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過去股市好景的時候,上市公司的殻價搞到好貴,最高見過7、8億,好多傳統生意唔係賺好多錢,一年只賺三幾千萬,但係上市賣咗個殻,大股東執返4、5億,就可以印印腳退休。

不過如今反逃犯條例的示威搞了4、5個月,搞到香港百業蕭條,再加上港交所的改革,上市公司的殻價就大跌了。

內地證券時報做了一個詳細報道,值得一看。

中泰國際(香港)分析師Alvin向內地證券時報記者透露,現時香港主板殼價大約3.5億至4億港元,較高峰期下跌50%。

除了市道、內地人不想來香港買上市殻價之外,港交所的改革亦都對殻價有影響。2017年6月27日港股仙股的集體閃崩,推動了港交所的改革決心。

去年5月25日,港交所針對長期停牌而復牌無期的「釘子戶」開了一劑猛藥。如果主板公司連續停牌18個月、創業板上市公司停牌12個月,港交所有權將其除牌。今年來,港交所除牌家數遠超往年。這也引來部分被除牌公司的不滿。

10月10日,被港交所要求除牌的國家聯合資源控股舉行股東座談會,提出公司因缺席聆訊被剝奪抗辯機會,港交所上市科建議上市委員會取消公司上市地位,並指港交所上市委員會濫權,違反公平原則,將尋求律師意見。該公司此前在香港報刊刊登頭版廣告,控訴港交所的程序不公。

中泰國際(香港)分析師Alvin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現時香港主板殼價大跌,2011年,港股主板殼價介於1.8億至2.5億港元之間。但在2014~2018年間,香港主板殼價暴漲,高峰期一度達7億至8億港元。然而,現時香港主板殼價約3.5億至4億港元,較高峰期跌了50%。

2014~2015年,恆大系、阿里系及騰訊系熱衷在港股買殼,香港殼股價格在此期間暴漲。Alvin向記者表示,一般來說,計算殼價都是以收購價減去資產淨值。比如,2014年12月,恆大以9.5億港元購買新媒體(現已更名為「恆大健康」)74.99%股權,公司估值12.66億港元。當時公司年報資產淨值為4.56億港元,因此殼價為8.1億港元。恆大入主之後,恆大健康股價開始一路暴漲,同時也刺激了殼價的需求。

去年4月,有多家香港主板公司控股權易手,如劍虹集團控股、膳源(現已更名為「民商創科」)、錢唐控股等。這些公司易手時的估值介於7.3億至9億港元,如果扣除資產淨值,殼價約介乎6.24億至7.02億港元。其中,劍虹集團控股主要在香港從事地基服務供應業務,於2016年3月20日在香港主板上市,上市僅兩年就於2018年5月轉身賣殼。劍虹集團控股公告顯示,金利豐證券代表要約人提出要約收購,以每股1.9875港元收購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4億股,按此價格計算,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的價值為7.95億港元。截至2018年3月31日,劍虹集團控股經審核的每股資產淨值約0.31港元,經審核的資產淨值約1.25億港元,因此劍虹集團控股的殼價為6.7億港元。

然而,今年以來,殼價急轉直下。9月13日,泓盈控股的主要股東以4.1億港元出售75%股權予中環控股,相當於整個公司估值為5.6億港元。根據公司最新資產淨值(1.73億港元)計算,此次交易的殼價為3.87億港元。相比之下,2018年桐城控股賣殼價格高達6.83億港元。兩家公司都是建築業務,考慮到目前市況環境以及港交所對上市規則的修訂,殼價已然大幅貶值。

7月26日,港交所發佈的《諮詢總結》稱,近年來港股借殼上市盛行,一方面是投資者買入上市發行人控制權以取得其上市地位,達到借殼上市目的,另一方面是上市發行人本身業務能力一般,還常年虧損,於是出售相關業務賣殼,投機炒殼行為已成為市場操控及內幕交易的溫床。對此,港交所已修訂《上市規則》有關借殼上市以及持續上市准則的相關條例,並於10月1日正式生效。

修改後的《上市規則》主要變動包括:對借殼交易的定義,對於上市公司出售業務導致控制權變動的限制,以及禁止通過大規模發行證券進行借殼上市。

具體來看,是否將上市公司交易行為定義為借殼上市,主要從交易規模、目標資產質量、發行人業務性質及規模、主營業務出現根本轉變、控制權或實際控制權變動、一連串的交易或安排(一般指36個月內進行收購、出售項目導致控制權變動)來判定。

其次,修改後的《上市規則》限制發行人不得在控制權變動之時或其後36個月內將全部或將大部分原有業務出售。

第三,禁止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借殼:大規模發行股票換取現金,當中牽涉到可能會導致發行人控制權或實際控制權轉變,而所得資金將用作收購或開展規模遠較發行人現有主營業務龐大的新業務。
此外,今年4月4日,香港證監會就建議的《證券保證金融資活動指引》發表咨詢總結,該指引於10月4日生效。此舉意在收緊券商孖展(即保證金)借貸。券商借出的孖展總額上限,定於券商資本額的5倍,經紀行須向客戶追繳保證金,並嚴格執行追繳保證金通知政策,在客戶不交的情況下,券商會直接斬倉。這也是為何今年6月以來湧現許多暴跌個股。

林子俊表示,保證金收緊對小型券商影響較大,因為現在香港券商已很難靠單一傭金養活自己,很多券商都是靠孖展收入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新規除了要求控制各項保證金比率外,還要定期做各種壓力測試,會增大券商的壓力和負擔。如果某些券商專門是做殼買賣尤其是為不合規的殼買賣提供資金幫助,新規將在一定程度上打擊這些違規交易。

受新規影響,以往非常興旺的殼股抵押活動亦受衝擊。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許繹彬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大股東押股融資成本會增加,因為殼股抵押的難度增加,而且近月經濟轉差,券商生意下滑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小券商容易因業務不足,在無利可圖及成本上升下被逼結業。上市新規對於炒殼監管更嚴,亦令出現財政危機的上市公司到處「求救」的難度增大,導致原本來港上市的中小型公司意願減少,券商生意蕭條。

林鴻恩認為,新規生效後,相信會有更多公司,尤其是規模小的公司跌入DQ(遭港交所發除牌通知)警戒線內。

針對香港市場「僵屍股」、「老千股」、「炒殼、養殼」等老頑疾,港交所正在全方位打擊。正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說的,請「客人」進來,當然是把「屋子」打掃乾淨才是。

2018年5月,港交所針對長期停牌而復牌遙遙無期的港股「僵屍」開了一劑猛藥,其中主要提到以下幾點:一是主板上市公司停牌需在18個月內,創業板上市公司停牌需在12個月內復牌,否則港交所有權予以除牌。二是重點監察少數業務運作規模極低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主要特徵包括:近期業績報告顯示公司業務活動極度低迷,營業收入極低,業務入不敷出,出現虧損和營運現金流為負;業務長期極度低迷和虧損,過去數年間,公司生意嚴重惡化;公司無法證明其擁有足夠價值的資產維持上市地位,其資產已無法產生足夠的收入和利潤來證明該公司擁有切實可行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意。港交所有權令上市公司短暫停牌或將其除牌。

相關上市規則於2018年8月1日開始生效。儘管保障投資者協會認為強制除牌制度對中小股東不公平,連套現的機會都沒有,但港交所還是發了新規。截至2018年8月1日,長期停牌不足12個月的,尚有1年半的緩衝期,即2020年初復牌可逃過一劫;停牌超過12個月的,只有1年的緩衝期,復牌的最後日期為2019年7月31日。

據記者統計,截至2019年8月1日,有20家上市公司未能提出復牌請求,並說服香港證監會相信它們具備復牌資格。這些公司都將面對除牌的審判。但是,在它們之前,港交所大掃除的序幕早已拉開。

根據《上市規則》,上市公司被除牌的流程有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最短6個月,其間公司可提交復牌建議予港交所審批。在每個階段結束時,如果沒有一個可行的建議,港交所會將公司置於下一個除牌階段,直至取消上市地位。

港交所落實「快速除牌」新制度,部分長期停牌公司於近期陸續除牌,也引來部分公司反彈,炮轟港交所處理不善。9月19日,被港交所下達除牌通知的金利通召開記者發佈會回應港交所退市要求,稱港交所對於公司的新業務營運能力、新業務可持續性以及公司未能維持重組價值的有形資產/無形資產提出質疑,但由於公司發展的是大數據業務,不能用傳統業務衡量標準去評判,指控港交所除牌是不遵循法治。

停牌超過4年的鎳資源國際今年就入稟香港高院,就除牌決定提出司法復核,同時質疑上市科及上市委員會妨礙公司運作及財務狀況,一心將其除牌。

2019年以來,中國光纖 、中國泰豐床品、中大國際 、雲信投資控股、亞洲煤業、恆芯中國控股、睿鋒集團等七家上市公司,已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

2018年和2017年,分別有2家、5家上市公司被港交所除牌。更早之前的3年,每年各有6家被除牌。




尚風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