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人眼從未見過? 美國科學家透過激光刺激發現新顏色「olo」

大視野

人眼從未見過? 美國科學家透過激光刺激發現新顏色「olo」
大視野

大視野

人眼從未見過? 美國科學家透過激光刺激發現新顏色「olo」

2025年04月21日 15:20 最後更新:16:17

美國科學家宣布透過激光精準刺激視網膜內的感光細胞,發現一種人類從未見過的全新顏色「olo」,引發學界關注。

激光脈衝刺激視網膜細胞

據外媒報道,這支研究團隊來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包括視覺科學家魯爾達 (Austin Roorda) ,他們利用激光脈衝直接刺激視網膜中的M型錐體細胞,突破人眼自然感知範圍。受試者稱這種顏色為藍綠色,但研究人員稱其飽和度極高,體驗令人震撼,僅有透過實驗條件下的視覺刺激才能產生。

觀看影片

象徵僅有M型細胞被啟動

這種顏色被命名為「olo」,名稱源自二進位碼「010」,象徵L、M及S共3種視錐細胞中,僅有M型細胞被啟動。這種方式在自然界中不可能發生,因為沒有自然光源能單獨刺激M型細胞,激光技術則能精準針對M型細胞發出微小光束。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最先進顯示也無法重現olo

這項成果18日發表於《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期刊,研究人員指出,即便使用最先進的顯示器或VR設備,也無法重現olo的真實色彩,只能提供相似但失真的類似版本。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有專家指研究價值有限

但有專家提出質疑,英國倫敦大學聖喬治學院視覺科學家巴伯 (John Barbur) 認為這並非真正的新顏色,只是單獨刺激M型細胞時,才會在紅綠色機制正常的受試者中產生的高飽和度綠色現象,研究價值有限。

可應用於治療色盲

儘管如此,研究團隊仍看好其潛力,將這項技術依《綠野仙蹤》中翡翠之城 (Emerald City) 的概念命名為「奧茲視覺」(Oz vision),未來可望應用於診斷與治療色盲、視網膜退化等視力相關疾病。

最新研究發現,汽車鎖匙上的細菌含量驚人地高,甚至比手機和電腦鍵盤的細菌含量高出四倍。

研究:汽車鎖匙含菌量超高

據外媒報導,英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人們每天隨身攜帶的汽車鎖匙可能比想像中更加骯髒。研究發現,汽車鎖匙上的細菌含量驚人,甚至比手機或電腦鍵盤的細菌含量高出四倍,成為最容易被忽略的細菌滋生地之一。

可能導致嚴重甚至致命的感染

這項研究是由比價網站「MoneySupermarket」委託進行的,結果顯示,汽車鎖匙上最常見的細菌是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這種細菌通常存在於人體皮膚上。儘管通常情況下這些細菌是無害的,但在醫療環境中可能導致嚴重甚至致命的感染。

約四分之一的車主使用同一把鎖匙已超過五年

研究還指出,儘管汽車鎖匙的使用頻率極高,仍有三分之一的司機表示從未清潔過自己的車鎖匙。在這些受訪者中,約四分之一的車主使用同一把鎖匙已超過五年。

報導指出,許多人注重手部衛生和居家清潔,特別是廁所和廚房的清潔,但常常忽略了像汽車鎖匙這樣每天多次接觸的小物件。方向盤、變速桿和儀表板等通常被認為是車內細菌滋生的熱點,但鎖匙本身卻很少受到關注。

專家呼籲大眾應重新審視日常清潔習慣

專家呼籲大眾應重新審視日常清潔習慣,特別是那些經常接觸但極少清理的小型物品。「我們會洗手、擦拭桌面和浴室,但像汽車鑰匙這樣每天多次接觸的物品卻經常被忽略。」衛生專家建議,應該定期使用酒精擦拭汽車鎖匙,將此簡單的步驟納入日常清潔程序,以降低潛在的健康風險。

汽車鎖匙上的細菌含量驚人地高。資料圖片

汽車鎖匙上的細菌含量驚人地高。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