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提及發展低空經濟,政府消息人士指出,首批監管沙盒共收到72份申請,結果將於今年第一季公布。

低空經濟。 資料圖片
當局去年底成立「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正審議首批監管沙盒試點項目的申請。政府消息人士指出,首批監管沙盒去年底截止申請,目前共收到72份申請,結果將於今年第一季公布。監管沙盒的場地伙伴為香港科技園公司和數碼港,但申請人亦可以建議在其他地點試驗,具體以公布結果為準。
此外,為配合低空經濟長遠發展的規管制度,政府正檢討民航法例,並就各類「先進空中運輸系統」訂立新的專用法例,在業界展開行業諮詢。預計今年第二季向立法會提交修訂《小型無人機令》的建議,對《小型無人機令》(第448G章)作出修訂,以涵蓋重量超過25公斤但不超過150公斤的無人機,逐步擴大和豐富低空飛行的應用範圍。

北部都會區。資料圖片
另外,財政預算案亦指出,將全速推動北部都會區的建設和產業引進,目前正就三個「片區開發」試點邀請市場提交意向書,目標是由今年下半年起陸續為試點招標。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市場意向調查已在2024年底展開,將於今年3月底截止。其間持續收取發展商對於三個「片區開發」試點的意見,期望北部都會區的開發更加貼近市場的興趣和需求。
三個片區分別為粉嶺北、洪水橋及新田科技城,預計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年初招標。其中,粉嶺北和洪水橋片區料於今年內完成收地,將率先開展招標程序。

設計圖片
關於人工智能發展,預算案指出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運算速度目前為每秒浮點運算約為1300千萬億次,會在今年內逐步提升至3000千萬億次。
國家重視人工智能產業,同時本港業界發展勢頭不錯,已預留10億做人工智能研發院未來5年的營運、人員等開支。消息人士稱,研發院定位希望達到五大研究院水平,未來將研究各方面需要再做資源調配。
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已批准5個由本地大學、科研機構等牽頭的項目,項目包括制訂大模型、創新物料等。
「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已經進行有幾年時間,以1:2(政府:企業)的配對形式提供資助,總投資金額約13億,當中約9.3億為私人投資。

河套香港園區建築效果圖。資料圖片
至於河套合作區香港園區,當局預留37億加快完成香港園區第一期基建及公用設施,據政府消息人士稱,目前第一期有8座建築,其中一座為人才公寓,兩座為實驗用途,這三座都預計今年下半年入伙,其餘5座將於2027年逐步落成。
香港園區今年將進入運營階段,目前聯繫較為緊密的已有二、三十間企業,範圍涵蓋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等,暫時未定租期,但借鑑經驗應是三年起跳。
此外將挑選合適地塊並於今年徵求私人發展計劃,消息人士指此舉旨在引進市場力量,並已經表明計劃用途是與創科或是支持創科相關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