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講到有新聞從業員用一個眾籌的方式,籌到300萬去搞一個新聞通訊社去做新聞調查。我自己之前同一個內地的天使基金負責人傾過,他覺得香港的眾籌市場發展有好大局限,好難去追得上美國的市場。

他話在互聯網的世代,什麼新嘢都有人搞,眾籌就係其中一個,有人搞出一個平台,等大家將一些創新意念放上去,吸引普羅的人去投資,一方面搞生意的人多了融資的渠道;另一方面,以前一般市民係無機會去做這些初創投資,由於初創投資的資本都好大,過去只有投資基金可以去做。但係在這些新平台上,即使普通人放一萬幾千美金,都可以嘗試做一些初創投資。

概念好新,在美國搞得好勁,在內地亦有好多這類眾籌平台,但係做得成功的,反而係一些互聯網的巨企,例如阿里巴巴,他們已經形成一個平台,例如眾籌拍片有一些已經知名導演,有一些拍電影的計劃,放上平台上,普通人用少少錢都可以參與投資拍片。

這種眾籌的另一個好處就係好多時消費者亦可能係投資者,在内地睇戲的戲票大約是30元人民幣,而投資金額可以少到100元,如果一個觀眾好鍾意咁一個明星或者導演,花了100元人民幣投資入去這部戲,他自己當然會去買飛捧場,亦都可能叫埋一家大細入場觀賞,單係他自己帶動的人流,都可以貢獻超過100元的票房。最後他的投資如果成功的話,都可能只是獲利一百幾十,但係好似大家都有參與,而籌款的行為本身亦都帶動了消費。

呢個朋友覺得香港眾籌市場好難成功的原因,關鍵在於那門生意係本地性定係世界性,如果做出來的生意,主要係針對香港本地,生意的規模相當有限。投入風險資本只係一個細的市場入面,只係做一些初創的生意,其實面對風險係非常之高,由於市場太細,即使成功可能得到的回報亦都好小,吸引力不高,即使唔討論這些籌款行為在香港是否合法,但都唔係咁容易吸納到資本,所以一個眾籌計劃可以吸納到幾百萬投資,呢個絕對不是一個典型。

聽完他講,我都覺得有點滴汗,覺得香港咁細的地方,在互聯網勃興的世界下,想搞嘢真係愈來愈困難。




黃毅力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