指出:適度「儲尿」反護膀胱健康。

一有尿意即去廁所解決非最佳做法

人有三急當然要立即解決生理需要,許多人自幼經常聽到「不要憋尿」的忠告,以防泌尿道感染,因此人們往往一有尿意就會立即解決,殊不知過早或過頻如廁並非最理想的做法。

示意圖

示意圖

適當「儲尿」能讓膀胱更健康

泌尿外科專家侯鎮邦醫生指出,當人們剛有尿意就直衝廁所解決,往往會用力排尿以清空膀胱,這其實增加了膀胱的負擔。這種情況就好比「擠牙膏」,裝滿的牙膏往往會比較好擠,因此上廁所也是同樣道理,適當「儲尿」再排尿不僅更加順暢,且能讓膀胱更健康。

示意圖

示意圖

膀胱約7分滿是排尿最佳時機

侯鎮邦醫生解釋,「儲尿」不等於「憋尿」,他建議民眾要適度「儲尿」,當感覺膀胱處於7分滿時再去廁所,這時膀胱壓力剛剛好,膀胱壁的張力處於最佳狀態,壓力不會過高或過低,能讓尿肌用最小的力氣完成工作,同時有助適度訓練膀胱收縮功能。

示意圖

示意圖

長期頻繁小量排尿恐造成「尿頻」問題

若膀胱尿液太少便頻繁如廁,膀胱壁未能充分伸展,逼尿肌則需更費力收縮才能將少量的尿液排乾淨。此外,頻繁小量排尿會導致膀胱延展性變差、儲尿能力下降,進一步形成「尿頻」問題。因此,膀胱約7分滿時再行排尿,這不僅能夠放鬆逼尿肌,還能維持膀胱健康,同時避免尿路感染的發生。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