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英媒爆中國發展繞地球飛行導彈 高超音速美國無法防禦

博客文章

英媒爆中國發展繞地球飛行導彈 高超音速美國無法防禦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英媒爆中國發展繞地球飛行導彈 高超音速美國無法防禦

2021年10月18日 15:40 最後更新:15:46

西方媒體最近不斷炒作中國「擴核」。英國《金融時報》前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測試一枚具備攜帶核彈頭能力的高超音速導彈,這枚導彈進入軌道以後環繞地球一周飛向目標,展現讓美國情報部門意想不到的先進太空實力,這一能力使得該型武器可以突破美國現有的防空體系。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金融時報》引述多名熟悉這項試驗的人士表示,中國軍方在今年8月發射一枚火箭,搭載一枚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和以往不同的是,該飛行器先在「近地軌道」空間進行環繞地球飛行,隨後再重返大氣層,向下巡航飛向目標。最後,導彈以大約24英里(約30多公里)之差未擊中目標。

更多相片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西方媒體最近不斷炒作中國「擴核」。英國《金融時報》前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測試一枚具備攜帶核彈頭能力的高超音速導彈,這枚導彈進入軌道以後環繞地球一周飛向目標,展現讓美國情報部門意想不到的先進太空實力,這一能力使得該型武器可以突破美國現有的防空體系。

8月24日,長征2號丙火箭第79次發射,以「一箭三星」方式,將三顆通信技術試驗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金融時報》引述多名熟悉這項試驗的人士表示,中國軍方在今年8月發射一枚火箭,搭載一枚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和以往不同的是,該飛行器先在「近地軌道」空間進行環繞地球飛行,隨後再重返大氣層,向下巡航飛向目標。最後,導彈以大約24英里(約30多公里)之差未擊中目標。

美軍現有的預警雷達和中段防禦體系多半部署在北半球,南半球和南方缺乏預警。美國反導局圖片

《金融時報》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公布了長2丙火箭第77次和第79次發射,缺少了第78次發射的信息,他們猜測,第78次「秘密發射」的任務就是試驗上述高超音速導彈。

《金融時報》今次爆料的這種武器比「錢學森彈道」更加極端,是將載荷飛行器直接送到近地軌道。

報道引述兩名熟悉此次試射內情的人士表示,理論上中國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可以走南極路綫對目標實施攻擊,這將對美國軍方構成巨大挑戰。因爲美軍現有的導彈防禦系統集中部署在靠近北極的阿拉斯加基地和美國北方,可以防禦北極路綫的彈道導彈,而其在南半球和南極方向缺乏預警,因此這種武器可以進一步壓縮美軍的預警時間。

《環球時報》發表社評《別死盯中國高超音速導彈,請視野寬些吧》。

《金融時報》今次爆料的這種武器比「錢學森彈道」更加極端,他是將載荷飛行器直接送往近地軌道,理論上可以打擊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

但兩名官員仍表示,試驗展現出中國在高超音速武器研發出現驚人的進展,這遠比美國認識到的先進,一名知情人士說:「我不知道中國人是怎麼做到的」。《金融時報》稱,此次試驗凸顯出美方經常低估中國軍事現代化實力的問題。

8月24日,長征2號丙火箭第79次發射,以「一箭三星」方式,將三顆通信技術試驗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8月24日,長征2號丙火箭第79次發射,以「一箭三星」方式,將三顆通信技術試驗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金融時報》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公布了長2丙火箭第77次和第79次發射,缺少了第78次發射的信息,他們猜測,第78次「秘密發射」的任務就是試驗上述高超音速導彈。

美軍現有的預警雷達和中段防禦體系多半部署在北半球,南半球和南方缺乏預警。美國反導局圖片

美軍現有的預警雷達和中段防禦體系多半部署在北半球,南半球和南方缺乏預警。美國反導局圖片

報道引述兩名熟悉此次試射內情的人士表示,理論上中國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可以走南極路綫對目標實施攻擊,這將對美國軍方構成巨大挑戰。因爲美軍現有的導彈防禦系統集中部署在靠近北極的阿拉斯加基地和美國北方,可以防禦北極路綫的彈道導彈,而其在南半球和南極方向缺乏預警,因此這種武器可以進一步壓縮美軍的預警時間。

這一消息披露之際,拜登政府正在撰寫每4年發表一次的《核態勢評估報告》。這份報告是美國國會要求政府撰寫的,目的是告知國會全球有核國家的核武器部署情况和發展態勢,以及告知國會美國政府的發展方向。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John Kirby回應報道內容表示,美方已經表明關注中國提升軍事實力,指這會增加區內及其他地方的緊張局勢。

事實上,美方很關心中國的核建設動向,不斷渲染「中國核威脅論」,今年以來,西方媒體更是一直在炒作中國「擴核」等話題。

北美空防司令部司令Glen VanHerck在8月曾表示,「中國最近展示了非常先進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能力」,並且警告該能力將對北美空防司令部(NORAD)提供威脅警告和攻擊評估的能力提出重大挑戰。

美國新任空軍部長Frank Kendall則在9月曾經暗示,北京方面正在研發一種新的「軌道武器」。他表示,中國取得了巨大進展,包括「從軌道進行全球打擊的可能性」。他拒絕提供細節,但暗示中國正在開發類似於蘇聯在冷戰期間試圖研發的「軌道轟炸系統」類似的武器。

《金融時報》今次爆料的這種武器比「錢學森彈道」更加極端,是將載荷飛行器直接送到近地軌道。

《金融時報》今次爆料的這種武器比「錢學森彈道」更加極端,是將載荷飛行器直接送到近地軌道。

《金融時報》今次爆料的這種武器比「錢學森彈道」更加極端,他是將載荷飛行器直接送往近地軌道,理論上可以打擊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

航天器繞地球運行按軌道高度分類時,可以分為近地軌道、中軌道和高軌道3種。軌道高度較低的對地衞星軌道(通常軌道高度低於2000千米)稱作近地軌道;軌道高度較高的對地衞星軌道(通常遠地點高度大於3000千米)稱作高軌道,軌道高度介於高軌道和近地軌道之前的軌道稱作中軌道。在近地軌道上仍有稀薄的大氣。

為什麼把飛行器直接送往近地軌道,就能夠擁有如此有突破性的殺傷力?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中國核武器政策專家Taylor Fravel告訴《金融時報》,中國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配備核彈頭後,將令美國導彈防禦系統變得無用武之地,因爲它飛行時可以改變路綫,而且飛行軌迹較低,令其更難被追踪及摧毀。相反,美國反導系統現時用於對付飛行軌迹不變兼可以預測的彈道導彈。

他稱,這種武器將突破美國一切防空系統,中國完全開發和部署這種武器,將「破壞戰略穩定」,不過僅僅一次測試,不代表中國擁有部署的能力。

有軍事評論員介紹,《金融時報》爆料的這種武器飛行情况和彈道導彈、高超音速導彈都不同,是一種「在軌高超音速武器」。美國此前也開發過HTV-3X、X-37B等在軌高超音速試驗項目,但並未用作軍事用途。

傳統的洲際導彈不需要達到環繞地球的高度,而這種「在軌高超音速武器」首先達到了入軌速度,將載荷送入了近地軌道,又環繞地球一周,理論上確實可以打擊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

在突防模式上,這一軌道武器同時又搭載了在大氣層高超音速飛行體,使其可以在防區外很遠的地方重返大氣層以後開始進行高超音速滑翔。

因此,這種「軌道高超音速武器」從理論上確實可以對現有的一切反導和預警體系有極强突防效果,現有的中段反導預警體系以計算有固定彈道的彈道導彈爲主,無法有效攔截在軌機動的航天器。而高超音速滑翔體在軌道機動結束並且再進大氣層後,還可以用氣動力控制維持大氣層內機動,避免美軍使用中段攔截彈進行攔截,並且由于其本身極快的速度增量,還可以極大壓縮其末端反導的反應時間。

不過,彈道導彈有別於運載火箭。用於核打擊的彈道導彈往往載荷、投擲重量有限,這種「軌道高超音速武器」由於其構型和彈道模式限制,相比起一般的彈道導彈彈頭而言,可用載荷容積會相對較少,無效重量却會更大。相比一般的高超音速滑翔體彈頭,又需要更多重量用於入軌的燃料,因此其若携帶核武器,則當量也不會太高、打擊時間較長、打擊效率偏低,實戰效能並不盡如理想。

就有航天專家表示,這種航天器反而是應用於其他的航天航空領域,例如前沿構型探索,氣動熱力模型搭建,數據收集等,都有極佳的效果。

《環球時報》發表社評《別死盯中國高超音速導彈,請視野寬些吧》。

《環球時報》發表社評《別死盯中國高超音速導彈,請視野寬些吧》。

就相關爆料,《環球時報》發表社評表示,探討報道有多大真實性沒有意義。重要的是,中國無需與美「軍備競賽」,正常發展軍力就足以不斷削弱美方想要死保的全面對華優勢。特別是由於地理的靠近和中國投入的持續加大,中國在台海和南海這些地區反超美軍實力形成優勢將是必然的。

文章直指美方不斷釋放中方在加强核戰略工具打造的傳聞,其中的目的之一被認爲是給美方在高起點上進一步加擴軍費做輿論鋪墊,呼籲美國釐清對話戰略思路,直言無論加多少軍費、採購多少裝備,美國要在中國近海繼續享有壓倒性軍事優勢都是絕無實現可能的幻想。

文章認為,中美雙方要重新構建一定的戰略互信,合作共贏,為全世界的福祉不斷探索能夠容下兩國中大長遠利益的政治和安全框架,這才是關鍵所在。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道,3月28日上午,位於台北市延平南路的台當局「數位發展部」大樓門前發生槍擊事件,無人員受傷。警方當場逮捕開槍的54歲張姓男子。

台當局「數位發展部」大門3月28日被人開槍。

台當局「數位發展部」大門3月28日被人開槍。

報道稱,台北市警方初步調查,張姓男子28日上午10時20分前往延平南路的「數位發展部」門口,拿霰彈槍朝大門連開3槍,接着作勢進入試圖上樓進入辦公區,最後被警衛攔下。根據台當局「數位發展部」證實,該男子在持槍闖入後就高喊反政府言論,槍擊僅造成大門與1樓牆面損毀。

案發現場一樓大門玻璃碎裂滿地。

案發現場一樓大門玻璃碎裂滿地。

台北市警方在該男子攜帶的包內,發現1把改造短槍、5顆鎮暴彈、2個短槍彈匣,還有他在超市買來的麪包。據悉,該男子供稱,槍支是4年前從網上購買。

民宿老板用的手槍

民宿老板用的手槍

據中時新聞網報道,張姓男子原本在南投經營民宿,兩岸關係緊張後大陸游客再也不來,讓他蒙受損失。他認爲民進黨一味「抗中」導致民不聊生。最近又看到「數位發展部」相關新聞,認爲他們都在亂花錢,越想越氣決定抗議。他於3月27日帶着制式霰彈槍、改造手槍到台北,先到汽車旅館投宿,28日早纔到“數位發展部”開槍泄憤。

另據《自由時報》報道,張姓男子開槍前在臉書上發文大罵民進黨當局,言論中充滿仇恨與不滿。他在文中稱,自己無黨無派,從疫情開始以後第一次那麼痛恨民進黨,民進黨當局擋疫苗、護「高端」(台灣新冠疫苗名,該公司由民進黨支持),一堆貪污弊案有人被法辦嗎?

他控诉:媒體還成爲打手只會抹黑造謠、「抗中保台」。「爲什麼要『抗中』?美國人一直在吸我們的血,但是不要臉的政客卻一直去抱美國大腿」。

他還稱,「數位發展部」爲台灣做了什麼?每天自我感覺良好;台當局的綠能政策導致台電虧損,卻要民衆買單,台當局只會掏空台灣的錢,還會做什麼?

他強調,他做的事情可能會被掩蓋掉,可能只會被報導一晚,「做不了恆星,那就做一顆流星也無所謂!」

台灣政客這樣搞下去,搞到民不聊生,社會難免動盪。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