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報復商隊被洗劫 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

史空穿梭

報復商隊被洗劫 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報復商隊被洗劫 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

2020年09月05日 10:00 最後更新:05:52

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中寫到成吉思汗帶率大軍西征花剌子模,在史實中確實有發生過,只不過沒有了男女主角郭靖和黃蓉而已。

成吉思汗 (網上圖片)

成吉思汗 (網上圖片)

13世紀初,成吉思汗成功統一蒙古各部族,勢力逐漸強大起來,並於1218年,消滅西遼,蒙古帝國開始與中亞國家花剌子模接壤。花剌子模人以經商聞名,蒙古帝國興起後,雙方開始進行貿易。不過,其中有一隊蒙古商隊行至花剌子模邊境時,遭到到當地官兵殺害商隊成員,連成吉思汗派往交涉的使者也不放過。事件直接導致蒙古展開第一次西征,向花剌子模開戰。

蒙金戰爭時期的成吉思汗 (網上圖片)

蒙金戰爭時期的成吉思汗 (網上圖片)

1219年秋,成吉思汗率20萬蒙古大軍出征花剌子模,花剌子模雖然擁有40萬軍隊,但軍心渙散,戰鬥力不強。蒙古軍隊分兵兩路,一邊將訛答剌城重重圍困,另一邊則進攻花剌子模軍事重鎮不花剌城。結果,兩座城都被攻陷,蒙古軍隊更在城裡大肆殺戮。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隨後,成吉思汗再深入敵境,進攻花剌子模的新都撒麻爾干,結果花剌子模在首戰便大敗。國王摩訶末逃到一個小島上躲了起來,不久後就病死在孤島上。成吉思汗並不知道,繼續派兵追擊,更從裏海南邊攻入波斯和南高加索地區,再越過高加索山,橫掃欽察草原、俄羅斯平原南部及烏克蘭地區。

其後成吉思汗再擊破了摩訶末兒子扎蘭丁糾集了一些殘兵敗將,最後於1223年率主力部隊東返,取得第一次西征勝利。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