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首位中國留法學生 「豆腐博士」李石曾倡議並創建故宮博物院

歷史長河

首位中國留法學生  「豆腐博士」李石曾倡議並創建故宮博物院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首位中國留法學生 「豆腐博士」李石曾倡議並創建故宮博物院

2022年05月13日 12:36 最後更新:13:31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於七月開館,相關推廣工作正展開,雖然它跟北京的故宮博物院或台北故宮沒有直接的從屬關係,但是,既然用上「故宮」之名,顯然會有相當大程度的合作關係,包括商情北京故宮借出珍貴文物來港展示。

故宮不但是世界文化遺產,更是珍貴文物的最大藏館。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博士2016年在香港團結基金的中華大講堂上透露,內地共有1450座博物館,共收藏國家定級的珍貴文物共有401萬件,其中故宮就收藏168萬件,佔全國館藏約42%,而總文物藏品逾180萬件(套)。哪怕能借出當中的百分之一供香港輪流展示,港人也可大飽眼福。但提起故宮,自然聯想到它的主要創建人:中法文化交流先驅李石曾。

更多相片
李石曾倡議並負責籌建的北京故宮博物院。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於七月開館,相關推廣工作正展開,雖然它跟北京的故宮博物院或台北故宮沒有直接的從屬關係,但是,既然用上「故宮」之名,顯然會有相當大程度的合作關係,包括商情北京故宮借出珍貴文物來港展示。

年輕時的李石曾(左一)和友人。(網上圖片)

1924年10月23日,時任「討逆軍」第三軍總司令的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大總統曹錕,11月5日命北京警衛司令鹿鍾麟逼溥儀自廢帝號,永離紫禁城,而時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的李石曾則奉命接收紫禁城,並於12月24 日以後,帶隊開始點查清宮物品。

北京故宮「景仁榜」(局部)上,李石曾位列第五。(北京故宮網站截圖)

在北京故宮官方「景仁榜」上,李石曾是23位故宮先賢之一,排名第五,根據官方介紹,他參與驅逐溥儀出宮和故宮博物院的創建,「在籌建故宮博物院的過程中,曾力排阻撓干擾,組織專家全面清點宮內文物、圖書、物品,並抓住時機創立故宮博物院,中國博物館事業由此向正軌化發展。在故宮任職期間,設法確保故宮文物、典籍免遭流散。」

李石曾(右)與吳稚暉(左)、張靜江等在巴黎發起組織世界社。(網上圖片)

李石曾是何許人呢?有如此大的能量!他原名李煜瀛,字石曾、石僧,祖籍河北高陽,1881年出生於大清直隸省順天府南城(今日北京市區)一個望族家庭,父為晚清重臣李鴻藻,曾為同治、光緒二帝太傅。李石曾自幼跟隨齊禊亭習漢學,從甲午海戰中認識到,當時的中國已然落後,必須向西方學習;1902年,他隨清廷駐法公使孫寶琦出使法國。

李石曾和鄭毓秀曾在京津同盟會共事。(網上圖片)

除了透過教育傳播新思潮外,他也致力於實業救國,並積極參與各種革命組織和行動。他於1906年8月加入同盟會,回國後任京津同盟會副會長,翌年與吳稚暉、張靜江等人開辦《新世紀》雜誌,宣傳無政府主義。這是最早傳入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想之一,一度在中國影響很大,直至共產黨崛起,馬克思主義漸漸取代之。

李石曾的豆腐工廠。(網上圖片)

李石曾對實業救國非常有信心。但與張靜江在歐洲開設古玩、茶葉、絲綢店舖不同(張家是南潯巨富),他決定從中國的傳統美食入手,撬開歐洲這塊未知的巨大市場。1909年年初,李石曾在巴黎西郊開設了歐洲第一家豆腐公司,並陸續從家鄉河北高陽招聘了30多位華工到巴黎郊區加爾那‧哥倫比(La Garenne-Colombes)的豆腐工廠打工(孫中山在1909年路過巴黎時參觀這家工廠)。

1912年,他們三人創辦留法儉學會,左起:蔡元培、李石曾和吳稚暉。(電視截圖)

雖然豆腐這種美食早於十九世紀就傳入了歐洲,但在當地並沒有生產基地,全部依賴從中國進口。不但數量稀少,價格還非常昂貴,只有少數貴族或皇室能夠享用。李石曾在歐洲設立豆腐公司後,將這一中國傳統美食製作工藝帶到了歐洲,為中國美食在全世界的推廣做出了巨大貢獻。

李石曾一生致力於中法教育,促進青年學子到國外吸收新思潮。(網上圖片)

1912年,李石曾與吳稚暉、蔡元培等人開辦留法儉學會,旨在幫助國內貧窮學生到法國學習;1914年,他又在巴黎開了第一家中國餐廳,並於翌年在巴黎成立了留法勤工儉學會,再和蔡元培創立了華法教育會,漸漸由此發展成為規模甚大且影響深遠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最鼎盛時的1919-1921年間送出逾2000名學生赴法,許多人後來成爲中國共產黨始創人兼領袖,包括周恩來、趙世炎、蔡和森、鄧小平、陳毅等。

晚年李石曾與第四任夫人田寶田。(網上圖片)

在政治上,由於早年追隨孫中山,他也成為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1924年,參加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監察委員,這個位置令他有機會成為前文提到的,參與了驅逐溥儀出宮和故宮博物院的創建。

李石曾倡議並負責籌建的北京故宮博物院。

李石曾倡議並負責籌建的北京故宮博物院。

1924年10月23日,時任「討逆軍」第三軍總司令的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大總統曹錕,11月5日命北京警衛司令鹿鍾麟逼溥儀自廢帝號,永離紫禁城,而時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的李石曾則奉命接收紫禁城,並於12月24 日以後,帶隊開始點查清宮物品。

李石曾於是向馮玉祥建議設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及清室善後委員會,他並分別獲委任為委員及委員長;1925年9月,他帶領的「清室善後委員會」制定了「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大綱」及「故宮博物院臨時董事會組織章程」。並於1925年10月10舉行故宮博物院開院典禮。

年輕時的李石曾(左一)和友人。(網上圖片)

年輕時的李石曾(左一)和友人。(網上圖片)

在北京故宮官方「景仁榜」上,李石曾是23位故宮先賢之一,排名第五,根據官方介紹,他參與驅逐溥儀出宮和故宮博物院的創建,「在籌建故宮博物院的過程中,曾力排阻撓干擾,組織專家全面清點宮內文物、圖書、物品,並抓住時機創立故宮博物院,中國博物館事業由此向正軌化發展。在故宮任職期間,設法確保故宮文物、典籍免遭流散。」

由於李石曾早年是同盟會骨幹成員,敢於批評政府,1926年遭北洋政府通緝,被迫離開北京。1928年,故宮博物院重新組成理事會,在國民政府任命的故宮理事中,他位列第一,成為第一任理事長。反映他對保護故宮文物乃至故宮博物院的創建上的貢獻。

北京故宮「景仁榜」(局部)上,李石曾位列第五。(北京故宮網站截圖)

北京故宮「景仁榜」(局部)上,李石曾位列第五。(北京故宮網站截圖)

李石曾是何許人呢?有如此大的能量!他原名李煜瀛,字石曾、石僧,祖籍河北高陽,1881年出生於大清直隸省順天府南城(今日北京市區)一個望族家庭,父為晚清重臣李鴻藻,曾為同治、光緒二帝太傅。李石曾自幼跟隨齊禊亭習漢學,從甲午海戰中認識到,當時的中國已然落後,必須向西方學習;1902年,他隨清廷駐法公使孫寶琦出使法國。

但是,到了法國之後,李石曾不願意再繼承家族的傳統,為朝廷做官,於是,他去了蒙達爾紀(Montargis)一間農業學校學習了三年,他成為第一位去法國留學的中國人。他隨後進入巴斯德研究院及巴黎大學理學院研究生物進化哲學等學科,並以科學的方法研究大豆的功用,以法文發表《大豆》專書,乃中國人最早在法國發表學術論文者。他並與吳稚暉、張靜江等在巴黎發起組織世界社,致力於教育。

李石曾(右)與吳稚暉(左)、張靜江等在巴黎發起組織世界社。(網上圖片)

李石曾(右)與吳稚暉(左)、張靜江等在巴黎發起組織世界社。(網上圖片)

除了透過教育傳播新思潮外,他也致力於實業救國,並積極參與各種革命組織和行動。他於1906年8月加入同盟會,回國後任京津同盟會副會長,翌年與吳稚暉、張靜江等人開辦《新世紀》雜誌,宣傳無政府主義。這是最早傳入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想之一,一度在中國影響很大,直至共產黨崛起,馬克思主義漸漸取代之。

李石曾和鄭毓秀曾在京津同盟會共事。(網上圖片)

李石曾和鄭毓秀曾在京津同盟會共事。(網上圖片)

李石曾對實業救國非常有信心。但與張靜江在歐洲開設古玩、茶葉、絲綢店舖不同(張家是南潯巨富),他決定從中國的傳統美食入手,撬開歐洲這塊未知的巨大市場。1909年年初,李石曾在巴黎西郊開設了歐洲第一家豆腐公司,並陸續從家鄉河北高陽招聘了30多位華工到巴黎郊區加爾那‧哥倫比(La Garenne-Colombes)的豆腐工廠打工(孫中山在1909年路過巴黎時參觀這家工廠)。

為了適應歐洲的生產環境,李石曾的工廠採用機械操作,彌補了傳統手工製作豆腐效率低、衛生條件差的缺點,而且使歐洲人更容易接受。很快,他就在歐洲闖出了一片天地,其公司生產的豆製品還參加了當時在巴黎舉行的「萬國食品展覽會」,開始在歐洲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由於經營出色,並將中國的豆腐製作工藝引入歐洲,被封以「豆腐博士」。

李石曾的豆腐工廠。(網上圖片)

李石曾的豆腐工廠。(網上圖片)

雖然豆腐這種美食早於十九世紀就傳入了歐洲,但在當地並沒有生產基地,全部依賴從中國進口。不但數量稀少,價格還非常昂貴,只有少數貴族或皇室能夠享用。李石曾在歐洲設立豆腐公司後,將這一中國傳統美食製作工藝帶到了歐洲,為中國美食在全世界的推廣做出了巨大貢獻。

李石曾的動機有二:其一,製作各種便宜的豆製品,以解決中國面臨的飢荒。其二,吸引中國人到法國邊工作邊讀書:同等配置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他後來參與發動的赴法勤工儉學運動意念正由此而來。

1912年,他們三人創辦留法儉學會,左起:蔡元培、李石曾和吳稚暉。(電視截圖)

1912年,他們三人創辦留法儉學會,左起:蔡元培、李石曾和吳稚暉。(電視截圖)

1912年,李石曾與吳稚暉、蔡元培等人開辦留法儉學會,旨在幫助國內貧窮學生到法國學習;1914年,他又在巴黎開了第一家中國餐廳,並於翌年在巴黎成立了留法勤工儉學會,再和蔡元培創立了華法教育會,漸漸由此發展成為規模甚大且影響深遠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最鼎盛時的1919-1921年間送出逾2000名學生赴法,許多人後來成爲中國共產黨始創人兼領袖,包括周恩來、趙世炎、蔡和森、鄧小平、陳毅等。

李石曾1917年回國後曾任北京大學教授,1920年初,又與蔡元培、吳稚暉,利用庚子賠款在北京創辦中法大學,蔡元培出任校長;同年年底更成立里昂中法大學(Institut Franco-Chinois de Lyon,運作至1947年)。他另外還創立了其他國際機搆,如日內瓦中國國際圖書館。

李石曾一生致力於中法教育,促進青年學子到國外吸收新思潮。(網上圖片)

李石曾一生致力於中法教育,促進青年學子到國外吸收新思潮。(網上圖片)

在政治上,由於早年追隨孫中山,他也成為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1924年,參加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監察委員,這個位置令他有機會成為前文提到的,參與了驅逐溥儀出宮和故宮博物院的創建。

1927年4月,國民政府中央政治會議第74次會議在南京舉行,李石曾提出設立中央研究院案,會議決議推選李石曾、蔡元培、張靜江等人共同起草《中研院組織法》三人也成為中央研究院籌備委員。

1928年6月,國民黨北伐,進軍北京,改稱「北平」,李石曾又獲委任為國立北平大學校長,師範大學校長,以及國立北平研究院院長等職務。1936年,李石曾與蔡元培、陶玄、張靜江等在上海創辦世界學校,實行教育救國和科學救國,把學生從小培養成出國留學及有用的人才。

晚年李石曾與第四任夫人田寶田。(網上圖片)

晚年李石曾與第四任夫人田寶田。(網上圖片)

抗日戰爭時期,李石曾逗留歐美,遊說各國支持國民政府,為中國的抗日戰爭做出貢獻。抗戰勝利後,他回國主持北平研究院學術會議大會。他於1949年移居瑞士,1956年回到台灣,曾任國民黨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1973年病逝於台北。

李石曾家境富貴,雖為國民黨元老,黨內地位高,但他對官位興趣不大,作風踏實、低調。他的一生致力於教育救國,啟發國民思想,尤其投入到中法教育事業中,為大批中國青年提供了到歐洲學習西方文化、尋求救國真理的機會,對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和為中國美食文化的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著有《石僧筆記》,遺稿有《擴武自述》、《石僧隨筆》等。

往下看更多文章

始建於清光緒年間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

2024年04月19日 10:00

松齡圍位於廣東惠州龍門縣平陵街道山下村,距離圩鎮約3公里。松齡圍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該處在近代中國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曾為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由松齡圍、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成立遺址老屋祠堂、鏟頭坳伏擊戰遺址、白芒坑保衛戰遺址、洪亞仁茶店遺址組成現今的白芒坑革命遺址群,面積約3.5平方公里。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1927年12月27日,由廣州起義餘部組建的工農紅軍第四師在師長葉鏞率領下,由龍門縣城轉戰白芒坑,在松齡圍休整了三天。洪亞仁茶店的老闆用茶水熱情招待了紅四師官兵。紅四師官兵在白芒坑期間與群眾的關係也十分密切。白芒坑有個「三眼泉」,是當地群眾取水飲用的地方。紅四師駐紮在白芒坑期間,擔心飲用水不夠群眾喝,便將「三眼泉」挖深、拓寬。後來,經過抗日隊伍、解放軍隊伍不斷的修建完善, 「三眼泉」成為頗具革命傳奇色彩的「紅軍井」。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1944年3月10日,洪月沖、洪月明、洪亞仁、洪木安及呂甫英等人以舞醒獅為名進行串聯活動,在白芒坑老屋祠堂成立了30多人的農會組織,洪月沖任會長,洪月明任副會長;同時成立了婦救會,劉運英任會長,朱石妹任副會長。6月25日,白芒坑民兵自衛隊洪進光、洪水安在茶店地段放哨時,在洪亞仁的協助下抓獲了1名為日軍探路的漢奸,當場查獲其隨身攜帶的日軍軍用地圖和指南針。白芒坑民兵自衛隊與平陵鄉聯防隊配合在鏟頭坳伏擊巡迴騷擾平陵地區的日軍,傷敵10多人,斃敵2人,繳獲槍支和彈藥若干。農會會長洪月沖為掩護部隊撤退受重傷犧牲。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1948年4月12日,國民黨軍保八團一個加強營和平陵吳伯梅聯防隊共500餘人從西、南、北三面圍了當時駐守平陵白芒坑村的博龍河人民解放軍部隊——飛龍隊。飛龍隊60多人在謝光、邵國良、林志的指揮下和白芒坑民兵的配合下奮起反擊,搶佔制高點,激戰一天,最終將敵擊潰。此戰擊斃國民黨軍8人,擊傷30多人,是一場以少勝多的保衛戰。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整體保存較為完整。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遺址松齡圍,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坐東南向西北,總面闊55.15米,通進深26.4米,占地面積約1456平方米,有房屋80多間,結構形式為土坯磚瓦結構,是典型的客家三進式建築,目前保存較好,用於開放展覽。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遺址老屋祠堂,原為三堂三橫、土木結構的客家圍龍屋,前有池塘,後有群山,中間為洪氏祠堂,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目前,舊址只剩下一個用鐵片臨時搭建的拜祭點,其他房屋都已坍塌。現在已經平整土地,重新開始種植作物。遺址前有村道橫穿而過,後種有30畝樟樹。鏟頭坳伏擊戰遺址,位於山坳,兩邊是高山密林,植被保存良好,前往遺址的沿途現已鋪設好水泥路。白芒坑保衛戰遺址,位於山林,林木茂盛。洪亞仁茶店是白芒坑村民洪陽明夫婦帶著兒子洪亞仁,在村口路邊開設的一個茶亭,方便過往客人歇腳、飲食。目前,洪亞仁茶店遺址已經納入龍門紅軍園建設,在距離原址20米處重建。重建後是是一間鋼筋混凝土水泥磚砂石結構的瓦房,牆體土黃色,琉璃瓦頂,位於龍門紅軍園入口右側,前有小廣場,側面是荷花塘,建築占地面積約46.6平方米。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於2010年10月28日被龍門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龍門縣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2月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授予其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5年2月13日被惠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9月被中共惠州市委公佈為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8月被中共龍門縣委授予龍門縣黨員教育基地。2018年被惠州學院授予繼續教育培訓專案現場教學基地。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