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來,香港的氣氛似乎陷入一種 “身份政治” 的怪圈。任何的公共事務,其支持和反對似乎均以立場行先,尤其是部分人士,針對只要是與其立場相左的事務,不論該事務本身是否造福全港整體民生福祉(亦包括其自身選民),均持不留餘地的否決態度。

究其原因,近百年的進化史讓人類的大腦為了生存,進化出快速區分不同的部落,並加之黨同伐異的回路。這從采集狩獵時代開始,便是有助於生存的最佳手段之一。因此即使到現在,我們的大腦中關於區分彼此身份的區域仍然在我們的潛意識裏發揮重要的作用。法國存在主義大師 Sartre 對此有一句精辟的總結: “他人即地獄”。與我這一群組理念相左的,即是地獄。應用到今日的香港,便是黃藍之分。顏色行先,民生行後。

然而,作為當今的政治參與者或者代議士,不應將自己的一切行為都限制在人類本能的程度。作為有一定影響力與政治資源及高度的人士,應該站在更高的層面思考,如何才是對全港市民來說都有益的事情,而不是戴上有色眼鏡,先分辨顏色,再決定立場,甚至乎對於事實歪曲抹黑以完整自己的論述。

試看近期的兩個例子。其一即是內地醫療檢測人員馳援香港。這一行為飽受某些攬炒派以及各層次既得利益者的抨擊。在全港疫情吃緊的關頭,檢測能力本身就是本地疫情擴散中壓力最大的一環,這一點連袁國勇教授也不否認。但可笑的是,部分人士僅僅是因為援助香港的醫療檢測團隊的背景,即橫加抗議,甚至構思出搜集 DNA 之類的匪夷所思的天方夜譚,罔顧這些 DNA 數據本身只會存儲於香港的事實。這一行為本身對香港的整體抗疫環節造成了極大的干擾,最終買單的是誰?也只能是全港市民。獲益的是誰?也只能是操弄身份政治換取資源的政客。

其二便是立法會延期一年的問題。受到疫情的影響,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現屆立法會延期一年。但是泛民議員卻遲遲未有決定,更有部分人士如林夕在網絡上鼓吹 “攬炒” 與 “總辭” 云云。目前香港在疫情和政治風波的沖擊下,百廢待興,立法會在現況下上延長一年運作本身就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思路。在這一基礎上,所謂的總辭又有什麽社會意義?能夠為其所服務的市民帶來甚麼好處?也無非是炒作政治氣氛與話題,發泄政治情緒罷了。

Hate generalizes while love specifies. 作為政治人物,當主導思路的是對其他群體的恨時,你會模糊是非的界限,從而傾向於立場行先,反對一切與你立場相左的事務。但當主導你思路是對全港市民的愛時,你會深入的思考每項事務的具體情況,是否真正能夠幫到香港市民。而這才是香港市民所需要的 “真香港人”。

《青評會》成員 – 温凡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