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1萬4千年前的超級馬拉松!科學家重建人類史上最長遷徙路徑

大視野

1萬4千年前的超級馬拉松!科學家重建人類史上最長遷徙路徑
大視野

大視野

1萬4千年前的超級馬拉松!科學家重建人類史上最長遷徙路徑

2025年05月21日 15:20 最後更新:21:53

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示,人類史上最漫長的史前遷徙路線來自亞洲,這段足足超過兩萬公里的步行旅程,形塑了今日美洲原住民族群的基因樣貌,堪稱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遷徙行動之一。

科學家重建人類史上最長遷徙路徑

科學網站《IFLScience》報導,研究團隊分析來自139個族群、共1537人的DNA,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Kim Hie Lim領銜,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她指出:「抵達南美後,這些族群分布於安地斯、亞馬遜、查科與巴塔哥尼亞等地,並在地理隔離下發展出獨特的基因特徵。」其中,定居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亞族群,基因多樣性反而最低,顯示遷徙距離與基因瓶頸效應關聯密切。

研究推測:早期人類約在1萬4千年前已抵達現今巴拿馬與哥倫比亞交界

研究透過基因流動與變異分析推測,早期人類約在1萬4千年前已抵達現今巴拿馬與哥倫比亞交界。這一時間點與主流考古觀點相符,後者認為人類約在2萬6千至1萬9千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期高峰期間進入美洲。

首度系統性描繪亞洲遺傳多樣性

此項成果得以實現,關鍵在於龐大的亞洲基因資料。研究仰賴「亞洲基因組十萬人計畫」(GenomeAsia100K),該計劃首度系統性描繪亞洲遺傳多樣性。Kim Hie Lim指出,亞洲人口雖占全球比例高,過去在基因研究中卻嚴重缺席,「不同族群因遺傳背景不同,與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也有所差異,若亞洲人未被納入,就難以完整受惠。」

有助於解讀當代人群的遺傳變異

研究也納入大量原住民樣本,同樣長期被基因研究忽視。Kim Hie Lim表示,原住民族群「常具獨特遺傳特性,反映長期隔離或適應極端環境,其基因是理解地區人類演化的重要窗口。」她強調,了解這段遷徙史意義重大,「我們今天的基因來自祖先,掌握這段歷史,有助於解讀當代人群的遺傳變異。」

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圖片

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圖片

在一萬多年前的冰河時期,人類從西伯利亞出發,穿越白令陸橋進入美洲,沿著山脈與平原一路南下,走過亞馬遜雨林、查科沙漠與安地斯高原,最終抵達遙遠的巴塔哥尼亞。這段遷徙旅程不僅是人類史上最漫長的徒步探險,更深刻塑造了整個美洲的遺傳樣貌。

南非一大學生在南非乾旱的卡魯地區翻動石頭尋找小生物時,意外發現了科學界從未見過的「活化石」,也就是一種全新品種的天鵝絨蟲!

南非大學生翻石發現奇特小蟲

故事要追溯到2022年3月,斯泰倫博斯大學(Stellenbosch University)的學生羅翰‧巴納德(Rohan Barnard)在偏遠山區進行探險時,當他撥開落葉時,發現了一隻黑色、身體柔軟的奇特小蟲,他立刻意識到這隻小蟲的與眾不同。他小心翼翼地採集了標本,並將照片上傳至iNaturalist生物多樣性觀察平台,這一舉動引起了專家的關注。

首次在乾燥的卡魯地區發現天鵝絨蟲

這神秘的小蟲正是天鵝絨蟲,其家族歷史可以追溯至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外觀經久不變,是一個真正的「活化石」。當時的巴納德並不知道他發現了一個全新的物種,後來這一新發現以他的名字命名為「羅翰氏天鵝絨蟲」(Peripatopsis barnardi)。此外,這也是首次在乾燥的卡魯地區發現天鵝絨蟲,這強烈暗示了當地遠古時期可能擁有茂密的森林,與現今的乾燥景觀形成鮮明對比。

見證當地因氣候變遷導致森林消失及物種隔離並演化的歷程

學校的天鵝絨蟲專家丹尼爾斯(Savel Daniels)接獲通報後,立即前往發現地進行深入研究。透過DNA分析等技術,他確認這確實是一個新物種,並推斷這種蟲約在1520萬年前與其近親分家,見證了當地因氣候變遷導致森林消失、物種隔離並演化的歷程。這項包括「羅翰氏天鵝絨蟲」在內的七個新物種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生態學與進化》(Ec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上。

斯泰倫博斯大學的學生羅翰‧巴納德在偏遠山區進行探險時,當他撥開落葉時,發現了一隻黑色、身體柔軟的奇特小蟲,小心翼翼地採集了標本。FB圖片@Stellenbosch University

斯泰倫博斯大學的學生羅翰‧巴納德在偏遠山區進行探險時,當他撥開落葉時,發現了一隻黑色、身體柔軟的奇特小蟲,小心翼翼地採集了標本。FB圖片@Stellenbosch University

全新品種用發現者姓氏命名

丹尼爾斯教授特別感謝公民科學家的熱忱分享,他指出,許多山區可能還隱藏著未被發現的獨特種天鵝絨蟲,保護這些古老森林中殘存的生物至關重要。對於年輕的巴納德來說,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個「活化石」至今仍令他感到難以置信。他表示:「這就像找到我們甚至不知道已失去的一環,讓我對未來的探索充滿希望,但同時也擔憂許多未知生物可能在我們認識它們之前就消失了。」

FB圖片@Stellenbosch University

FB圖片@Stellenbosch University

如今,天鵝絨蟲僅存於潮濕環境,是遠古岡瓦那大陸的遺民。其獨特的演化地位使其成為科學家研究地球生命史的寶貴窗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