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妙用「空城計」退敵 叔詹憑「楚幕有烏」破迷障

史空穿梭

妙用「空城計」退敵   叔詹憑「楚幕有烏」破迷障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妙用「空城計」退敵 叔詹憑「楚幕有烏」破迷障

2022年06月10日 20:30 最後更新:21:44

《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楚伐鄭),諸侯救鄭,楚師夜遁。鄭人將奔桐丘,諜告曰:『楚幕有烏』。乃止。」

在公元前666年,楚國令尹子元領兵攻打鄭國。有人提議謝罪請降,也有人提出與齊國結盟應戰。就在雙方爭持不下之際,正卿叔詹站了出來,胸有成竹地提出了退敵之策。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楚伐鄭),諸侯救鄭,楚師夜遁。鄭人將奔桐丘,諜告曰:『楚幕有烏』。乃止。」

網上圖片。

見他不理解,叔詹繼續解釋:「子元位高權重,戰敗如同恥辱。不但愧見息夫人,更難堵國人之口。因此,此戰他只許勝、不許敗的心態只會使他在用兵時謹慎多疑,所以我們只要抓緊這個心理,稍施誘敵之計,就能不戰而勝。」雖然鄭文公仍不太明白,但還是點頭應允。

網上圖片。

有見及此,子元也不敢輕舉妄動。在城外徘徊了好一陣後,便斷言城中埋伏已設,隱蔽之處人影攢動必是伏兵無疑。後來聽哨探報告,齊魯聯兵即將到達,他便害怕楚軍將腹背受敵,便萌生退意。於是立刻傳令各營,楚兵連夜撤退。但為了避免鄭國追兵,子元便留下軍幕,企圖迷惑敵軍。

鄭文公得知後,甚是震驚,激動問叔詹箇中原因。叔詹隨即回答說:「軍幕乃士卒所居之處,按理人潮湧動。可是剛剛楚軍帳幕上卻是群鴉盤旋,說明早已人去樓空。」鄭文公聽後自然更加佩服叔詹,除了重賞叔詹,更派人前去酬謝齊魯兩軍,告知他們楚國已撤的消息。

當鄭文公追問叔詹有關細節時,叔詹便徐徐分析:「子元此次出兵僅是為了討好息夫人,而他六百乘的軍隊更是彰顯著他志在必得的戰意。」聽後,鄭文公不禁搔了搔頭,沒得出個所以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見他不理解,叔詹繼續解釋:「子元位高權重,戰敗如同恥辱。不但愧見息夫人,更難堵國人之口。因此,此戰他只許勝、不許敗的心態只會使他在用兵時謹慎多疑,所以我們只要抓緊這個心理,稍施誘敵之計,就能不戰而勝。」雖然鄭文公仍不太明白,但還是點頭應允。

子元很快便攻進鄭國,一路上所向披靡,馬上便要直搗黃龍。可是先鋒鬬梧一接近內城,便驚得不敢挪前半步。只見城門大敞,卻不見一兵一卒。城中商旅如常,一點也沒有大戰前的恐懼和不安。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見及此,子元也不敢輕舉妄動。在城外徘徊了好一陣後,便斷言城中埋伏已設,隱蔽之處人影攢動必是伏兵無疑。後來聽哨探報告,齊魯聯兵即將到達,他便害怕楚軍將腹背受敵,便萌生退意。於是立刻傳令各營,楚兵連夜撤退。但為了避免鄭國追兵,子元便留下軍幕,企圖迷惑敵軍。

翌日,鄭文公迫不及待登上城樓,看看叔詹的「妙計」是否湊效。遠見楚國軍幕整齊如初,便以為楚軍沒有中計,一邊慌忙地下令眾人護送他前往桐丘避難,一邊責罵叔詹自作聰明。只見叔詹不慌不忙在城牆上觀察片刻後,便輕笑道:「楚軍早已退兵,在我們面前的只不過是空營一座,不必驚慌。」鄭文公半信半疑,馬上派人查看。果然,楚軍營中空無一人。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鄭文公得知後,甚是震驚,激動問叔詹箇中原因。叔詹隨即回答說:「軍幕乃士卒所居之處,按理人潮湧動。可是剛剛楚軍帳幕上卻是群鴉盤旋,說明早已人去樓空。」鄭文公聽後自然更加佩服叔詹,除了重賞叔詹,更派人前去酬謝齊魯兩軍,告知他們楚國已撤的消息。

「楚幕有烏」由此而來,本意指楚軍帳幕上落著烏鴉,說明指軍營中空虛無人。後來經常用來形容敵軍敗退或軍事力量空虛。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