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國安處上周指一款台灣手機遊戲《逆統戰:烽火》鼓吹港獨、台獨,意圖分裂國家,經保安局局長批准後實施禁制。
特首李家超今日(6月17日)在行政會議前回應指,該款遊戲以手機遊戲方式作爲掩護,鼓吹港獨、台獨,意圖分裂國家。他重申任何人下載、發布、向他人分享、課金予該遊戲,皆屬違法。他特別提到,下載者可能被視爲具煽動意圖,而課金資助開發者或觸犯分裂國家罪及煽動罪。
警方6月10日宣布禁制《逆統戰:烽火》之後,該遊戲下載量曾一度飆升,隨後蘋果的應用商店以及Google Play應用商店都下架相關遊戲應用。從下載量一度急升可見,部分市民還有反政府心理,但特首提醒下載這些遊戲可能已屬違法。正確的做法是,即使已經下載遊戲,亦應該將遊戲刪除。
看蘋果應用商店就相關遊戲的簡介,玩家可以「扮演保衛共產黨政權的紅軍,或者領導一個革命陣營,發展抵抗組織,兼用和平與武力手段,消耗紅軍能量,加速共產黨統治動搖的大洪水之日來臨」。介紹也提及,「從共產黨築起的高牆鐵幕下解放祖國」,亦公然宣稱要建立「台灣國」,很明顯有宣揚分裂國家的目的,違反《香港國安法》中的分裂國家罪。當然不能夠因爲遊戲可以選擇做紅軍擊退反賊,作爲沒有違法的辯解。遊戲中有合法的部份,不能為不合法的部份開脫。
去年6月在「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香港對伊朗賽事前奏播國歌時,一名19歲男子背向會場被指故意作出侮辱國歌行為,被控「侮辱國歌」罪。當時有朋友問,執法是否需要那麼嚴?如果現在是1997年7月1日,我會同意他的意見,但是經歷了2014年的佔中和2019年的黑暴事件之後,我就不能夠同意這種意見,因爲這個是典型的「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情景。
這個犯罪心理學的理論,是威爾遜和凱琳在1982年3月於《大西洋月刊》發表的文章中提出的。以一個有少量窗戶被打破的建築物爲例,如果不把窗戶修好,就可能會激發路過的破壞者,扔石頭打破更多的窗戶,最終入侵者會闖進建築物之內,如果發現沒有人居住,就會在那裏佔領或者縱火。「破窗理論」強調要著力打擊輕微罪行,這有助減少嚴重罪案,要以零容忍的態度面對罪案。
這個理論描述社區失序的5個階段。第一,社區開始出現失序,部分居民遷離;第二,未能遷離社區的居民擔心自身安全,對區內的事漠不關心;第三,社區的監察力下降,治安進一步惡化;第四,區內更多居民遷走,仍然留在區內的居民更加退縮,減少外出;第五,外來犯罪分子入侵社區,治安完全失控。
「政治破窗理論」也可以有5個階段。第一,政治上出現少量的異見行爲,大家抱自由之心去容忍之;第二,異見行爲惡化,反對這些行爲的人開始啞聲,明哲保身怕受攻擊;第三,異見行動急劇上升,政治氛圍進一步惡化; 第四,異見變成主流,抬高自己凌辱對方,令反對聲音更加退縮;第五,異見暴力湧現,社會全面失控。
無論大球場上侮辱國歌的行爲,或者是出品一款遊戲宣揚台獨、港獨,都會打破第一扇窗,進入政治破窗第一階段,我們都不應該容忍。有了回歸22年到2019年的經驗,就知道一開始時抱住自由之心,去容忍這些異見行爲,最後歪異行爲便會全面失控。當球場上反政府之聲絕跡,便會見到在啟德體育園香港對印度足球比賽的時候,熱烈的球迷力撐香港隊比賽,而不是將球賽變成一個宣揚港獨的場地。這種正常氛圍,更應倍加珍惜。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