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發現,市售水產品中有99%受到塑膠微粒污染,顯示塑膠污染問題已廣泛滲透到全球食品體系中,對人類健康構成潛在風險。
全球塑膠使用量過於龐大
研究指,最常見的塑膠微粒來源是衣物或紡織品的纖維,佔所有檢測到的塑膠微粒的80%以上。波特蘭州立大學的研究員和研究作者格拉內克(Elise Granek)表示,這一結果反映出全球塑膠使用量過於龐大。
Study finds microplastic contamination in 99% of seafood samples‼
— Blue Planet Society (@Seasaver) February 6, 2025
The peer-reviewed study detected microplastics in 99%, or 180 out of 182, samples of seafood either bought at the store or obtained from a fishing boat in Oregon, USA.https://t.co/ApkzRZyMgg
塑膠滲透全球食品
塑膠微粒污染問題不僅存在於水產品中。英國《衛報》指出,先前的研究發現肉類和農產品中也含有塑膠微粒。這些微粒可能包含多達1.6萬種化學物質,有些附著有劇毒的化合物(如PFAS、雙酚A、鄰苯二甲酸酯等)。這些化合物已被證實與癌症、神經毒性、內分泌失調等健康風險相關。
Sebuah studi mendeteksi mikroplastik dalam 99% sampel makanan laut yang diuji, yakni 180 dari 182 sampel yang terdiri dari lima jenis ikan dan udang yang dibeli di toko atau diperoleh dari kapal nelayan di Oregon, AS. pic.twitter.com/hEpi8SEU4P
— Mongabay Indonesia (@MongabayID) February 5, 2025
或對心血管健康產生影響
研究人員警告說,塑膠微粒可以穿透人體的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可能對心血管健康產生影響。含有塑膠微粒的心臟組織的人,患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是其他人的兩倍。
蝦類和鯡魚中的塑膠微粒含量相對較高
研究團隊檢測了5種鰭魚和粉紅蝦,結果發現塑膠微粒可以透過魚鰓或口腔進入這些水生動物體內,進而被人類食用。此外,蝦類和鯡魚中的塑膠微粒含量相對較高,可能與它們食用浮游生物有關,因為塑膠微粒經常與浮游生物一起在海洋邊緣聚集。
Researchers found #microplastics in 99%—or 180 out of 182—of seafood samples collected from stores or fishing boats in Oregon, with #shrimp showing the highest levels of contamination. https://t.co/CoUMpATA0U
— Al Mayadeen English (@MayadeenEnglish) February 4, 2025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塑膠微粒在食物鏈中通常會隨著生物的累積而在較高層次的掠食者體內累積,但這項研究並未觀察到這種現象。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是因為小型魚類通常在塑膠微粒集中的水域覓食。
加工食品中的塑膠微粒含量可能更高
研究表明,加工食品中的塑膠微粒含量可能更高。從商店購買的大頭鱈魚含有更多微粒,可能與其加工程度較高有關。加工過的蝦與直接從船上捕獲的蝦相比,微粒含量也更高,但沒有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

示意圖
沖洗海鮮可以減少部分塑膠微粒殘留量
儘管塑膠微粒無所不在,研究團隊同時不建議完全避免食用海鮮,因為肉類和農產品同樣受到污染。改變飲食習慣或許無法減少塑膠微粒攝入。然而,研究發現,沖洗海鮮可以減少部分塑膠微粒殘留量,建議民眾減少洗衣次數、使用冷水清洗,避免穿著合成纖維衣物,以減少塑膠微粒對環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