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西達佛州一座神秘山丘外觀酷似人的嘴唇,自2012年一張Google Earth衛星照片曝光後引發關注,近日再度成為熱門討論話題。
蘇丹神秘「嘴唇山丘」衛星照爆火
據外媒報導,這座地景位於蘇丹西部,距離查德邊境約95公里。2012年的衛星照片中,當地因乾旱而呈現乾枯狀態,山丘呈現粉紅色調,突顯出嘴唇形狀,周圍散布著農田和可能是樹木的黑點。然而,近期拍攝的影像顯示該地區已恢復綠意,植被明顯增加。
觀看影片
900米巨唇引熱議
這座山丘長約900米,最寬處約350米,外觀像是一雙嘴唇向太空送飛吻,因而被稱為「內陸之唇」(Landlocked Lips)。
觀看影片
地貌學家:山丘中央有一條狹長岩層貫穿
雖然這座山丘的高度和歷史尚不詳,但根據現有衛星影像,專家對其形成原因有了初步了解。美國奧勒岡大學的地貌學家羅林(Josh Roering)指出,照片顯示山丘中央有一條狹長岩層貫穿,可能是一道岩脈(dike),其抗蝕性較強,因此在周圍較軟的岩層風化後仍然突出地表。
觀看影片
岩脈的形狀將決定整座山丘的輪廓
岩脈是由火山活動、板塊運動或沉積作用形成的垂直岩石結構。目前雖無法確認這條岩脈的具體類型,但如果推測正確,這條岩脈的形狀將決定整座山丘的輪廓。類似地形也曾出現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和加拿大育空的麥肯齊岩脈群。專家強調,在實地勘察之前,一切都還只是推測。
Google Earth圖片
座頭鯨以其複雜的歌聲和群體行為聞名。科學家近日首次詳細記錄到座頭鯨與人類友好互動時,牠們會特意吹出「泡泡圈」的奇特行為,為非人類物種的創造力提供了罕見的洞見。
11隻座頭鯨製造了39個泡泡圈
據《IFLScience》報導,美國SETI研究所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的科學家共同進行了這項研究,在全球多個海域(包括夏威夷、多明尼加及美國大西洋沿岸等地)觀察並記錄了11個獨立事件,共11隻座頭鯨製造了39個泡泡圈。研究人員指出,這些泡泡圈並非在捕食或打鬥時出現,而是在座頭鯨顯得相當放鬆時製造,且常在接近船隻或游泳者後才這麼做。
座頭鯨對船隻和人類游泳者表現出好奇和友善
該研究的共同主要作者、海洋野生動物攝影師弗雷迪安尼(Jodi Frediani)表示,座頭鯨對船隻和人類游泳者表現出好奇和友善,多數情況下牠們會主動靠近並吹出泡泡圈。在一些「好奇互動」事件中,這些座頭鯨甚至專注於人類而忽略同伴,有的泡泡圈甚至部分環繞了泳客。
具有精細的運動控制能力
科學家的分析發現,至少有一隻座頭鯨僅用單邊鼻孔就製造出泡泡圈,顯示這些大型哺乳動物具有精細的運動控制能力。與海豚在吹泡泡圈前會有明顯準備動作不同,座頭鯨的動作則顯得流暢而突然。研究團隊推測,座頭鯨可能在進行「有目的的玩耍」,這種行為有助於測試環境和對方的反應,也可能是一種跨物種連結的方式。
SETI研究所的科學家道爾(Dr. Laurance Doyle)認為,這一發現對搜尋外星智慧生命具有啟示意義,因為它支持了「智慧生命會對接觸感興趣並主動嘗試聯繫」的假設。共同主要作者夏普(Dr. Fred Sharpe)也指出,座頭鯨似乎試圖透過吹泡泡圈與人類進行有趣的互動或某種形式的溝通。
首次在鬚鯨類中得到充分記錄的案例
雖然海豚和白鯨也曾被觀察到會製造泡泡圈,但這是首次在鬚鯨類中得到充分記錄的案例。先前在無人類在場的無人機調查中並未發現泡泡圈,暗示此行為可能是針對人類。
海洋哺乳動物科學期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