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示,人類史上最漫長的史前遷徙路線來自亞洲,這段足足超過兩萬公里的步行旅程,形塑了今日美洲原住民族群的基因樣貌,堪稱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遷徙行動之一。
科學家重建人類史上最長遷徙路徑
科學網站《IFLScience》報導,研究團隊分析來自139個族群、共1537人的DNA,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Kim Hie Lim領銜,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她指出:「抵達南美後,這些族群分布於安地斯、亞馬遜、查科與巴塔哥尼亞等地,並在地理隔離下發展出獨特的基因特徵。」其中,定居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亞族群,基因多樣性反而最低,顯示遷徙距離與基因瓶頸效應關聯密切。
Genes whisper ancient tales of longest human migration out of Asia https://t.co/PqgkhBKP9B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CMPNews) May 16, 2025
研究推測:早期人類約在1萬4千年前已抵達現今巴拿馬與哥倫比亞交界
研究透過基因流動與變異分析推測,早期人類約在1萬4千年前已抵達現今巴拿馬與哥倫比亞交界。這一時間點與主流考古觀點相符,後者認為人類約在2萬6千至1萬9千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期高峰期間進入美洲。
Early Asians made humanity’s longest prehistoric migration, walking over 20,000km from North Asia to South America. A landmark study published in Science, led by #NTUsg scientists Assoc Prof Kim Hie Lim and Prof Stephan Schuster with support from the GenomeAsia100K consortium,… pic.twitter.com/k0wHFq9oQL
— NTU Singapore (@NTUsg) May 16, 2025
首度系統性描繪亞洲遺傳多樣性
此項成果得以實現,關鍵在於龐大的亞洲基因資料。研究仰賴「亞洲基因組十萬人計畫」(GenomeAsia100K),該計劃首度系統性描繪亞洲遺傳多樣性。Kim Hie Lim指出,亞洲人口雖占全球比例高,過去在基因研究中卻嚴重缺席,「不同族群因遺傳背景不同,與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也有所差異,若亞洲人未被納入,就難以完整受惠。」
In humanity’s longest prehistoric migration, groups of daring people walked over 20,000 kilometres (12,427 miles) from North Asia across to North America and down to the southernmost tip of South America. 🔍https://t.co/qkNq5rpYc8
— IFLScience (@IFLScience) May 17, 2025
有助於解讀當代人群的遺傳變異
研究也納入大量原住民樣本,同樣長期被基因研究忽視。Kim Hie Lim表示,原住民族群「常具獨特遺傳特性,反映長期隔離或適應極端環境,其基因是理解地區人類演化的重要窗口。」她強調,了解這段遷徙史意義重大,「我們今天的基因來自祖先,掌握這段歷史,有助於解讀當代人群的遺傳變異。」

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圖片
在一萬多年前的冰河時期,人類從西伯利亞出發,穿越白令陸橋進入美洲,沿著山脈與平原一路南下,走過亞馬遜雨林、查科沙漠與安地斯高原,最終抵達遙遠的巴塔哥尼亞。這段遷徙旅程不僅是人類史上最漫長的徒步探險,更深刻塑造了整個美洲的遺傳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