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冷飯加熱就食得?小心致命細菌 科學家揭「隔夜飯」健康危機

大視野

冷飯加熱就食得?小心致命細菌 科學家揭「隔夜飯」健康危機
大視野

大視野

冷飯加熱就食得?小心致命細菌 科學家揭「隔夜飯」健康危機

2025年05月24日 12:20 最後更新:05月28日 16:44

《柳葉刀》雜誌發表重磅研究,隨著氣候變化,細菌活躍,導致更多的砷進入水稻根部,最後落在每日所食用的米飯。

氣候變化導致細菌活躍

據外媒報道,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重磅研究,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和中國的科研團隊在長江流域的稻田中,做了長達十年的追蹤實驗。

觀看影片

研究發現,隨著氣溫升高、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稻米中的砷含量正在明顯增加。土壤裡的某些細菌因為氣候變化活躍了,導致更多的砷進入水稻根部,最後落在每日所食用的米飯。

研究指出,長期攝入無機砷可能導致膀胱癌、肺癌、皮膚癌,甚至心血管疾病、胎兒發育異常、神經系統損傷。

亞洲以米飯為主食

在越南、孟加拉、印度等地,平均每人每天能吃接近1公斤米飯,中國人年均大約要吃掉75公斤米。研究還指出,米飯越糯越香的地區,往往是稻田水源和氣候變化疊加影響最強的地方。

導致米飯出現問題的幕後黑手是「蠟樣芽孢桿菌」(Bacillus cereus),這種細菌本身存在於空氣和環境中,米飯一旦煮好後在室溫下放置太久,就很容易被入侵。

這種細菌會在冷卻過程中產生毒素,如果後續加熱不充分,毒素並不會被徹底殺滅,吃進去後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的風險,嚴重時甚至脫水、頭暈。

食品安全風險不容忽視

科學家提醒,氣候變化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是潛移默化的,米飯這種「高度日常化」的主食,更容易讓人忽視其中的變化,因此在食用時要更為小心。

最新研究發現,汽車鎖匙上的細菌含量驚人地高,甚至比手機和電腦鍵盤的細菌含量高出四倍。

研究:汽車鎖匙含菌量超高

據外媒報導,英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人們每天隨身攜帶的汽車鎖匙可能比想像中更加骯髒。研究發現,汽車鎖匙上的細菌含量驚人,甚至比手機或電腦鍵盤的細菌含量高出四倍,成為最容易被忽略的細菌滋生地之一。

可能導致嚴重甚至致命的感染

這項研究是由比價網站「MoneySupermarket」委託進行的,結果顯示,汽車鎖匙上最常見的細菌是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這種細菌通常存在於人體皮膚上。儘管通常情況下這些細菌是無害的,但在醫療環境中可能導致嚴重甚至致命的感染。

約四分之一的車主使用同一把鎖匙已超過五年

研究還指出,儘管汽車鎖匙的使用頻率極高,仍有三分之一的司機表示從未清潔過自己的車鎖匙。在這些受訪者中,約四分之一的車主使用同一把鎖匙已超過五年。

報導指出,許多人注重手部衛生和居家清潔,特別是廁所和廚房的清潔,但常常忽略了像汽車鎖匙這樣每天多次接觸的小物件。方向盤、變速桿和儀表板等通常被認為是車內細菌滋生的熱點,但鎖匙本身卻很少受到關注。

專家呼籲大眾應重新審視日常清潔習慣

專家呼籲大眾應重新審視日常清潔習慣,特別是那些經常接觸但極少清理的小型物品。「我們會洗手、擦拭桌面和浴室,但像汽車鑰匙這樣每天多次接觸的物品卻經常被忽略。」衛生專家建議,應該定期使用酒精擦拭汽車鎖匙,將此簡單的步驟納入日常清潔程序,以降低潛在的健康風險。

汽車鎖匙上的細菌含量驚人地高。資料圖片

汽車鎖匙上的細菌含量驚人地高。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