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總局辦公廳發佈通知,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節目宣傳推銷檳榔及其製品。據健康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03年檳榔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質」後,檳榔及其製品也先後7次被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健委等機構點名。

圖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很顯然,咀嚼檳榔可以導致口腔癌的發生,並且目前從臨床上來看,我國有咀嚼檳榔習慣的地區口腔癌患者的數量還是在不斷增加。」中華口腔醫學會會長、原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院長俞光岩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湖南仍為檳榔第一大省,海南次之

檳榔是一種溫濕熱型陽性植物,世界上吃檳榔最多的國家集中在東南亞。在我國,喜食檳榔的人群多在湖南與海南。據企查查數據顯示,與檳榔相關的企業已超過5000家,其中湖南省最多,有15948家,海南省次之,有8524家。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文表示,在我國的檳榔大省湖南的街頭,熟人見面,常常會拿出檳榔,問一句「恰個檳榔不咯」。不過,檳榔和口腔癌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官網曾發文稱,「在口腔頜面外科46病室,現50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長期、大量咀嚼檳榔病史。」

「檳榔中所含有的檳榔鹼促使膠原纖維沉積,長期食用會產生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口腔黏膜變白變硬,導致張口受限。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是癌前病變,部分患者可惡變成癌;檳榔經過咀嚼後,其中的化學物質形成亞硝基,是致癌化合物;除此之外,檳榔是硬纖維,咀嚼時易對牙齒造成嚴重磨損,對口腔黏膜也會造成創傷。」俞光岩指出。

減少服用、叫停廣告,檳榔5年被點名7次

2017年,原國家食葯監總局刊登《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其中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不僅檳榔果赫然在列,含藥草的檳榔嚼塊和不含煙草的檳榔嚼塊也在其中。2019年1月31日,國家衛健委發佈《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提出在有咀嚼檳榔習慣的地區,要加強對口腔健康的檢查。2020年8月2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關於開展2020年「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的通知,也明確咀嚼檳榔是口腔癌的重要危險因素,要減少煙酒檳榔。2021年2月3日,國家衛健委《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1427號建議的答覆》中也明確,長期咀嚼檳榔可增加人群口腔癌風險,我委未批准檳榔作為新食品原料,未將其納入食藥物質目錄,檳榔(果實)也不宜制定食品安全標準。

除上述點名外,2018年,檳榔大省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發佈文件,為落實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檳榔)行業相關企業的行政指導會議及常務理事會特別會議精神,所有企業即日起停止國內全部廣告宣傳;2021年8月20日,廣東省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在回復委員建議時明確表示,今年全市已開展對檳榔廣告的清理工作。

「禁止宣傳檳榔及其製品肯定是一個非常明確且必要的辦法,但是僅僅禁止廣告的宣傳可能還是不夠的。」俞光岩呼籲,應該儘快將「咀嚼檳榔不利於健康」印在其包裝袋上;另外,建議政府也可以通過大幅度提高檳榔行業的稅收來限制檳榔產業的發展;最後也可以引導我國檳榔最大的產地海南省進行種植品種的置換,引導其種植其他南葯,比如益智。




神州快訊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