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提出訂立維護國家安全的附屬法例,進一步完善維護國安公署履職的保障,又建議將公署的履職場所列為禁地。
立法會。資料圖片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召開聯席會議,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指出,附屬法例是為了更有效實施主體法例的規定而訂立,處理相關執行細節、行政事宜等,是現行法律制度下行之已久的做法。他說,國家安全的風險可能突如其來,而且無法預計,全面維護國家安全的措施需要賦予行政機關訂立執行細節及行政事宜的權力。
律政司司長。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林定國說,今次的附屬法例沒有賦予公署新的權力,當中訂明特區政府及其人員需按照公署要求提供協助時,亦必須依法行事,合符需要性及合理性,確保不超過維護國家安全所需。至於附屬法例中建議訂立的罪行,包括針對妨礙公署人員執行職務、假冒公署人員或偽造公署文書等行為,林定國說是參照香港法例已有及常見的罪行,強調會清楚界定各項罪行的罪行元素,並定有例外情況及免責辯護,市民及組織不會誤墮法網。
保安局局長。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香港國安法》第55條指明,當國家安全面臨重大現實威脅時,公署可以對四類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案件,包括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恐怖活動及勾結外國勢力罪直接行使管轄權。他表示,雖然出現這類情況的可能性相當低,但特區政府必須未雨綢繆,在本地法律層面建立機制,支援公署在有需要時有效履行《香港國安法》訂明的職責。
就當局建議將公署的履職場所列為禁地,鄧炳強表示,公署的履職場所理應受到保護,而列為禁地的範圍不涉及私人民居,不會對周邊地區造成不合理影響。他指出,考慮到現今地緣政治複雜,國家安全風險隱患仍然存在,必須「早一日、得一日」及早完善維護國家安全機制,特區政府會盡快敲定相關條文,盡快刊登憲報,並提交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程序。
今年6月30日是《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同時《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已實施逾一年。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接受專訪時指出,《國安法》的實施有效穩定了香港社會秩序,營商環境顯著改善,吸引更多國際企業投資落戶,切實反映他們的信心。
他認為即使繼續有個別國際媒體抹黑香港以及面對「某些國家」的「故意挑機」,一些謠言及抹黑,自然不攻自破。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接受專訪(巴士的報記者攝)
《國安法》五周年:由亂而治,香港經濟穩步向前
丘應樺表示,今年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香港在《國安法》`落實下「由亂而治、由治而興」,香港整體商貿的情況有大改善:「加上在完善選舉制度下,香港更能發揮『一國兩制』角色,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發揮香港的優勢。」他說,商經局在過去數年做了很多工夫,包括帶企業「出海」以及爭取更多其他國家來香港投資。
丘應樺強調,擁有良好的經濟是國家興盛的必要條件,一個安全的地方亦是經濟發展基本因素:「香港在《國安法》實施下擁有一個好的營商環境,不少國家、多地的企業都認為香港是個安全的投資地方,加上有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他們對香港未來發展都充滿信心。」
丘應樺表示,香港在《國安法》實施下擁有好的營商環境,不少國家、多地的企業都認為香港是個安全的投資地方。 資料圖片
至於如何提升營商環境,丘應樺表示,2024年中共中央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香港要發揮「一國兩制」優勢,致力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三大中心」的地位。過去兩年,行政長官李家超帶領商團到訪中東、東南亞等不同國家,為香港創造更多更好機遇;另一方面,香港特區政府亦在不同的國際場合如APEC,說好香港故事,商經局亦不停出訪多個國家推廣香港優勢的同時,在海外亦設有14個經濟貿易辦事處﹙外經貿辦﹚,提高全球對香港獨特優勢的認識、促進香港經貿利益以及支援海外企業在香港拓展業務。未來亦將在馬來西亞及沙地阿拉伯增設外經貿辦。
應對地緣挑戰,美國關稅危機化為機遇
地緣政治錯綜複雜,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貿易秩序受到破壞。丘應樺又表示,美國關稅問題令包括香港在內的全球很多經濟體都受到打擊,形容美國關稅問題對香港來說是一項挑戰以及機遇:「關稅問題讓很多經濟體都尋求新的發展方向,香港亦然。我們除了與美國貿易之外,都尋求新的發展方向,譬如拓展東盟國家、中東、東歐、中亞以及拉丁美洲等市場,例如我們去年就與秘魯簽訂了自貿協定。」他說,香港亦要積極分散美國關稅問題帶來的風險。
丘應樺形容美國關稅問題對香港來說是一項挑戰以及機遇,積極尋求新的發展方向,譬如拓展東盟國家、中東、東歐、中亞以及拉丁美洲等市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事實勝於謠言,國際抹黑不攻自破
《國安法》實施後,繼續有個別國際媒體抹黑香港,丘應樺認為他們不太了解香港的情況,表示外經貿辦成為一個重要角色,向海外解說香港的實際環境以及商貿情況:「在我外訪時亦與多個國家的官員及商界接觸,告訴他們香港的實況。」丘應樺說,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很多外地企業落戶香港,切實反映他們的信心:「2024年, 母公司在海外或內地的駐港公司就有9960間,按年上升10%,創歷史新高。來自美國、英國、新加坡、日本的企業數目亦都增加。」反映他們對香港發展非常有信心。丘應樺亦了解到有外國商會做過調查,認為《國安法》的實施,並沒有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凡此種種,一些謠言及抹黑,自自然然便不攻自破。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今年5月率領本港及內地多家企業一同出訪中東,凸顯香港「超級聯繫人」角色,為香港創造更多更好機遇(政府新聞網圖片)
商團「出海」:香港助內地企業走向全球
丘應樺亦透露,他們接觸的外國政商界人士,都是圍繞「香港機遇」、「北部都會區發展」、「香港優惠政策落戶」、「業務如何進入大灣區」等等去探討。他表示外國商界了解到香港背靠中國聯通世界,大灣區8600萬人口,GDP增長強勁,對他們是一個龐大的機遇。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本港及內地多家企業一同出訪中東,正正凸顯香港作為一個「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內地高科技發展很強,香港金融發展強勁,優勢互補。內地企業與香港企業一同『出海』,除了加強彼此互通,內地企業亦能利用香港對外聯通的認知,獲取更多資訊。」他又透露,日後繼續會以這模式展開工作,希望幫助更多內地企業走出去。
眼見為實,邀請來港體驗真況
丘應樺說,針對《國安法》問題的則只屬「某些國家」的「故意挑機」:「你看看,香港過去幾年舉辦各項國際級的活動、展覽,吸引不少外地商人,來港的遊客都增多了,外國對香港的疑慮亦逐步消除。」「Saying is believing,眼見為實。」丘應樺鼓勵外國企業及政商界、遊客來香港體驗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