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2024年樓市,成交量尚算不俗,也反映了市場仍有龐大的購買力,狠狠地回擊了樓市「乾塘」之說。根據土地註冊處的統計,2024年整體住宅成交合共有53,099宗,當中金額達1,000萬元或以上的成交,約佔9,560宗,比率達到18%,而這些成交的金額,估計佔全年總成交金額的一半左右,而一、二手物業的比例,相信亦是平分春色。據一些媒體或業內的統計,新盤成交中,內地人買家就佔了一個很大的的比重。
以往很多人說香港的樓價貴得不合理;而在世界城市的樓價排名中,香港經常都名列前茅。不過,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重點,就是香港是一個國際級的大都會,比肩倫敦、紐約、東京等。
香港確實有很多的優勢,筆者列舉一些分析如下:
1)香港人消費力,相對很多地區都強勁
2)香港億萬富豪數目全球第二
3)香港實施聯繫匯率,幣值相對穩定,港元資產變相是美元資產。
4)高端旅遊的熱門地點,遊客消費力強勁
5)香港人的工資水平,在亞洲名列前茅
6)香港推行輸入人才政策,是吸引高收入人才的地方
7)香港是制度完善的先進城市,並擁有獨特文化,吸引高消費群定居
香港有這些優勢,才會吸引如此多的人願意在香港置業,願意在香港投資,這樣就逐步形成香港物業的價值;所以,筆者一直堅信,香港的樓價是「貴得有道理」,更何況今天的樓價,其實已經比高峰期下跌約三成,有些物業跌幅更加超過五成。目前的價位不但對香港人有吸引力,對於內地人更是不可多得的時機。
事實上,今天香港的房地產,除了香港人的購買力之外,還有一股新的力量,就是在這幾年間大量輸入的外來人才,這些人才絕大部分都是內地人,他們攜同家眷來港發展、落地生根,住屋當然是必須,於是就為市場帶來大批剛性需求。
來港發展的人才,「口袋」都是相對較鬆動的,他們願意來香港,自然也對這座國際級城市情有獨鍾,安頓後逐步置業也是自然不過的事,尤其是中國人,格外喜歡擁有自己的物業。這股進入樓市的新力量,實在不能小覷。筆者相信,當香港經濟重拾佳態,穩步上升時,這股力量也會在房地產市場內以幾何級數爆發,拉升市場的交投量及價格。
最後,筆者在此祝各位讀者「樓轉乾坤,事事亨通」。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
廖偉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