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STEM人才落後中國,美國科技好惡搞

博客文章

STEM人才落後中國,美國科技好惡搞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STEM人才落後中國,美國科技好惡搞

2022年05月12日 20:17 最後更新:20:26

美國前國安高官向國會教路如何贏得與中國的競爭,錦囊是四個字︰STEM,這是涉及一場中美科技的世紀較量。目前,美國有點憂慮在這方面落後中國,怎麼辦?

美國近年力推STEM教育,提升學生創新能力。AP圖片

美國近年力推STEM教育,提升學生創新能力。AP圖片

 STEM指的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與數學(Mathematics)這四門理工學科的英文首字母縮寫。這是美國率先提倡的教育模式,為保美國的競爭優勢而設計。簡單科普一下︰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Board, NSB)發表教育報告,首次明確提出科學、數學、工程和技術的集成教育建議,按當時排列的英文縮寫是SMET,儘管如是,這報告被視為STEM教育的開端。199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重提建議,並把四科縮寫改為更易於記憶的STEM,好快風行全世界。STEM跟往日數理科目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一個注釋︰要求四個科目融會貫通。目的在於提升學生科技創新能力。

日前,40多位前國家安全官員聯名致信美國國會,要求放鬆對於高科技外國人才的移民限制,事關「隨著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工程和生物技術等領域在經濟和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全球STEM人才正在成為愈來愈重要的國家資產」,考慮到目前中國大學與美國大學的 STEM 博士畢業生數量比例,專家擔心美國競爭優勢將要拱手讓予中國。

STEM教育竟然有勞國安專家來說事,點解?在他們聯名致國會的信中解釋︰「從計算機科學到航太科學,全球科技人才在美國國防工業基礎的關鍵領域至關重要。」明白了,那又如何呢?「目前,在美國三分之二研究人工智能和半導體的研究人員是在外地出生的。」換言之,美國本土生實力單薄,好在美國有如磁鐵般能力吸引全球人才,「目前仍然是世界最優秀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最嚮往的地方——這是中國至今都還無法複製的,儘管他們進行了龐大的投資。」

美國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SET)2021年8月發佈一份題為China is Fast Outpacing U.S. STEM PhD Growth 的報告,預測2025 年中國 STEM 博士畢業生將是美國兩倍。「2000 年,美國STEM 博士畢業生(1.8萬)是中國大學(9038)的兩倍。2007 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到了 2010 年,中國STEM 博士畢業生近3.5 萬名,而美國大學只為2.6萬。」

2010 年開始中美差距一直增大。2019年,中國培養出逾4.9萬名STEM 博士畢業生,美國不足3.4萬名。基於目前的招生模式,報告預計,到2025年,中國每年所培養的 STEM 博士畢業生將達到 7.7萬,而美國只有約4萬左右,中國近乎是美國的兩倍。重點是報告承認中國STEM人才是高水平,「 45% 的中國 STEM 博士生畢業於雙一流大學,80% 畢業於中央部委所管轄的大學,而非地方或私立機構。」

「2010至019 年,國際學生約佔美國 STEM 博士畢業生42%,尤其是在電腦科學和工程領域。相比之下,中國大學的博士畢業生絕大多數都是中國公民,國際學生僅佔中國所有博士生的 7% 左右。」這一對比指明美國更能吸引STEM人才。可是,美國的大門不開放︰「由於來自印度和中國等移民大國的申請大量積壓,從入職到獲得(美國)永久居留身份經常需要7至8年,乃至10年的時間。」為爭奪STEM人才,這班國安前高官要求的是更寬鬆的移民政策。可是,美國綠卡能否有神奇功效?由於新冠疫情、政治施壓等政策影響,美國能否繼續保持這一優勢,已無法確定。

美國看來要加碼才行,例如STEM人才移民有無其他獎勵?美國不要太過高估自己而小看中國,中國每年 STEM 博士畢業生若不斷增加,是美國的兩倍,甚至三倍時,再加上中國綠卡比更吸引,中國科技創新機會更多,STEM人才都轉來中國發展,美國便只有接受全球第二的事實了。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習近平「無能為力」?

2024年04月17日 17:10 最後更新:17:57

美國聯手日本、菲律賓制華的劇本定稿前,應沒料到俄烏戰事、巴以衝突、紅海危機、以伊互襲的風雲局面。今天拿出舊劇本來說美國已定天下之大局,有點過時失實。

AP圖片

AP圖片

拜登總統在中國周邊建立美國安全聯盟,對華進行「遏制、包圍和打壓」的全面運動,習近平對此無能為力。——拜登的行動實際是冷戰的翻版,當時世界被分割成對立陣營。如今舊戲重演︰北京已受困於美國的盟友和夥伴——《紐約時報》題為〈中國感到被美國圍困,但習近平無力反擊〉續稱︰「一個從日本到菲律賓沿著中國東海岸延伸,沿著中國與印度有爭議的喜馬拉雅邊界,甚至穿過浩瀚的太平洋,一直延伸到一連串面積雖小但具有戰略意義的島國所形成的包圍圈中。」不過,美國當下需要作出一個艱難局面,擴大對中國的包圍,或抵不住烏克蘭可能失守的局面。

2012年,安倍晉三在首相任內提出了「安全保障鑽石」戰略構想,以美國夏威夷、日本、印度和澳洲形成圍困中國的防線,另再提出由日本、菲律賓、越南、印尼聯成另一線,如是者,中國將受到「雙菱形包圍圈」所制。事實上,這只是日本紙上談兵,事關日本沒有外交與軍事力量可以推動以上行動方針,即使得到美國接納,以美國今天國力的分散和薄弱,拉得成美日菲再加澳洲已經不錯了。更何況,美國正在憂心俄羅斯開始接納中國參與歐亞大陸新時代的建立,意味著地緣政治重心有可能從海權時代蛻變成歐亞大陸連結非洲的陸權新時代,注意啊,這個佔盡地利的板塊上面,全都是全球南方國家。

美國擺好一席酒,招呼得俄羅斯卻漏出了中國,反之亦然。美國戰略大師布熱津斯基1997年力作《大棋盤》第四章〈黑洞〉說︰最糟糕的是失去烏克蘭。烏克蘭在「自由西方」那一邊,俄羅斯將失去在黑海的優勢,貿易與軍事受困,不過,「俄羅斯若掌握了烏克蘭,將可尋求做為堅定的歐亞大陸帝國」。美國與歐洲這些年就是做好一件事︰令俄羅斯喪失烏克蘭這具有地緣政治的樞紐效應。大師在書中分析︰就算失去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的控制,只要烏克蘭在掌握之中,俄羅斯可以保存在歐洲的份量,同時向遠東發展而無後顧之憂,這個有利普京的趨勢正在俄烏戰事慢慢出現。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日前表示,西方無法像對以色列那樣給烏克蘭提供無人機防禦方面的援助。換言之,美國對以色列才是真正的「堅如磐石」支持,美國正難以兼顧從以色列到伊朗,再從歐洲到太平洋的龐大地緣範圍。

習近平最近與拜登通電話提及︰「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對於『台獨』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縱容支持,我們不會聽之任之。」此其一也,「美國針對中國的經貿科技打壓措施層出不窮,制裁中國企業的單子越拉越長。這不是『去風險』,而是制造風險。」中國今天有的是實力,「如果美方執意打壓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剝奪中國的正當發展權利」,習近平言明︰「我們也不會坐視不管。」

美國人說習近平無能為力?大概是指習近平是無能力點得明拜登這盞「牛皮燈籠」,是嗎?但拜登可以對中俄「雙重遏制」換來日是對手兩國的「雙重抵制」,美國要賭國運了,小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