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人體塑膠微粒急增 最新研究揭露:或與中風及心臟病有關

大視野

人體塑膠微粒急增 最新研究揭露:或與中風及心臟病有關
大視野

大視野

人體塑膠微粒急增 最新研究揭露:或與中風及心臟病有關

2025年02月07日 13:20 最後更新:15:00

最新研究顯示,過去二十多年來,人類腦組織中的塑膠微粒顯著增加,突顯了塑膠污染的危害,而且可能與中風和心臟病有關。

人體內塑膠微粒濃度比以前高

這項研究刊登在《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科學家檢驗2024年數十名死者的腦部、肝臟、肺臟組織,發現其中的塑膠微粒濃度都遠高於1997年的死者。同一年的死者當中,腦組織中的塑膠微粒濃度也高於肝臟和肺臟。

示意圖

示意圖

在此之前,也有其他科學家在人體的血液、精液、母乳、胎盤、骨髓中發現塑膠微粒。義大利去年的研究顯示,塑膠微粒可能增加中風和心臟病發的風險。

失智人士塑膠微粒濃度是其他死者的6倍

此外,失智症患者腦部的塑膠微粒濃度是其他死者的6倍,不過科學家指出,這可能是因為患者大腦受損,因此塑膠微粒沉積較多,不一定表示塑膠微粒會導致失智。

AP圖片

AP圖片

人體或有能力排出有害物質

新墨西哥州立大學藥學系教授康本(Matthew Campen)是研究主要作者,他表示,2016年至2024年間人類體內的塑膠微粒濃度增加,直接反映了「整體環境中的塑膠微粒上升」。不過他也表示,年輕與年長死者腦組織內的塑膠微粒濃度差異不大,顯示人體或許有能力排出有害物質。

塑膠微粒危害多

近期分別有研究顯示,母體胎盤中的塑膠微粒與胎兒早產有關;而人體血液中的塑膠微粒則可能引發腦血栓與神經行為異常。還有研究指出,塑膠微粒可能導致人體對抗生素的抗藥性擴散。

應注重管理舊塑膠廢棄物

地球上最常見的塑膠原料是聚乙烯,普遍用於食品和飲料包裝,佔所有塑膠製品的75%。科學家在人體腦組織中發現的塑膠微粒大多是奈米級塑膠碎屑。康本指出,這些碎屑大多是由「很古早」的塑膠分解而成,因此應注重管理舊的塑膠廢棄物。

世界最長壽者瑞莫雷拉(Maria Branyas Morera),於去年8月在西班牙逝世,享年117歲。一項研究指出,她身上擁有使細胞比實際年齡更年輕的基因,且體內的微生物群類似於嬰兒。

科學家研究「世界最老婆婆」擁有可使細胞「更年輕」的遺傳基因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瑞莫雷拉離世前開始對她體內的微生物群和DNA進行研究,發現她擁有可以使細胞「更年輕」的遺傳基因,估計她所遺傳的基因讓她的細胞看起來年輕17歲。巴塞隆拿大學的分子遺傳學教授、老化研究專家埃斯特勒(Manel Esteller)領導的研究小組也發現,瑞莫雷拉體內的微生物群與嬰兒的極為相似。

長期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助於延長生命

瑞莫雷拉長期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如不吸煙不喝酒、喜歡散步,並堅持地中海飲食,每天飲用三杯乳酪。她經常和家人在一起,這些習慣有助於延長她的生命,從身體到精神層面。

外媒:為某些極端長壽現象提供潛在解釋

有報導曾指出,埃斯特勒對瑞莫雷拉的研究是迄今對超級長壽者最完整的研究之一,為某些極端長壽現象提供了潛在解釋。埃斯特勒希望研究能為那些致力於開發與年齡相關疾病的藥物和治療方法的人提供寶貴信息。

Maria Branyas Morera(Guinness World Records 圖片)

Maria Branyas Morera(Guinness World Records 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