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堅硬的外殼下,藏著比人們想像中更敏感的神經系統。 一篇發表於《生物學》(Biology)期刊的最新研究首次證實,活體濱蟹(Carcinus maenas)的大腦能以不同方式處理疼痛,會依據傷害的嚴重程度和位置而有所區別,這項發現意味著螃蟹和相關甲殼類動物確實能感受到痛覺。
Scientists call for immediate ban on boiling crabs alive after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https://t.co/IHdOSGmbBa pic.twitter.com/b7uVuCmryL
— Daily Mail Online (@MailOnline) November 26, 2024
受到不同刺激時 神經系統電生理反應各異
科學新聞網站《Science Alert》報導,過去,科學界一直爭論低等生物是否真正「感受」疼痛。研究團隊採用類腦電圖(EEG)的先進監測技術,在螃蟹身上進行精密實驗。研究人員發現,當螃蟹受到化學或機械性刺激時,牠們的神經系統會產生不同強度和模式的電生理反應,顯示出遠比單純反射更為複雜的疼痛感知機制。
Crabs feel pain, scientists find - prompting calls for more humane ways to cook shellfish https://t.co/iJUBvSNWmZ
— Sky News (@SkyNews) November 28, 2024
醋酸濃度越高 螃蟹中樞神經系統反應越強烈
研究團隊使用不同酸度的醋,輕觸螃蟹的軟組織,同時監測牠們的神經系統活動。結果令人驚訝:酸的濃度越高,螃蟹中樞神經系統的反應越強烈。更關鍵的是,研究人員能夠僅憑腦部電活動模式,判斷螃蟹正處理化學還是機械性刺激。
Scientists Confirm Crabs Really Can Experience Pain After Allhttps://t.co/bohjqwuj61 pic.twitter.com/ch4oaxkdw5
— ScienceAlert (@ScienceAlert) December 2, 2024
動物生理學家籲重新思考烹飪方式
瑞典哥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Gothenburg)動物生理學家斯內登(Lynne Sneddon)指出,這項研究不僅是科學突破,更向人類提出重要的道德命題:如果螃蟹真的會感受痛苦,我們是否應該重新思考烹飪和對待牠們的方式?
蝦、龍蝦和螯蝦擁有類似神經系統
該校生物學家卡修拉斯(Eleftherios Kasiouras)進一步推測,類似的神經系統可能存在於其他甲殼類動物,如蝦、龍蝦和螯蝦,這意味著我們或許需要徹底重新審視海鮮產業的動物福利標準。
雖然這項研究具有里程碑意義,但科學家強調,仍需更多實驗來進一步確認和深入理解甲殼類動物的痛覺機制。這不僅是一個生物學問題,更觸及了我們與其他生命形式互動的倫理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