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有種成功叫堅持 - 國際殘疾運動

博客文章

有種成功叫堅持 - 國際殘疾運動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有種成功叫堅持 - 國際殘疾運動

2021年08月16日 08:35 最後更新:10:16

張家朗奪金的一刻,整座城市尖叫聲此起彼落,一枚前所未有的奧運花劍金牌為香港人一掃疫情的陰霾。今屆港隊史無前例取得6面獎牌,全城致敬,但運動員發光發亮背後的汗水和辛酸,不為外人道。

同樣練習劍擊的曹萍,她的賽場在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殘奧)。她自幼患小兒麻痹症,偶然接觸輪椅田徑,開啟了長達40年的運動歷程。一般人都認為坐輪椅諸多不便,但她推着輪椅卻「覺得自己會飛」,不管多少障礙,都無阻她奔向目標:「決定條路點行,唔係對腳,係堅持。」

80年代香港還沒有全職的殘疾運動員,曹萍一邊在鐘錶廠打工,一邊參加訓練。她回想當時每天下班從油塘坐船到灣仔訓練,「一練就是36個圈」。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身體的障礙,現實的掣肘,都不能磨滅她的熱情。從田徑賽場退下來,她又「轉行」輪椅劍擊,更以46歲之齡參戰賽艇項目。堅毅和魄力讓她一次次打破輪椅田徑賽世界紀錄,又在輪椅劍擊世界賽奪得佳績,更為香港取得歷史性首張殘奧賽艇入場券。

曹萍在88年參加首爾殘奧田徑比賽,為港隊取得4×100米接力銅牌。(照片由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提供)

曹萍在88年參加首爾殘奧田徑比賽,為港隊取得4×100米接力銅牌。(照片由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提供)

今天曹萍雖然不在競技最前線,但她沒有放棄運動。運動員要取得佳績,團隊支持不可或缺。她選擇成為一名「輪椅醫生」,運用自己的經驗協助後輩改良裝備,好讓他們在賽場上盡情發揮。

和曹萍一樣,退下賽場依然心繫運動的還有蘇樺偉。自幼身患痙攣的他在許多人眼中已經輸在起跑線,但他沒有因此否定自己,反而堅持跑下去,拿下一個又一個金牌。談到致勝秘訣,他有這樣的領悟:「贏自己就可以,明天的我戰勝今天的我,後天的我戰勝明天的我。」

他說,每個人最終都會像運動員般回到跑道的起點,但回去之前可以選擇如何走這條路,他自己選擇了以勇氣和堅毅面對。2007年他開始受到腰患困擾,「行又行唔到、企又企唔到」,但當時他最擔心的是能否出席2008年北京殘奧。最終他不但再度代表香港出賽,更力壓對手取得一金一銅。

傷患始終沒有放過他,醫生甚至警告如果腰患持續惡化,日後有可能要靠輔助工具走路,但他出奇地坦然,說該跑的都跑過了,順其自然吧,積極面對就好了!

現時蘇樺偉擔任行政助理,工作性質與以往大有不同,不變的是全力以赴的態度。(照片由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提供)

現時蘇樺偉擔任行政助理,工作性質與以往大有不同,不變的是全力以赴的態度。(照片由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提供)

曹萍和蘇樺偉都上過頒獎臺的最高點,他們的成功源於自身的奮鬥、團隊的支援、家人和社會的支持。還有更多的運動員,或許與獎牌無緣,但他們都身體力行告訴世界,傷殘只是一種狀態,不能定義人的價值,心態才是關鍵。無論最終能否贏到獎牌,能夠堅持,就是一種成功。殘奧就是他們的舞臺,把他們的故事以最大的功率放射出去,為他們搭建這個舞臺的是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IPC)。

該會自1989年成立以來,以推廣殘疾運動為己任,鼓勵他們不要以為人生只剩下「不可能」,同時向世界展示殘疾運動員的努力與不凡,從而改變社會長期對殘疾人的看法。IPC 的努力,為之贏得2017年「呂志和獎 — 正能量獎」。

殘奧下周二(24日)就揭幕,我們特別送上香港殘奧系列短片,通過曹萍和蘇樺偉兩位傑出運動員的故事,為香港運動員打氣。(網址:http://www.luiprize.org/zh-hant/gallery/video)

 作者:呂志和獎助理總經理程珍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躬體力行之重要

2023年12月19日 10:56 最後更新:11:42

2023年快將來到尾聲,亦是不少人和機構進行年度回顧的日子。在這一年,困擾多年的新冠疫情暫告一段落,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國的亦重新連繫起來。雖然社會表面上看似逐步回復正常,正向著好的趨勢發展,但長時間的疫情對所遺留下的問題始乎仍未完全消散。

在社會不同範疇上,我們不難看到仍然存在著的問題。高息環境持續,市民和企業的開支和負擔持續上升;經濟活動亦未完全復甦,對基層市民的收入和就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受生活習慣、工作和學習環境轉變,不少人或會因為需要再次適應生活上轉變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和精神健康問題。

當看見這些不同類型的問題持續出現,亦讓我反思如何在這個時期更有效地支援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和群體,讓更多有需要的巿民受惠。自2020年起,呂志和獎在青年和教育兩大方向開展了一些項目。但對我們以言,慈善項目不是只停留於批出款項和贊助。每個項目都是一個樣我們更加了解社會需要和現況的過程,以讓我們思考,如何讓本地社區慈善工作,能夠把獎項所傳承的精神在香港社會深化和實踐。

呂志和博士多年來在商業世界穩中求進,循序漸進的策略,其實亦影響了我在慈善項目規劃上的想法。在推動社區項目的過程中,我和團隊少不免會出現一系列的考慮,例如透過調查和研究去確定關注的領域、尋找服務缺口、挑選理念相近的合作夥伴、贊助金額和方式等,以確保將有限的資源都是到有需要的領域,每一分的投入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研究資料和數據,當然有助我們認清方向和理解問題,但要進一步了解現況,始終需要身體力行了解社會的現況,以及需要支援的群體所面對的難處。每當想到親身體驗,我都會想起呂博士在慈善事業上的一段經歷。

早年他前往雲南進行商務考察期間,目睹了偏遠山區的艱苦生活狀況,親身體會到很多當地連基本三餐溫飽都未能完全滿足,更惶論下一代的教育。在那一次經歷後,他的內心就蘊釀了一個計劃:要為當地的教育事業盡一分力。及後他在全國8個省市新建和修建了122間希望小學和中學。

他多年來一直認為,貧富差距源於知識差異,而知識的差異,因此他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尤其關心。但對於如何和怎樣捐助,亦會持續審視度勢,因應社會實際情況作決定。而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身體力行,親自經歷和體驗實況的堅持,這種態度一直以來讓我深受觸動,並且在我們的推動慈善項目時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呂博士的經歷提醒著我,慈善不僅僅是捐助款項,更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心力去了解並解決問題。這樣的努力不僅能夠改善社會,也能夠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並連結社會更多有心的人和機構,共同為建立一個更宜居、和諧和充滿正能量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