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鍾賢
我有位中學舊同學,數年前說要為子女爭取優等教育,為家人尋覓自由的一片天,而離港赴英。
之後不時見她在社媒上載相片,大銷英國自由生活景況,原以為她早已在外地安頓好,豈料上月在香港街頭,碰到她和兒子,只見她面有難色,閒聊幾句便匆匆離開。數日前,在中學聚會跟舊同學再說起,方知這位移民舊同學,因英國對私立學校新增20%稅而打退堂鼓,安排兒子返港升學。
移英回流 苦了莘莘學子
英國工黨政府上台後,多項教育新政如重錘落下,讓移居英國的香港家庭,面臨前所未有的經濟壓力。從私立中小學到大學國際生,學費飆升,正成為壓垮許多家庭的最後一根稻草。
英國私校學費火箭式上漲,倒閉潮加劇,中產家庭被逼逃離。
自2025年1月英國政府對私校及寄宿學校學費,徵收20%增值稅(VAT)以來,為政府帶來15億英鎊收入,以幫補公共財政和招聘及培訓6,500名教師。可惜這項政策衝擊已提前顯現:百年名校伊頓公學率先宣布學費暴漲20%至每年6.3萬英鎊(約63萬港元),而寄宿私校年均學費更從3.6萬英鎊飆升至4.05萬英鎊(約40萬港元),走讀私校年均學費也從1.6萬英鎊上漲至1.8萬英鎊(約18萬港元),這波漲幅已對眾多中產家庭,造成沉重負擔。最新資料顯示,自2025年1月以來,已有27所英國私立學校宣佈計畫關閉或面臨倒閉風險,其中不乏具有百年歷史的知名學府。
曾有報導指,有學生因父母無力承擔英國私立學校學費漲幅,被逼轉讀公立中學,而英國私立學校委員會亦警告,此政策可能導致3萬學生退學,中產家庭首當其衝。但英國公立學校質素向來極度參差,是當地嚴重的社會問題,故優質的公立學校競爭越來越大,一位難求,加費對BNO家庭、公立學校學生均會造成影響。
大學國際生再遭「附加稅」重擊
中小學學費未平,大學風暴又起:英國政府擬對大學國際生學費徵收6%附加稅,以每年120億英鎊國際學費收入計算,大學需額外上繳7.2億英鎊,相關成本恐轉嫁學生,導致留學開支進一步攀升。不少家長以為移英後打工可付學費,但倫敦以外地區薪資極低,根本不夠支付國際生費用。有移英學生因無力負擔,最終放棄英籍返港升學。
赴英留學成本大增,移英港人苦不堪言。
正當英國教育成本持續高企之際,香港本地教育質素正閃耀全球——不僅有21所中學躋身全球IB百強(其中拔萃男書院及聖保羅男女中學更位居世界第二),港大、中大等5所大學亦穩居QS世界百大前列,學術實力直逼英國羅素集團旗下大學;更關鍵的是,本地生每年僅需4.2萬港元的學費,還不到英國國際生費用的十分之一。教育專家直言:「香港IB課程著重培養批判思維與國際視野,畢業生成功進入牛津、劍橋的人數持續增長,香港本地教育品質實被嚴重低估。」
十字路口的抉擇
英國教育稅務負擔的層層加碼,暴露出移英港人家庭規劃的脆弱性。當私校學費堪比豪宅供款,當大學附加稅吞噬家庭積蓄,子女教育可能成為移民夢碎的導火線。
而香港高質素教育的崛起,為莘莘學子提供了新思路,與其在異鄉掙扎求生,不如理性評估返港升學的價值。這裡有世界頂尖的中學、百強大學、以及文化認同感,還有國家發展的無限潛能及全球南方國家的龐大機遇。對真正重視教育的家庭而言,回歸或許不是退路,而是破局的出路。
教育移民的本質是投資未來,但當成本失控時,及時止蝕才是大智慧。
維觀者言:鍾賢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作者:鍾賢
特首顧問團宣布換人,長和集團主席李澤鉅出局。新加入3名成員,包括「杭州六小龍」的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強腦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韓璧丞,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
特首顧問團加入3人汰弱留強。
長和集團於賣走巴拿馬港口一事,盡顯其掌舵人只顧商業利益、罔顧國家大局的狹隘思維。消息指李澤鉅乃長和賣港一事的幕後操盤人。面對中美博奕的大義,長和集團作出有違國家利益的短視行為,加上巴拿馬港口爭議涉美利益眾多,特首顧問團會議涉及香港重大決策消息,惟有換走背信棄義之人,方可保香港之大局。
長和:黃台之瓜,何堪再摘?
香港過去10年,幾經多事之秋。從2014年佔領行動至2019年黑暴事件,外部勢力肆意利用顏色革命手段和白手套,干預香港事務,但長和這野孩子始終自視過高,一再觸及香港的傷疤、一再衝撞香港的底線、一再考驗中國人的尊嚴。從2019年發表「黃台之瓜」怪論,到近日不動聲色向美資為首財團賣走巴拿馬港口的決定,長和遊走政治灰色地帶的處事態度,貫徹其軟對抗政府的態度。
長和面對美國單邊主義抬頭,大可求助於港府甚至中央,應對其無理霸凌行為。但長和選擇背棄祖國利益,甘願配合美方「以港遏華」的戰略,將巴拿馬港口戰略重地拱手讓予美方為首財團。特首顧問團乃與聞港府機密的核心諮詢組織,知悉政經政策大局方向,任期2年,旨為向港府提供意見。現今政治形勢波詭雲譎,特區政府還容得下對其政治立場有懷疑商人,與聞香港決策機密嗎?
特首顧問團換走李澤鉅,實屬其咎由自取的結果。外圍政治環境風高浪急,香港要防範外部勢力打擊滲透,已失去寵溺商界野孩子的空間。
杭州六小龍加盟顧問團 聯手前人行副行長發展創科
特首顧問團換血一大亮點,乃港府三顧草廬招人才。早於今年4月,特首李家超率團展開為期4日的浙江考察,知情人士指,特首高度重視和杭州六小龍的交流,現時新增的強腦科技創始人韓璧丞(38歲)以及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35歲),正是六小龍核心人物。強腦科技的醫療器械冠超全球,其智能仿生手的精妙為殘障人士帶來曙光,亦為中國仿生科技打出國際;而宇樹科技的機器人發展更領先全球,其仿生機器人在春晚跳舞一鳴驚人,成功帶動中國發展高端機器人浪潮,亦於國際舞台上,盡顯中國新科技龍頭的地位。
特首曾在杭州拜訪宇樹科技和強腦科技。
強腦科技和宇樹科技兩大年輕巨頭,加盟港府特首顧問團,不但有助香港爭取內地龍頭企業落戶,更有望革新政府部份公務員被動式發掘商機的守舊思維。換走一塊頑石,換來兩塊美玉,依照長和公關的口徑,實屬真正「世紀大Deal」。
另一新委任的朱民博士,他的經驗說明一切。朱民博士現任世界經濟論壇董事會(World Economic Forum)董事,此前曾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大局思維無容置疑。香港面對美西方圍堵政策肆虐,惟有兼具國際視野、對祖國忠誠無容置疑的經濟智者,方可協助港府,走出單邊主義的渾水。美國特朗普遏華技倆層出不窮,朱民博士早於2011年成為第一名出任IMF副總裁的中國人,配合2名創科新加軍的加盟,定必可以在顧問團內提出寶貴意見,為港創科注入新動力。
内地重量级經濟學家朱民加入特首顧問團。
香港,切勿好了傷疤忘了痛
中聯辦主任周霽提醒,沒有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等高水平安全,難以有效推動高質量發展。特首顧問團換走李澤鉅,不但是香港必要的避險決定,亦為警示政治過界者的必要一步。
面對大國對奕,惟有去瘀迎新,方可協助香港,迎接新篇章。香港,惟有牢牢守住傳持國家和香港利益的大方向,才可於紛亂世局的怒濤中,穩步前航。今日,特區政府請一個人出局,來日如何,有關公司應好自為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