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嘴豆屬於高營養豆類植物
不少人都喜愛食堅果類食物,除了「有咬口」,營養價值亦十分高。除了常見的花生、核桃外,鷹嘴豆亦屬於高營養豆類植物,不但可以通便,更有美容功效。
點擊看圖輯
新疆和田地區當地人常以牛羊肉、奶製品、高糖瓜果為主,食物大多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但很少有人患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資料圖片
花生香脆可口,不少人都愛吃。網上圖片
核桃。資料圖片
一、通便
鷹嘴豆定含粗纖維可以促進腸蠕動,解除便秘,並清除腸道毒素,有美容的功效;可以阻止腸內的有害物質吸收干擾大腦功能,預防腦退化症;鷹嘴豆中的纖維素可以幫助大腸稀釋隨飲食進入的亞硝胺,多環芳羥等到致癌物質。
鷹嘴豆定含粗纖維可以促進腸蠕動。資料圖片
二、美容
鷹嘴豆異黃酮對女性健康的影響很大,具有活性的植物性類雌激素,能延遲女性細胞衰老,使皮膚保持彈性、養顏、豐乳、減少骨質丟失,促成骨生成、降血脂、減輕女性更年期綜合症狀等。
三、平衡膳食
新疆和田地區是世界五大長壽地區之一,當地人常以牛羊肉、奶製品、高糖瓜果為主,食物大多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但很少有人患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研究人員發現,他們的主食手抓飯中摻有鷹嘴豆,起了平衡膳食的關鍵作用,使他們遠離「三高」疾患,因此,鷹嘴豆在當地也被稱為「長壽豆」。
新疆和田地區當地人常以牛羊肉、奶製品、高糖瓜果為主,食物大多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但很少有人患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資料圖片
四、保護血管
鷹嘴豆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膽固醇代謝,防止脂質在肝臟和動脈壁沉積、降低血小板凝結能力,防止血液黏稠以及血栓的形成。除此以外,鷹嘴豆還可以消除血管的炎症反應,對血管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可有效地降低血壓。「三高」患者可每天食用鷹嘴豆50克,連續3個月即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食用鷹嘴豆產品就可以使體內胰島素活性和胰島素受體數量增加,達到控制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狀的目的。
專家提醒,荔枝雖然香甜又營養,但過量進食恐致「荔枝病」引發健康風險。
過量進食荔枝恐引發健康風險
夏日炎炎,荔枝憑藉香甜口感與豐富營養成為時令熱門水果,深受市民歡迎。不過,專家提醒,荔枝含糖量高,部分人士及兒童若過量進食或會引發健康風險。市民應根據體質及年齡科學進食,預防「荔枝病」(低血糖症)及相關不適。
過量進食荔枝恐引發健康風險。資料圖片
營養價值高 糖分含量不容忽視
據悉,每100克荔枝果肉約含有71.5毫克維生素C,遠高於蘋果和橙,具備抗氧化及增強免疫力功效。荔枝所含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豐富,含糖量高達15%至20%,有助快速補充能量,特別適合運動後或疲勞時食用。另外,荔枝亦含多酚類物質,如原花青素、鞣酸等,具抗氧化及抗炎功效,對身體有一定益處。
每100克荔枝果肉約含有71.5毫克維生素C,遠高於蘋果和橙。資料圖片
進食須適量 部分人士需特別注意
雖然荔枝營養豐富,但進食過量會增加健康風險,尤其以下人士更需注意:
1. 糖尿病患者應慎食,以免引起血糖波動;
2. 體質燥熱者/濕熱人士不宜多吃,荔枝含糖高,亦易引致口腔黏膜脫水、牙齦腫痛及口腔潰瘍,體質燥熱或濕熱人士亦應慎食,以免加重口乾、便秘等不適。
預防「荔枝病」 切勿空腹或過量進食
空腹或大量進食荔枝,特別是未成熟果實容易誘發俗稱「荔枝病」的低血糖症。這主要因果肉中的次甘氨酸A及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抑制血糖生成,同時刺激胰島素分泌。臨床資料顯示,一次食用超過2公斤荔枝可引發嚴重低血糖,出現頭暈、心悸、出汗,嚴重者可致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糖尿病患者應慎食荔枝,以免引起血糖波動。資料圖片
專家建議安全食用方法
攝取量:普通成年人每日建議不超過10至15顆(約200克),兒童則每日不宜超過5顆,實際數量宜按體質調整。
進食時機:宜於餐後半小時進食,切勿空腹食用;可配搭主食或其他水果,幫助平衡糖分攝入。
果實選擇:應選擇成熟荔枝,避免進食未成熟果實。
如出現低血糖症狀應立即服用葡萄糖、蜂蜜或其他含糖食物,情況嚴重時須及時就醫。
適量適時適體質 享受健康荔枝季
專家強調,荔枝雖美味,但應遵循「適量、適時、適體質」三大原則,特別注意兒童及敏感人士的食用風險,享受荔枝之餘,亦保障自身健康。
荔枝雖美味,但應遵循「適量、適時、適體質」三大原則。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